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1000字的环保论文,不太好的中下水平的二年级作文。
环境恶化中国的环境问题,没有回头路,不是从今天开始的。早在20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非常严重。比如淮河流域。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占80%,整个淮河常年像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875亿元。
根据中科院的计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经占到GDP总量的15%,这一方面意味着9%的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意味着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不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是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我国沙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中国18个省、自治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且荒漠化仍以每年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速度增长。
七大水系中,无利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中国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许多是由水污染引起的。例如,浙江省宁波市位于甬江、姚江和奉化江的交汇处。但由于水污染,最缺水的时候要靠运水车昼夜不停地跑,把农村河道里的水输送到城里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654.38+0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要330立方米的用水量,产生230立方米的污水;每创造6543.8亿元的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还有很多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将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否则10年中国将无水可用。
中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100%。酸雨频率上海为11%,江苏为12%。在中国中部和一些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和温州,酸雨频率超过90%。
我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的二氧化硫最大允许排放量为12万~ 14万吨。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65438±0.587万吨,比2002年增长65438±0.0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长65438±0.04.7 %。以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治污的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到21万吨以上,排放总量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的灾难。
65438年10月27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如其来的环境危机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对经济和社会系统造成最大的破坏。
有句话叫治污进退两难。为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治理环境,环保投入必须达到65438+GDP的0.5%以上。但是,这是在环保已经很好的条件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治理环境,环保投入必须占GDP的3%以上。过去20年,中国每年环保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近几年才1%多一点。环保是一种“奢侈消费”,投入大,对GDP的贡献小。因此,一些原本用于环保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处于两难境地: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如果真的要治理,需要大规模的投入,眼前的经济难以承受。
有人计算过,云南省滇池周边的企业20年来只创造了几十亿元的产值,但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需要几百亿元,这是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只有500亿。但要控制其造成的污染,即使干流达到最低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这不仅需要花费一个可怕的数字,而且至少需要100年才能恢复到70年代的三类水质。
从微观上看,过去20年,国内制造业只能在两个方面挖掘潜力: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没有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和成本。最简单的,比如水泥生产,每吨水泥需要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纺织行业每年排放废水超过100亿立方米。如果要处理,每吨需要1.2~1.8元。增加5%的生产成本。而大多数企业根本没有那么高的利润率。所以在环保问题上只能打游击战:要么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要么白天把污水放进处理池,晚上没人的时候排放到河里,这样能省不少钱。在市场的无序竞争中,这5%的成本。它往往决定着企业的盈亏、生死。
中国环境执法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通常情况下,环保部门对一个非法偷排事件的取证需要50万元,而最终落在违法企业身上的罚款只有5万元,其中还包括正刮得很猛的所谓“环保风暴”。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评擅自开工建设,最终罚款只有20万元。对于一个投资超过1亿元的项目来说,20万元的罚款不过是9牛一分。这样的处罚对违法行为的力度有多大?所以环保法一直被称为“豆腐法”。
一场环保风暴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必然导致大量企业破产,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增加,国内物价指数快速突破两位数。所以,无论是宏观成本还是微观成本,其实都是无法承受的。
四大因素阻碍环境治理在执法过程中对环保部门的巨大阻力。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总结了四个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理解不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一些明令禁止的高能耗、重污染项目,如小冶炼、小铁合金、小化工等,在一些地方实际上已经呈现蔓延趋势。
其次,在招商引资中,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强调简化审批、限期办理相关手续。不管项目会不会污染,只要投资就批。一些地方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中存在“首长意志”、“先上车后买票”等违法现象。
第三,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有待提高。一些环评单位不坚持科学评价,不敢用客观事实和科学数据说话,评价结论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他们把项目环境可行性的结论推给审批部门,甚至少数环评单位弄虚作假,编造或篡改数据,或隐瞒事实,严重影响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使环境影响评价流于形式,失去了第三方咨询机构最起码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不足。我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政府主导的,以有限的政府权力监管大量的建设项目显然是不够的。
其实环评遇到的阻力是背后的经济利益驱动的。
掀起一场真正的“环保风暴”
中国是一个大国,在环境上回旋余地不大,在全球资源和市场基本瓜分完毕后,也是一个崛起的国家。中国没有可能像某些先驱国家那样,等到环境极其恶劣的时候。
但是,中国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必然会走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的道路。
世界各国的历史表明,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有一个相似的规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会有一个环境污染随GDP快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在重化工业时代;但是当GDP增长到一定程度,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居民对环境支付意愿的增强。到达转折点后,污染水平会随着GDP的增长而突然下降,直到污染水平回到环境容量以下,这就是所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年日本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个规律。
毫无疑问,中国不可能跨越这样一个重化工业时代。因为中国人口太多,国家太大,不可能像芬兰那样,在制造业不发达的情况下,借助全球分工直接进入高科技时代。
20世纪90年代末,笔者曾回到苏南老家。小时候那种河水清澈,坐船可以到达四乡八镇的场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令我惊讶的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最常见的生活垃圾。在中国,即使工业不发达,人口增长带来的污染物也足以让环境恶化到无法忍受的程度。即使要控制这样的污染,也需要很大的投入和经济基础。
中国在污染治理方面任重道远,需要依法行动,制止恶性环境事件的发生,减缓环境恶化的步伐。参考资料:
/question/37455740.html?s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