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国人后悔废除汉字?
1949的韩国首尔还是全是汉字。(人民日报/图)
1949的韩国首尔还是全是汉字。(人民日报/图)
但二战后,民族主义的兴起,让韩国人开始排斥在朝鲜半岛流行已久的汉字。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的文章称,1970年,韩国当局下令实施韩国教育,将汉字从教育机构和官方文件中彻底抹去。
但是,废除汉字并不容易。直到上世纪80年代,韩国还有以中文为主的教材。
直到20世纪80年代,韩国还有以汉字为主的教科书。(人民日报/图)
由于韩国新一代从一开始只接受韩文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汉字。(人民日报/图)
由于韩国新一代从一开始只接受韩文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汉字。不仅韩国中小学教科书使用汉字越来越少,韩国报刊杂志也从8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降低汉字的采用率。
这就导致了韩国的一个现象:对汉字的认知断层非常严重。
现在,很多韩国中学生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能用汉字正确书写;二三十年前,韩国大学生用汉字写论文很普遍。
烦恼越来越多。虽然汉字似乎正在退出韩国人的日常生活,但汉字的影响力并没有消退。现在的韩语词汇有70%来源于原始汉字。
韩语作为表音文字,同音字很多,人名和地名更是混淆不清。
韩国国会就发生过这样一件尴尬的事情:韩国第20届国会议员金成泰和金圣泰的名字在韩语中完全一样,让人很容易混淆。后来决定其中一个成员的名字用汉字写,以示区别。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韩国人至今仍在身份证上保留相应的汉字,以免引起误解。
有网友这样形容。韩国人现在的名字只能算是一个代号,不仅容易混淆,也失去了背后美好的意义。
为什么这是闫妍?(人民日报/图)
更有甚者,很多韩国古代史书籍因为是用汉字写的,几乎无法辨认。
面对写着汉字的历史遗迹,很多韩国年轻人只是冷着脸走过,因为不知道它们的含义。
朝鲜民族英雄李舜臣雕像。(人民日报/图)
甚至还有人想把古迹上的汉字换成韩文,比如2012轰动一时的“光化门”牌匾更换事件。虽然韩文牌匾最终被汉字取代,但过程非常艰难。
甚至还有人想把古迹上的汉字换成韩文,比如2012轰动一时的“光化门”牌匾更换事件。(人民日报/图)
在一些对书写要求严格的学术界,比如法律界,人们仍然坚持使用汉字。
一个曾经在韩国生活过的外国人说,他在韩国的17年里,看着韩国人的词汇量减少,一些真正好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不常使用,结果就消失了。
根据亲身经历,有韩国网友表示,如果能认识汉字,就能更容易理解句子的内容。事实上,没有汉字的引导,韩国人的词汇量下降了很多,识字率也降低了。
韩国人现在使用的朝鲜语是一种叫做“谚语”的表音文字。这种文字是韩国世宗王在1443年发明的。它是世界上比较年轻的文字之一,只能用于注音。
韩国人现在使用的朝鲜语是一种叫做“谚语”的表音文字。这种文字是韩国世宗王在1443年发明的。它是世界上比较年轻的文字之一,只能用于注音。(人民日报/图)
在此之前,受过教育的精英都使用汉字作为书面语言。直到20世纪70年代,韩国报刊还在使用韩汉混合形式。随着汉字的逐渐消失,韩国国内复兴汉字的呼声越来越高。
盖洛普2014的民调显示,超过一半的韩国人认为不认识汉字会生活不方便。此外,67%的韩国人赞成在学校教科书中使用平行汉字。
去年年底,韩国教育部表示,从2019开始,韩国小学五至六年级的教科书中将标注汉字及其读音和释义。
一些韩国父母已经在教他们的孩子汉字。去年夏天,韩国议员郑仁华发起了一项提案,用汉字和韩文名字登记新生儿的名字。
此前,韩国大法院裁定禁止在名字中混用汉字和韩文。但由于很多韩国家长没有接受过汉字教育,分不清《韩文忠》中汉字和固有字的区别,经常给孩子起混合名字。
二战后,日本也曾试图废除汉字,但他们很快发现,废除汉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因为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以来,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否定日语中的汉字,无异于否定我国的文化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