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随笔:通光中兴的全方位评价

如何看待晚清“同光复兴”

1840-50年代期间,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爆发,让手持八旗的满族贵族和满族领主不知所措。千里之后,咸丰帝自己也被迫效仿周目宗,外出“狩猎”。

令清廷庆幸的是,中国汉族士大夫“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传统观念,使曾国藩、李鸿章弃笔从军,自觉地顺应时代潮流,践行“师夷长技以制夷”,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初步装备了近代热兵器的军队——雍和开明亲王易?合在一起,挽救了大清王朝的命运。后来,慈禧太后走上了历史舞台。西太后虽然被后人所不齿,但还是有一定的历史眼光的。虽然她没能打开积重难返的历史顽疾,带领湘军、淮军进入清廷体系,但她支持游戏。这种力量被成功运用,成就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同光复兴。

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单向对比,使同光中兴的地位相形见绌。对于同光中兴,很多人似乎都漠不关心。这种历史观背后其实还有另一种先入为主的单向对比意识——将中国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较,以明治维新的长期性和彻底性排斥洋务运动支持的同光中兴。其实,对通光中兴历史地位的准确认识,应该放在更广阔的历史视野中。

“同光共荣”是中国避免亡国的最关键因素。当时西方殖民主义者沉浸在古老的东方世界里,东方各大政权大多无奈度过,相继沦为西方殖民地。

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崩溃和英国的直接殖民统治(1858)、英国吞并缅甸(1886)、法属印度联邦的建立(1887)、菲律宾成为美国的殖民地(1898)、印度尼西亚成为荷兰的殖民地(6544)

然而,已经腐朽的晚晴却因为“同光复兴”而活了下来。虽然很多人批评中法马尾海战“不败”。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应该正视这样一个现实:中国在清末打败欧洲列强法国,距离第二次鸦片战争还不到20年。这个“胜利”是通广中兴毋庸置疑的历史见证。在众多邻国纷纷沦陷的同时,早已远走“狩猎”的中国国王依然稳坐金殿,这是同光中兴最大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同光兴国”是中国避免亡国的最关键因素,其历史意义远大于眼前的辛亥革命。

“同光复兴”为辛亥革命提供了适宜的历史土壤。众所周知,任何革命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而辛亥革命的历史土壤基本上得益于“同光复兴”。经济上,总的来说,中国早期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的时期是几十年繁荣同光;思想上,1860年至1900年西学东渐是辛亥革命前思想启蒙的主要来源。在社会方面,通光中兴30-40年的改革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千年来的封闭和停滞。1900后,中国人虽然不能完全支持革命,但在接受革命倾向和现实时,已经不再那么固执和强硬。同时,以洋务派为代表的汉族地方势力的壮大及其日益明显的离心倾向,为既反清又反帝的辛亥革命提供了力量基础。

总之,“同光复兴”以特定的生命力成功抵御了西方列强吞并中国的悲剧,避免了中华民族亡国的命运;缓慢的社会变革为辛亥革命提供了适宜的历史土壤,使其和平实现了王朝更替和社会转型的表层过渡。另外,虽然看起来比日本明治维新逊色不少,但也避免了军国主义的危险,为后来的历史演变埋下了方向性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