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的特色
我结合他的代表作品来说一下吧。
林清玄最早进入文坛是在他创作的第一个时期,他把更多的精力和激情投入到了农村,代表作有《一个青年的旅程》、《鸳鸯香炉》等。后来不拘泥于乡土散文的创作,尝试将东方美学观念与佛教哲学情怀相融合,开始了以《菩提系列》为代表的创作生涯的第二个时期,也进入了个人创作的鼎盛时期,散文集被收入其中。
林清玄的散文恬静大气,静中透激越,冷中保暖,流中体现专注。他的散文不局限于台湾省的故乡情怀,而是在两岸融合的情怀下表达乡愁,如红心番薯。
印象最深的是木鱼馄饨:
冬天的一天,天空下着微弱的小雨。我在读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刚经。末了,我读到了“万物有灵,如梦如泡,如露如电,所以要这样看”这一段。木鱼的声音刚从远处的巷子里传来,就让人感觉到了吴无忌。我穿着衣服坐起来,撑着伞,决心找到木鱼的声音。
木鱼敲得很用力,在漫天的雨水中散开。它敲了又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在庙里念经时摔得很厉害的木鱼。我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穿过小巷。远远地,我看见一个穿着宽大的布和毡帽的小老头。他推着一辆旧摊位车,从小巷的另一端蹒跚而来。地摊车被挂了。
一走近,才知道只是一个卖馄饨的普通小摊。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木鱼敲,他的回答很简单。他说:“喜欢吃我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就会出来买馄饨。”我不禁哑口无言。原来木鱼在他里面,就像乡下卖豆腐的摇铃铛,或者冰水小贩手中的喇叭,吸引小孩子。
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可以吃一碗我的馄饨。全是瘦肉做的,连酒店的厨师都爱吃我做的馄饨。”于是我为了木鱼抛弃了自己的邪念,撑着伞站在一扇红色的门前,吃着老人摊上的一碗小灯馄饨。在暴风雨中,我尝到了老人的味道。
后来,我渐渐成了老人的忠实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远远就听到他的木鱼声。我在巷子里等他。吃完一碗馄饨,我开始继续我未完成的工作。和老人混熟了,才知道他选择木鱼做馄饨的信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的生意都是深夜,我实在想不出一个能让远近的人都听到而又不吵醒熟睡的人的工具。半夜里像卖粽子的一样大喊大叫,他觉得这有损他的尊严,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最后,他选择了木鱼——这样清醒的人可以听到他的呼唤,却不会打断沉睡者的梦境。木鱼永远是木鱼,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它还是有它的可爱之处,就是用在一个馄饨摊上。吃了一年多老人的馄饨,直到搬家才失去联系。
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的一个普通人。他在临猗街卖馄饨已经30年了,在那个地区的夜生活中,他成了一个知名人士。当然,他对自己烹饪后用铁盒精心包装的馄饨非常有信心。他用木鱼声送来的馄饨也成了那一带的金字招牌。木鱼对他和那些吃馄饨的人来说,是生活的一部分。那天我遇到了那个老人。他还穿着布衣,敲着敲了三十年的木鱼,但老人已经完全忘记了我。我觉得岁月只是他身上的一串声音。我站在巷子里,看着他慢慢推开小摊子,消失在巷子的角落里。我还能听到木鱼声穿过夜空,温暖着晚睡者的心。
有没有感受到淡淡的佛教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