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哪些问题?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哪些问题?

数学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思维的过程。一切思考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的“问题”需要人为设置,尤其是在新知识的学习阶段。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面对思维困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思维。所以,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提问。与其他学科相比,提问在数学教学中更为重要。提问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实现。在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有效优化课堂提问显得更加重要和突出。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一)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课题的调查结果,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题量太密,重复太多。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课堂提问次数占课堂时间的30%至50%,整体提问频率趋于合理。但也存在局部题型过多、重复过多等问题。在一篇论文中,笔者看到,在一次公开课上,老师在45分钟的课上问了56个问题,在一个问题“高峰期”的5分钟里,他问了12个问题,平均每分钟2.4个问题;围绕某个教学内容,老师一下子提了八个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重复的,没有思考价值,导致教学步骤重复。不利于学生的思维锻炼。如果学生被一些琐碎无意义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就会迷失自我,迷失自己的方向,影响学习效果。

2.问题的方向性不明确,导致学生很难回答。

一个问题必须准确、具体、清楚。有些老师的问题很模糊,学生回答不出来。比如讲解有理数乘法时,学生算出“(-3)× 7”的结果后,老师问“符号确定后会确定什么?”学生回答“结果”。“结果里除了符号还有什么?”学生们不知道如何回答。再比如教“生活中的三维图形”。开始上课时,老师展示各种物品的盒子,问:“你能把这些物品分类吗?”由于问题方向不明确,学生不知道从哪里回答。这类问题措辞不清晰,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学生很难理解和思考,也很难表达。

3.等待时间短,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

从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约有45%的学生认为老师给出的回应时间“有点短”。学生回答问题需要时间,老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停下来,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维状态。经常会导致不发送就启动。

4.提问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忽视了课堂的生成。。

有些老师虽然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还是战战兢兢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在学生回答不出自己预设的问题时,就把学生的回答丢在一边,草草地加上个人评论,影响学生个人思想的表达。以下是一位青年教师讲授“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片段:

如何解方程3x-3 =-6 (x-1)?

【学生】老师,我还没开始算就看过了,x = 1!

【T】不能光看,要按要求算出来。

【健康】两边同时除以3,然后……(被老师打断)

你的想法是对的,但是你以后要注意。刚学新知识的时候,记得按照教材的格式和要求去理解,打好基础。

老师提问时打断学生新奇的回答,只满足单一的标准答案,一味强调机械套用问题的一般步骤和“一般方法”。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长此以往,肯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事实上,即使学生的答案是错误的,教师也应该耐心倾听,并给予鼓励性的评论,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观念,还可以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教师不仅要会提问,还要会倾听学生的回答,这样才能捕捉到可利用的生成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2)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

根据对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对提问内容的设计、对提问对象的态度以及课堂提问情境都影响着数学课堂提问的实际效果。因此,我们应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改进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

1,优化问题内容。

(1)问题设计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预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标:或是引出新课,或是教学前后的衔接,或是教学难点的突破,或是引起学生的争论,或是归纳总结等。比如解释“三角形边的性质”时,可以设置问题“如果任意给三条线,它们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通过这个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操作,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本质,拓宽思维,培养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2)问题设计要注意层次性。

教师面对的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水平是不同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分级题。对于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尽量让他们在课堂上回答一些比较基础或者比较浅显的问题。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学习成绩好、能力强的同学,针对难度大、有深度的问题,安排适当的答案。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比如《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题》教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用10米长的木条做一个长方形的风筝框架ABCD,中间点一条平行于长方形长度AB的木条,使风筝不变形。当宽度AD较长时,矩形面积为4平方米。在教学中,这位老师并没有讲完整个故事,而是把它分解成几个问题:①用一块10米长的木头做一个长方形的风筝架有几种方法?(2)在这些方法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③面积什么时候最大?(4)为了使风筝不变形,在中间设置一块与长方形长度AB平行的木板,设宽度AD=x,AB等于什么?⑤当x等于什么时,风筝架是正方形?⑥宽度AD为多长时,风筝架面积为4平方米?⑦风筝架能达到5平米吗?这样的设计不仅降低了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回答,也让学生能够梳理所学,学会分析问题,看清问题的本质。

(3)题型要围绕“内化、理解、延伸”展开。

教师的提问应该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作用。我们应该根据教学重点设计启发性问题。怀疑促进思考,思考促进学习。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延伸,适当提出一些有创意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如在讲授“多边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①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②如果两个三角形可以组合成一个四边形,你能求这个四边形的内角之和吗?(3)所有四边形的内角之和能否“转化”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如何“转型”?(4)N边形的内角之和也可以用在上述方法中吗?试一试。⑤你还有其他方法吗?通过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证明的关键,找到解决的方法。这样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思考,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化归”的数学思维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数学奠定了基础。

再比如,用函数图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时,所有同学都把方程化为x2-x-3 = 0,画出函数y = x2-x-3的图像,观察它与X轴的交点,得到方程的解。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问:“这样画一个图像麻烦吗?”“可不可以看作是y= x2,y= x+3两个函数图像的交点横坐标?”“你觉得有多少种方式?”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思维,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解决这个问题后,我们可以进一步问“x =x2 +3这样的方程有几个解?”这样,上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得到了升华,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

(4)问题回答要注意课堂上的生成和变化。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教学活动的发展有时与课前预设不谋而合,但更多时候与预设不同。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或错误信息,并以此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个老师,在教“解二元一次方程”时,写了两个题目,让两个学生在黑板上表演。几分钟后,大多数学生准确地完成了练习。这时,一个同学举手发言:“老师,我发现一个规律:当X项的系数、Y项的系数和常数项都是连续整数时,这两个二元线性方程组形成的方程组的解都是X = 1,Y =-2。”这节课的内容只是解二元线性方程组,不涉及解的规律。听了这个问题,任课老师一脸的惊讶,备课的时候应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但老师并没有急着转移话题,而是充分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你觉得这个规律对吗?”“请你试着多写几个算出来?”学生马上写出满足这样条件的方程来检验那个学生发现的规律,结果都是正确的。教师应利用情境引导“如何验证这个规律?”学生用代数表达式表示满足上述条件的二元线性方程组,得到一般表达式,其解为x=1,y=-2。老师的提问无疑是机智的,通过师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尊重提问者。

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是现代教学的基本原则。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提问中尊重学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老师提问后,一般会停顿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后再回答。有些老师一问问题就让学生回答。学生没有时间思考,不可能回答好问题。停顿多长时间合适?这要看问题的难度,学生的知识准备,以及形成的学生能力结构中思维的敏捷程度。通常情况下,对于相对简单的铺垫和过渡题,或者为了考察学生对某个问题的熟练程度和反应速度,停顿时间可以短一些;对于比较关键的问题或为巩固复习而提出的问题,停顿时间可以稍长;在提出更重要的问题后,让学生思考很久再让他们回答。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有时老师可以等一段时间,让学生的答案在大家脑海中旋转,然后指定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或者转向新的问题。研究表明,等待时间至少为3至5秒。3到5秒的时间可以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课堂实践表明,当教师使用等待技巧时,学生的回答会发生一些重大变化:1,学生会做出更长的回答。2.会有更多的同学自愿回答问题。3.学生的回答具有分析性和创造性。4.学生答不上来的现象减少了。6.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就感明显增强。

(2)注意问题的完整性。

课堂提问要引起全班的注意,而不是为了教学顺利而只问尖子生,全班都要积极参与思考活动。一般来说,老师先提问,让全班思考,然后指定一个学生回答。重要的问题可以让更多的同学来回答,回答完后可以让其他同学讨论补充。这样做可以让每个学生认真思考,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不好的同学,有助于提高他们说话的积极性。

(3)且问后评。

提问后及时点评对学生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评论时要遵循“赞第一”的原则。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原创回答要及时肯定,鼓励大家效仿;如果答案和老师预期的答案不一样,合理就要肯定;如果要验证学生答案的依据,可以作为不同的理解,请课后思考。教师要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根据课堂情况及时提问或补充问题。“这个想法可行吗?为什么?-还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吗?-你能理解XX同学的思维吗?-你觉得怎么样?你能描述一下你的观点吗?——你能不能再解释一遍,把意思说得更清楚简洁些?”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和补充问题,给予学生实际的思考,让他们清楚地了解不同情境下的答案,既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提问能力。

3.营造和谐的提问氛围。

(1)创造问题所呈现的情境。

问题的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以促使学生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创设问题情境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学生更容易突破困难。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促进学生思维,帮助教师开发教学内容。调查显示,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征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外在表现。有时候只是因为回答问题的学生紧张,就影响了课堂提问的效率,这就需要老师想办法营造有利于提问的良好氛围。比如在讲“黄金分割”时,先问:“为什么播音员或独唱者不站在舞台的台中中心或角落?在艺术和摄影中,画家和摄影师为什么不把画的主体形象放在中间?为什么成年女士都喜欢穿高跟鞋?”不断的提问,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活背景联系起来,让枯燥的数学内容变得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2)非言语行为的合理应用。。

非语言行为包括表情、眼神和肢体动作等。教师在提问时应用非语言行为的最大优势在于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思维回答的融合。一个好的问题要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非语言行为是激活思维火花的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小问题可以通过非语言行为来补充。比如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老师用眼神和微笑表达自己的期待,并不时点头表示赞同。当学生答完之后,老师在评论之前会先拍手(有时候,如果老师就在学生旁边,可以拍拍肩膀表示认可)。这位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受到多么大的鼓励啊!也许他会从此热爱数学这门学科,喜欢这个老师的数学课。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宾的实验表明,信息的总效果= 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可见,非言语行为在信息表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不是把学生带入老师预先确定的圈子,得到预先确定的统一答案,也不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真诚对待和鼓励,而是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意见。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问。一方面,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深入问题,探索问题的本质。另一方面,面对学生复杂的问题,教师要学会倾听,保持兴趣和耐心。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引导他们寻找解决方法。

一个好的老师必须善于提问,而课堂提问就是“没有固定的提问方式。”归根结底,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要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能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以恰当的方式呈现有针对性的问题,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