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难与发展不平衡。

大学生“毕业就失业”不再是危言耸听。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的一个特殊问题。这个社会问题的症结是什么?我认为有几个原因。

第一,中国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比如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就业收入差异大,个人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大;体制内外二元结构——体制内就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等。)和体制外就业(私企、私企、个体户)享受的社保和福利差别很大。这种二元结构使得大量大学生毕业后涌向城市和体制内,导致部分领域和行业过度竞争,造成人才积压和人力资源浪费,客观上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二是就业市场服务能力有待加强。从市场发展的趋势来看,岗位与劳动者之间的相互要求越来越高,客观上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岗位匹配成功率降低。2005年上半年,全国劳动力市场月均最大求职匹配率仅为0.6xxxx,月均最大求职成功率为0.74,这意味着约有四分之一的求职者因为找不到3xxxx个职位的合适人选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可见,就业市场存在突出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第三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尤其是上世纪五七十年代,出现了近3亿的“激增人口”,对今天的就业形势产生了很大影响,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逐步缓解。正是由于人口多、基数大、每年新增劳动力多,加上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的客观事实,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在这种就业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可能不受影响。

第四,与领先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大学生的知识水平相比,大学生目前的就业观念整体上还比较落后。虽然高校是接受和传播先进思想的最前沿,但大学生中“一次性找工作”、“稳定第一”、面子问题等传统观念并未完全根除。去大城市,去体制内的事业单位,拥有令人羡慕的工作,依然是当今大学生就业的追求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不再考虑大学生的专业是否对口,是否能发挥所长,这也导致了无用学习、专业知识缺乏等人力资源的浪费。

要解决这些问题,从外部因素来说,首先是缓解城乡分割和体制内外分割的现状,切实缩小二元差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在提出的机构改革都是有效的解决办法。二是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使其真正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一个用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激活的”市场。三是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引导,提高其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岗位转换能力,大力推进“灵活就业”和“储备就业”。从内因来说,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首先要摆脱“一次性求职”的观念,不要总希望“一步到位”。假设大学生选择一次性就业,大城市的国家机关和大企业肯定是首选,但他们做出这个选择的同时,也选择了残酷的竞争。但如果大学生选择“多元就业”,打破传统观念壁垒,去竞争较弱的小城镇、小单位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一定的工作和社会经验后再向更高层次迈进,成功的概率肯定会更大。作者提倡这种“边工作边择业”的思想。很多大学生经常抱怨,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总是把“相关工作经验”加进去,导致自己无法应聘。这当然是人为的障碍,但这种“多次就业”的思路显然比“一次性择业”更容易跨越这个障碍。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只有通过全社会各部门各领域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按照“市场调节就业、劳动者自主择业、政府引导就业”的正确思路,大胆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