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历史事件论文
今天,我们回望20世纪的中国,发现在痛苦的转型中,中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而发展,却因外部势力的干扰和破坏而无法正常发展。甲午战争对20世纪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激发了民族觉醒和民族凝聚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滞后。
一个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急剧衰落。也是中国人探索新的生存发展模式的迫切时期,也是世界列强疯狂瓜分中国的危险时期。1839-1842年英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响,随后1855-1860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1885年中法战争,65438+。这一系列旨在彻底征服大清帝国的侵华战争都以胜利告终,并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获得了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但处于迅速衰落过程中的清政权仍能“苟延残喘”。
在分析这一现象时,发动侵略战争的侵略者也包括一些西方学者,总是简单地将其定义为先进与落后、开放与封闭的斗争。玛丽·b·兰(Mary B. Lan)以中国近代史为视角说:“满清政权下的中国古代秩序是多么强大,多么善于自保,在一次次的人民起义和外来打击下生存了一个世纪。然而,就是这种力量毁了自己。它主动接受现代工业化运动、民族主义、科学和民主的速度如此之慢,以至于注定了它的最终灭亡”[1] (P3)。总的来说,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是,不揭示殖民者掠夺性和破坏性的一面,就无法解释为什么自1840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一蹶不振,屡屡受挫。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停滞和挫折,既是自身反现代化和非现代化势力的顽强抵抗[2] (P7),也是外部势力的干扰和破坏。因为现代“后发”和“新发展”国家不仅需要外部冲击和引导,也需要和平的发展环境。外国列强的入侵不仅刺激了中国的现代化,也阻碍和打破了中国的正常发展。
纵观所有国家或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其演进模式都是沿着三个层次进行的:工具技术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和观念与行为的现代化。无论什么级别的晋升,都需要和平的环境和制度的推动。没有和平的环境和制度的推动,现代化进程必然是无序和缓慢的。
在外国列强不断入侵的形势下,中国全面的社会危机随着由外国列强“瓜分狂潮”引发的甲午战争的失败而凸显。
民族生存和民族发展的危机也造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危机。当时,“从哪里获得能与列强抗衡的能量和意识形态,成为20世纪中国政治家最关心的问题”[3]。因此,中央政府不可能从思想上和政治上建立包括法律、商业和教育制度在内的新的社会制度,以适应现代化的顺利和快速发展。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只是靠一些帝国大臣和政府官员的个人力量推动,通过洋务官员和中外企业家在各个通商口岸的努力而缓慢进行。这个现代化过程不同于以英美法为代表的“原始”现代化过程。一切都由社会自然进化,人们不知道进化的最终结果。也不同于那些不受外力干扰、政府行为强势的“后发”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他们既看到了模式,也看到了结局,可以借鉴“原创-开发”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它们可以由政府推动,以适应现代化的制度体系,包括思想、法律和教育体系。19年末20世纪初的中国。
现代化是必由之路,但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也没有日本这样“发展中”国家的条件。所以,19。
20世纪末,中国的现代化只能在外力的刺激和干扰下缓慢而畸形地发展。
二
虽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缓慢而畸形的,但它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发展,直到九一八甲午战争。甲午中
甲午战争的结束,让很多先进的日本人意识到,实物层面上的现代化进程完全不可能应付整个日本社会。
面对危机。戊戌变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其重要意义在于改变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理论结构,并开始爆发。
打破“物我分离”的思维模式,提出既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又要学习民主制度。应该说,这
挽救民族危机,坚持现代化进程,是中国人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伤害和屈辱。
对环境和系统的破坏非常严重。但也让清朝统治者从“中国大国”的美梦中清醒过来,清朝统治者
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具体地说,为了挽救他们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他们开始主动改革。1901 4月21,
执行“新政”的中央机构“督政所”的成立,标志着清末“新政”的正式开始,也是政府使中国近代化的行动。
推动的开始。因此,它是20世纪中国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变革,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其广泛性和深刻性是前所未有的。比如在教育方面,废除了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在政治上,立宪运动准备推进,等等。这是清朝凭借其传统政治权威发起的一场运动,具有改革的性质。本文试图在保留现有秩序的基础上,逐步完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最终无法完全实现“新政”目标,被辛亥革命打断。原因如下:第一,从时间上来说,已经失去了启动如此全面深刻改革的机会(第一次机会是1793年马扎尔尼代表团来华时;第二次是洋务运动兴起的时候。第三次是戊戌变法期间);第二,在空间上,内忧外患的现实中,不存在推出这样一项改革的环境;第三,从社会基础看,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各级民众对清政权的信任度已经下降到了极点;第四,从统治者自身条件来说,与实现目标的眼光、素质、能力相差甚远。所以,在现实社会无法有效整合的情况下,发动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被一场社会革命打断,是必然的。
1911爆发的辛亥革命,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两大任务: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推翻了清朝。
直接目标是统治朝鲜,但也因为他们的活动总是处于一种“没有计划的程序,没有安排的组织,没有角色的目标”
工作,有理想无真实感”。因此存在“构造不足”的严重缺陷[4] (P22-25)。尽管如此,辛亥革命
随着这两大任务的完成,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由被动转向主动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革命。
人生纲领不仅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蓝图,对后来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程影响深远。辛亥革命打破了中国几千年来朝代更替的奇怪历史循环,建立了全新的社会政治制度。
度。革命者未能将他们的蓝图和全新的制度付诸实践并不断完善,既有自身的局限性,也有社会的制约。
问题
1919年爆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思想革命和文化变革的角度看,是对辛亥革命的延伸和补课。科学与民主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在思想文化层面寻求现代化发展的范式。这种深度发展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社会革命的指导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也为中国* * *产党的成立做了准备。从那时起,科学和民主两面旗帜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直到今天,这两个旗帜仍然是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的深刻命题。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为20世纪初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政治、思想和文化基础。此后,虽然从1916到1928有一段军阀混战时期,但现代化进程发展迅速。1911年末,我国境内银行仅有16家,资本总额约为21.55万元。从1912到1927,新设银行311家,总资本2亿元。在与外资、中外合资银行的竞争中,内资银行在1925中占4018%[5]。改变了中国金融业完全掌握在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手中的局面[6] (P56)。这一时期,中国的棉纺织业、面粉业、制造业、化学工业、电力、采矿业和运输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1912年全国只有22家纱厂,纱线51根,1927年增加到72家,纱线202万多根[7] (P 182-187)。这一时期,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政治文化推动,以及国内社会权威真空后国际市场竞争和自由提高的需求,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势头。
从1927年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的10年间,国民党实行的是“以党治国”的政治模式。虽然这种模式未能从根本上整合中国社会,但最终却成为现代化进程的阻碍而被抛弃。但推进现代化的主观意愿是明显的,强力推进的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了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客观上也是程度不同的。
它在不同层面上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10年期间,国民党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尤其是在财经方面。这些措施虽然潜伏着发展的危机,但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对比1928-1931和1914-1919两个时期的民营工业发展情况,最近四年平均每年新成立企业165家,新增投资6360万元。在此期间,公路里程从31.2万公里增加到1.654.38+0.600公里,新建铁路7895公里。1933到1935的币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使国内工商业从1935到1937增长了20%左右。杨格评论说:“1935年币制改革后,现代化的内外力量获得了巨大的动力”。这说明在现代化的各个阶段,尤其是在启动阶段,以及在各种非经济因素中,政治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从1927到1937的现代化进程,在国民党的强力推动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过度依赖权力,缺乏创新活力,尤其是“政府宁愿站在人民之上,也不愿与人民打成一片”,在推进现代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政治经济发展的深层危机。另一种不同于国民党依靠实力,抛弃广大农村,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现代化模式,也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中国* * *产党把国民革命和民主革命结合起来,确定了新的斗争方向,从而整合了全民族不同阶级、团体和个人的目标,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希望。但是,由于* * *产党只是在根据地或解放区实行,并不能影响中国现代化的整体进程。
三
从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全面战争爆发,中国艰难曲折的现代化进程也受到影响,但并不彻底。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趋于停滞。考察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当然涉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但工业文明是核心因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对中国工业文明的影响
打击很深。
当时中国极其薄弱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等东部地区。全面战争爆发后,只有少数工厂仓促迁入,上海5000多家工厂只有152家迁入。到1940年,只有448家[14] (P87-88)工厂迁入中国。在搬迁过程中,由于运输困难和敌机轰炸,许多机器沉没和丢失。这是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工业的有形损害。当时蒋介石明确指示在平汉、粤汉线以西建立新的工业中心,以中国西部为抗战和建国的大后方[8] (P540)。内陆工厂主要在四川、云南、贵州、湘西。全面战争前,川、湘、桂、陕、甘、滇、黔七省的近代工业只占全国工厂的6102%,资本的41%,工人的0179%(P 15)。这七个省的工业已占工厂总数的88163%,资本总额的93152%,工人总数的85161%[14](p 102)。从表面上看,东部工厂的搬迁给上述七省的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我们设身处地。恰恰是这七个省的显著变化,说明我们行业的受损是深刻的。
因为七省工业指数的变化并没有促进全国的发展,反而造成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停滞。战时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从未超过战前水平的12%。棉纱、棉布、面粉的产量仅占战前的513%、818%、513%[16](P647-648)。日本侵华对中国工业的有形损害还体现在,它迫使中国工业失去了作为其发展基础的通商口岸,切断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这对非常时期的中国工业影响深远。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影响了中国的现代化,更严重的是破坏了已经形成的有利于现代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在民族危机严重的形势下,它给国民党的中央集权带来了客观需要和无可争辩的合法性。在“国家第一”、“军事第一”和“权力集中”的口号下,军事组织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从而“巩固了国家权力机构中的官僚结构,使其能够通过政治胁迫和超经济干预加强对国民经济的控制。”超经济干预的方法体现在利用权力资本干预经济活动[8] (P529-530)。这一战时经济体制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动员作用。但是,这是以延缓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代价的。
从九一八事变到1945抗战胜利,14战争中日军对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和破坏是人类发展史上罕见的。据韩关于抗战以来六年内损失情况的调查(1937-1943),“六年来,敌军困于我市者,共751。战前沉陷区户籍人口4499万人,行政区域为5781,1,000平方城市,耕地面积为3888470平方亩。塌陷区一半以上已被用作战场,受灾面积约为上述面积的70%以上。敌机袭击了23个省和地区。在上述灾区,我国遭受的损失共计44967571000元,约合13359416000元。”韩认为,上述统计结果是“最低的”,因为有许多有意或无意的遗漏,导致一些损失没有包括在内。这组统计数据深刻地表明,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是一部血与火的历史,是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掠夺、破坏、杀戮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血泪史、屈辱史。这段历史对中国现代化的滞后有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凝聚着全民族的意志和利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任何力量都扼杀不了的,更谈不上久拖不决。相反,它激起了中国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强烈愿望和创造潜力,促使人们怀疑和否定现有的现代化模式。这种心理机制为中国* * *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范式转换创造了至关重要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