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理论的论文

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我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从受众的角度来看传播者的心理?要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受众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受众与传播者的关系。所谓受众,是指信息传播的接受者,包括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第四媒体网络的兴起,让受众越来越广泛。自从大众传播成为一门科学以来,谁是新闻传播活动的中心一直是许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焦点之一。早期的传播学者从宣传的角度提出了“子弹论”、“强效应论”等理论,其实质是将受众视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显然,传播者在这些理论中处于中心地位。随着研究的发展,传播学者发现受众不是简单被动的接受者,也不是同质的。不同的受众对相同的传播信息会有不同的反应,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重视。受众是一个主动的信息寻求者,根据自己的兴趣寻求各种信息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受众有选择地接触、理解和记忆国外信息。受众的这些特征对信息传播的过程和效果有着制约作用。那么传播者有哪些呢?原传播者仅指媒体从业人员,主要指新闻机构、媒体管理者、媒体传播者,即从事记者、编辑、导演、制片人、新闻主播等最基层一线工作的人员。然而,随着第四媒体的介入,新闻传播不再是新闻媒体(传播者)的“专利”。由于互联网的独特功能,很多组织和个人进入了新闻传播的行列,成为新的传播者,他们也可能是受众,所以我认为新闻传播者和受众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那么如何分析传播者的心理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有时候我们经常可以在报纸上看到一些很长的文章。很难找出整个报告的重点,这使得文章很无聊,让读者很烦。这是因为新闻传播者,在传播的过程中,单方面希望把自己的文章做得更多更长。他们总觉得说多了,说长了,不如说少了,说短了。如果他们了解观众的心理,他们就会知道事情并不总是这样。有时候说得太多太长,听众会产生逆反心理,这叫“过犹不及”。再比如2006年8月23日《人民日报》第六版发表的《透视不流血的死亡》一文。为了说明尘肺病、化学中毒、铅尘污染、非电辐射、振动、噪声污染等职业危害对职工生命的严重威胁,作者详细列举了河南省1997-2001尘肺病发病情况分析、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研究所2002-2003年用人单位职业健康权调查、湖南省2004-2005年职业病企业使用农民工情况调查分析报告中数据详实,作者极力强调这些数据来源不容置疑的权威性。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作者的心理,在新闻报道中大段大段地引入权威数据,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传播者的意图,有效地影响我们受众的态度,因为从受众的角度来看,越权威的人的言论越可信,所以传播者往往会在报道中引用权威数据来说服读者,即使那些数据不一定正确。还有一些娱乐八卦周刊。它们为什么存在?虽然传播的一些信息是毫无根据的、权威的,但还是有受众相信。这是因为那些传播者利用了读者的兴趣,人们有模仿他们崇拜的对象的倾向,所以更容易认同他们的观点。这就是所谓的“明星效应”。其次,根据认知平衡理论,当人对问题的态度与自己喜欢的人一致时,就能获得心理平衡。所以八卦周刊的那些娱乐记者充分利用读者心理,让受众接受他们的信息,这就是他们的动力。此外,即使观众不相信,他们也会立即饶有兴趣地阅读关于他们喜欢的偶像的信息。另外,近几年网络上流行的非专业人士的心理呢?这些人大多从受众变成了传播者,传播的意图无非是为了扩大群体,也就是希望大多数人认可自己认可的观点。还有一种是在网络上恶意传播谣言,虚构事实。在我看来,那些人的心理可能是为了好玩,也可能是为了出名。最著名的例子就是一些鲜为人知的3线演员在网上爆了某导演的“潜规则”,之后立刻身价大涨,接受媒体采访。这样的人应该出名。也有一些人想引起大家的关注,需要帮助,引起社会的关注。大部分都是遇到大麻烦的人。为了获得更好的帮助和解决方案,他们利用网络媒体传递信息,希望被更多的人听到,从而获得最大、最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