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一篇关于高房价对中国经济影响的论文。谁能给个提纲?
1.虚假购买力透支了中国未来的经济。
中国住房问题的严重性在于:住房市场化之初西方按揭购房方式的引入,一下子同时放大了住房需求和购买力,供需矛盾恶化。与此同时,投机者和房地产开发商控制住房,财产囤积,煽风点火,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使价格飙升。对住房的需求很大。住房本身是必需品。那么多人进城,那么多大学毕业生,那么多适婚年龄的年轻人,需要成家立业。需求量很大。然后再来说购买力。按揭贷款购房方式一出现,似乎价格就不是问题了,再贵的房子,人家也买得起。这是房价虚高的根本原因。实际情况是别说全款买房,就是三成首付都是很多人拼凑的。买了以后,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上会用来支付20年每个月的房贷,所以形成的购买力是虚假的,这才是地产商看重的。有了虚假的购买力,你就可以设定一个虚高的价格。价格高也没关系。反正会有人买的。他要的不仅仅是你现在口袋里的钱,还有你的未来。!!
对于一个房贷20年,每个月几乎用一半收入还贷的家庭来说,这个家庭未来20年的消费能力可想而知。这样的家庭多了,那么未来20年,什么会拉动中国的消费?中国经济会严重透支。
2.贫富差距拉大,财富过于集中,影响社会稳定。
一方面,超高的利润让财富迅速向房地产商集中,另一方面,买不起房的普通百姓却出高价叫苦,两个阶层迅速对立。最新一期的《中国福布斯》一出,相信很多人都会大吃一惊。首富身家6543.8+030亿房产。我们假设每套房子赚了她654.38+030万,那么654.38+000万的家庭需要以非常高的价格为这654.38+000万的房子买单。654.38+000万的平均家庭是三口之家。也就是说,需要300万人的苦难才能成就一个中国1300亿的首富(当然这里只算买房子的,这里买不起房的我们就不算了)。6543.8+030亿的首富对中国经济社会贡献了多少?实际贡献有限。如果硬要说最大的贡献,那可能就是这些新形成的经济寡头们会用他们的巨款去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战略!那么这300万人的不满,以及买房后对其他物品消费能力的下降,会给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损害。
3.抬高物价水平,增加劳动力成本,降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房地产市场过热导致钢材、建材等一系列资源型材料价格上涨,进而带动全社会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越高,日用品价格越高。房价的上涨伴随着房租的上涨。生活成本高了,工资也就提高了。工资1,000元涨到了1,300元,房租涨了200元,生活用品涨了1,000元。我还是住在原来的房子里,吃一样的东西,我的生活没有改变。但是企业员工工资提高了,我就买生产。然后就会有人问钱都去哪了。去了房产中介,财富被重新分配了!
4.晚婚的情况会更严重,甚至会出现大部分适婚年龄的人都嫁不出去的问题。
这种情况在大学扩招毕业后的适婚年龄群体中尤为严重。曾经受宠的孩子,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农村,告别了小县城,只身一人来到城市,学习,工作,奋斗,梦想。读书的时候耗尽了父母的积蓄,甚至很多都负债累累。找工作时,面对同期毕业生的竞争,很难找到工作;工作后起薪低,城市生活成本高。若干年后,到了适婚年龄,现在的社会观念先谈房子,那他们拿什么买房?拿什么结婚?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这个问题会进一步恶化。这群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我们社会发展的基石。一旦他们的梦想破灭,我们的社会经济将面临崩溃。
家庭是构建社会的细胞。一旦细胞生长缓慢,整个社会都将面临缺血和衰老。
5.海外资本炒作房地产,掏空国民财富。
外资炒房是对中国经济最大的伤害。随着人民币的崛起,很多国外热钱通过合法或非法的渠道进入中国,但他们只是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投机,没有建厂,也没有投资。我们以房地产为例:国外投资者没有住房需求,他不会搬到中国来住。炒房只是让中国真正需要住房的人接手,为他们的利润买单。一套5000元/平方米的房子,被外地投资者炒到10000元,涨价5000元。但房子还是原来的房子,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价值创造,对社会经济毫无用处,而普通人付出的更多。其实这在中国也是适用的。温州人为什么这么有钱?那是因为全国老百姓的钱都进了他们的口袋。以前看到一些地方市政府大张旗鼓地欢迎外地炒房团,简直是谋杀本地人,觉得很好笑。
6.增加公务员的腐败
虽然这几年公务员工资一直在涨,但是跟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以厦门为例,公务员工资在4000到5000元左右,而新房价格在65438+2000元/平方米以上。买80平米的话就是1万元,一般人根本买不起,尤其是刚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适婚年龄的年轻人。在现实的压力下,他们的立场可能不会那么坚定。
7.严重影响民间创业。
结婚买房占了购房者的很大一部分。这些人一般在25-35岁。这些人原本处于事业的发展阶段,却买了昂贵的房子,付了创业启动资金的首付,还要面对未来20年的房贷还款。他们小心翼翼地活着,根本动不了。还完房贷,他们错过了激情的年纪,错过了创业的最佳时机。一旦民众的创业激情下降,整个社会经济活力也会下降。
一些地方政府可能渴望更高的房价和更高的地价,以收取更多的财政收入,但实际上,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靠税收,不应该受地价的诱惑。毕竟土地有限,这种收入是不可持续的。这种收入是不合理的,是以牺牲特定群体的利益为代价的,最终政府还是要为高房价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涨和公务员工资上涨买单。
综上所述,房地产购买力膨胀导致的物价膨胀必须解决,否则将给中国带来无尽的社会麻烦。正是因为房价劫持了中国经济,政府部门可能不敢采取措施,怕房价下跌影响整体经济和银行体系。然而,如果他们现在不采取行动,价格继续上涨,他们可能会回应那句话:爬得越高,跌得越惨。当市场本身真正见顶的时候,政府是没有办法保护任何东西的。这里就跟我提一下,我很佩服政府在5.30对股市的调控政策,如果那一次没有调整的话。
解决方案:
根本问题是解决供需矛盾。有了需求,就不可能去堵。衣食住行也是生活必需品之一。只有安居才能乐业,人民生活的合理要求应该得到满足,这也符合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然后主要还是在供给侧下功夫。
1.增加市场供应
增加住房用地供应
打击囤地不建。储存房屋,但不出售。
2.分散需求优先供给
加大保障房建设,分流商品房需求。
加大二级城市建设,缓解人口迁入大城市的压力。
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改变结婚买房的观念,同时是否应该在保障房的基础上增加结婚买房的观念,优先供应晚婚的年轻人?
3.严控房地产行业利润,挤出膨胀的房价。
不切实际的利润可能会创造出少数人的巨大财富,但却是以牺牲普通大众的利益为代价的。社会财富不应该以这种不合理的方式进行再分配。
本来按照市场本身的规律,一旦某个行业利润过高,就会有大量社会资金跟进,增加产能,降低价格。最终这个行业的利润会等于社会的平均利润。但在拿地上亿的情况下,普通小投资者一直无法进入市场,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几个大户提前拿下大片土地,拿出一小块土地进行社会拍卖。大户联合把价格拿到一个天价,然后参照这个天价地价,把提前拿到的大面积土地计入楼盘的土地成本。房子的价格可以这样算吗?再加上虚假的公司费用、运营成本、工资成本等。,很难把房价定在这些高成本上。
中医讲究“虚拟现实”恢复身体健康,那么政府是否应该把房价还给一个真实的脸来回复?
社会经济健康?
4.打击投机,特别是国外的投机。
住房和粮食都是生活必需品,为什么政府不允许囤积和炒作粮食,却可以对疯狂炒作住房视而不见?
最激进的办法就是让房产失去投机价值。对于购买居住不满5-10年又出售的,对比买卖差价,扣除同期物价水平和银行利率,对盈利部分征收高额投机税,甚至全额征收,使投机无利可图。想投资的人可以投资店面,工厂,写字楼。
如果以上效果还是不明显,那么只能调整房贷方式,大幅提高首付比例,彻底解决购买力虚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