焦虑的高分跪求大学生就业论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
可以说,自1998高校“合并”、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步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也就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每年的某些时候都会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大事。
1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什么?
1.1被误解了。
(1)扩招带来的灾难。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的1.45万人猛增至21.2万人,2004年增加68万人,达到280万人。到2005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可能超过340万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将逐年趋紧。于是,很多家长和学生抱怨:都是扩招造成的!
虽然中国大学毛入学率接近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起点15%,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40% ~ 50%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1/3的高学历从业人员比例相比,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过剩,中国大学毕业生的饱和失业并不存在。教育部对部分高校6000多名毕业生的求职行为进行的调查显示,高达66.67%的学生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找到工作,只有6.37%和2.59%的学生选择省会和内地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偏远地区,几乎没人愿意去。可见,毕业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人才相对集中的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在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是绝对不足的。
(2)大学毕业生必须是精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几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大众化。然而,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仍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精英”,必须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所以毕业生及其家长非常看重单位性质、行政级别(或企业规模)、中心地理位置、起点待遇。因此,观念不能及时创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刚毕业的大学生创造的价值在各方面都是有限的,要理性的给自己一个更准确的定位。
(3)高等教育等于更高的就业能力。这是目前我们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误解。用人单位耗费大量人才,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就等于高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是头脑中的一个经验系统。能力是符合活动要求并影响活动效果的个体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所固定的广义的心理活动系统。他们的发展是不一致的,知识和就业能力,教育和就业能力不能划等号。
高等教育是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既可以是学历教育,也可以是职业教育。我国高校长期以来的特点是过分强调学术专业教育,因此这种教育下的大学毕业生更容易出现知识和能力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需要相关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显而易见,相当一部分只读圣贤书的毕业生缺乏将所学转化为专业能力的能力。
1.2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不尽如人意。
失业是一个社会问题,主要与一个国家的就业需求、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经济政策失衡有关。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转轨迫使国有单位减员增效,吸纳能力明显下降。全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着约14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5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近10万城镇新增劳动力的巨大压力。政府一直试图通过发展服务业和其他方式来缓解压力。然而,据权威预测,未来3至5年,中国将有2200-2300万人在城镇就业。即使经济保持7-8%的增速,每年仍会有数千万的“岗位缺口”。在社会就业市场的吸纳能力没有相应增加的背景下,本科生是在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一年多后毕业的。因此,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和引人注目。1.3高等教育有自己的问题。
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权,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厚,没有与市场“零距离”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不适应市场需求,各级就业率与同期招生层次结构呈反比,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需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其次,高校现有学科结构存在问题。学科专业供需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必然导致课程结构僵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学校不能以市场和知识结构的需求为导向,学科和课程结构亟待调整。第三,重学历轻职业。无论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总是在向综合研究型大学靠拢。大部分毕业生应该去生产一线,但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是学术性的,忽视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教育与市场要求严重脱节。
2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对策
2.1政府: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该加快经济发展,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要继续重视和促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导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弱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限制,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的配套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大学毕业生不仅应该是社会现有工作的竞争者,而且应该是新工作的开拓者,为社会带来就业机会。政府应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各类资本投资毕业生创办的高新技术实体;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优惠。
2.2社会:理念与时俱进,服务真的很周到。
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我们社会的当务之急。必须彻底摆脱民分五等、官分九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清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人才济济的社会意识。同时也将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毕业生要根据人才市场的供求情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大学不仅培养社会精英,也培养普通社工。“北大才子卖肉”很正常。毕竟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行业少,吸引毕业生的能力有限,而相当一部分不被大学生看好的地方和行业对他们的需求很大。
同时建议建立全国就业信息网,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的研究和报道,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2.3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会给学校带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关心教育不管就业是行不通的。
(2)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和专业能力的差距由谁来填补?在目前的情况下,高校必须承担这一重大责任。高校教学改革需要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紧密结合。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要适应市场需求;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大学生招生比例预警”等制度,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制定扩招规模;要增加社会急需专业的生源,控制长期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减少甚至停止招生。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出校门的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弱,表达和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开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职业素质培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缩小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差距。
(4)高校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学生的人生指导,它满足了学生对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了以往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高校应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就业指导体系,确立完整的就业指导目标和指导内容,形成有效的就业指导方法和手段,逐步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大学,在就业指导的同时推进学生的生命教育,提高学生对素质教育的认同度和积极性。
(5)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也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并在大学课程中将其正规化、制度化,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趋势。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综合素质,最终使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要关注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让学生从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把创业作为职业选择,结合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创造自己的预期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形式。目前,上海已经出台了大学生创业培训试点方案,并首次成立了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上海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其创业培训计划包括入门培训、实践和创业培训、个性化辅导和开业后续支持。大学生创业培训政府补贴由劳动保障部门委托有资质的创业培训机构实施。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可以先培养,然后再创业实践。虽然只有少数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但是在大学期间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是很有必要的。要努力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增强他们的创业意识,为他们将来自主创业、开创事业做好准备。去年年初,江苏大学成立了学生创业学院。武汉大学也已宣布允许学生休学创业,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组织专家教授编写创业课程教材,为所有本科生增设“创业课程”,教有能力的学生当“老板”。对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的研究,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和素质要求,自主创业的实施途径和发展趋势,以及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指导,也是高校应该加强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有赖于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需要政府管理部门、高校和社会包括毕业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政府应重视研究大学生就业中的社会分工。继续推进就业制度改革,明确国家、高校和劳动人事等政府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确立学校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应承担的权利和义务。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使毕业生就业摆脱当前困境,步入正轨。找了很久觉得这篇文章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