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二上册《郭芹论》教学的思考。
但贾谊的一生可能是悲剧。贾谊的悲剧不在于他没有才华,因为他的才华不是一般的才华,而是足以做帝王之师的才华。一个读书人给皇帝和皇帝出谋划策是多么荣幸的事情。贾谊生前下了很多棋,做了很多打算,但后人认识到用的人很少,于是李商隐发出了感叹。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利世。贾谊和中国很多文人一样,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常常被皇帝排挤,渴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却得不到。于是他们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文字技巧上,他们用文字本身来引起舆论的关注,进而争取得到皇帝的赏识。毫无疑问,贾谊也是如此。再来看看被后人惋惜崇敬的贾谊,贾谊的《论秦》。从《昭明文选》到《中国古代文学管窥》,似乎历代学者都把这篇文章视为经典,可见其文字编排和渲染的功力。贾谊之《论秦》一书,热情洋溢,感情浓烈,仿佛战国纵横家转世。
贾谊写这篇文章是在汉代开平的鼎盛时期,他看到的只是古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他对秦朝的统一进程极为赞赏,不惜挥墨如水。“先帝芬六世凶时,作长远打算,留在内廷,吞了两个星期就死了的诸侯,循着至高的统治,作六合,敲园鞭挞天下,震惊天下……”只有贾谊能写出这种汪洋恣肆之笔。秦得天下后,“华威城因河为池而建,立于一亿尺之城,万丈深渊之上”。但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不是成败之变,而是成就之反,于是他很自然地说这是因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不同。”虽然后来的历史证明贾谊确实有先见之明,但不知道这位正处于歌舞升平时期的中国皇帝看了这篇文章后有何感想。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贾谊悲剧的根源,因为位高权重的皇帝更喜欢歌颂满足自己的私欲,标榜自己是一个英明的君主。
无论如何,我不能把《论秦》这样一篇大气的文章和贾谊联系起来,贾谊因为王曦梁坠马而郁郁寡欢,英年早逝。我不知道贾谊是不是自己选择了这样悲伤的生活,但正是这个选择,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猜测。正是这种悲剧获得了司马迁的赏识,以至于他写传记的时候,把他和屈原并列在一起。在司马迁心里,他是很喜欢苦难英雄的。在他看来,屈原和贾谊是一类人。虽然他们的一生是一场悲剧,但他们也可以为后人所敬仰。
不知道是贾谊完善了文史还是史论,还是贾谊完善了自己。无论如何,贾谊给我们留下了经典文本。他让我们知道,即使是最无聊的政治论文也可以写得洋洋洒洒。
第二章:对高二上册《秦论》教学的反思,文言文教学重在文言文现象和句子。本文作者贾谊同学并不熟悉,所以我请同学们课后在网上搜集资料,了解贾谊的生平,本文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效果很好。留出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根据笔记读生词,并通读课文。并把难懂的单词画出来,结合资料先理解。然后,一起读课文的第一段,指出问题,回答学生关于生词意思的问题。接下来的四段也是一样。然后找每组读一段,另一组学生边听边思考文章的意思。经过这段时间,学生们逐渐熟悉了文章的主旨。五分钟用材料翻译第一段,注意里面的文言文现象。分组讨论三分钟,把结果写在纸上。接下来的四段也是一样。完成后,分组展示讨论结果。这时,绝大部分的通假字、古今同义词、词类活用等现象都已经总结出来了。做一点评论。提出几个多义词,让学生总结多义现象。文言文现象基本结束了。文章结构不再多做分析,只选取最后一段,让学生体会文章赋词的对比手法和语言风格。
总的来说,这个班是令人满意的。好的方面是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在小组讨论中掌握知识,相互交流。
问题是文言文现象难掌握、枯燥,学生的积极性在过程中不容易被调动起来,部分学生容易懈怠,期望享受别人的成果。内容过大,学生学习过程明显困难。
这部分知识本来就很枯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联系战国秦的历史背景可能比较合适,让学生更喜欢。
第三章:对高二上册《秦论》教学的反思。首先,让学生自己做总结文言文知识点的工作。并解释原因。讲解文言文,每一课的重点知识都要涉及词类的灵活运用,但学生的掌握效果并不理想。根本原因是学生不能从根本上把握活用是怎么来的,所以高一文言文的讲解不仅不能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也不能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秦论》中的“、包、包”都是名词的状语。这时学生就清楚了,文言文中的名词不用作主语,灵活运用,学生学习分析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秦论》中有许多使役的用法。告诉学生什么是使役,即主语如何使宾语,动作的发出者就是宾语。这样更容易理解使役用法。学生将在将来分析类似的用法。
二、设计问题以内容驱动对课文内容、结构、主题的理解。
“弱肉强食”这个成语似乎是自然界的一个规律。但是在人类社会,这个规则经常被打破。两千多年前,秦朝的国力还那么嚣张,一场农民战争打破了一代又一代开国者的梦想。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
2.默读全文。请以列表的形式展现秦国的兴衰。分析“仁义不同而攻守不同”这一结论在文章中的体现。第三段,秦朝由“攻”变“防”的时候,从哪些方面写了它的“防”措施,为什么要写这些?
3.强秦的突然去世对后人有什么启示?汉初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第三,对比演示和夸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和总结。
以上是讲授郭芹理论时的一点粗浅体会。课后有学生和他们交流,更被他们认可。但是反复思考还是有很多问题。比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检查背诵和总结文言文现象的教学时间被耽误,以至于不能很好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对中国古典现象的总结可以做成幻灯片,清晰完整,节省时间。
第四章:对高二上册《秦论》一书教学的思考在讲授《秦论》一文时,老师们在备课会上提出了很多问题。在本单元选取的课文中,这篇文章最长,难度最大,难点主要表现在实词生词多,虚词用法比较复杂。虽然文章是议论文,但按照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正是在这方面,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确定教学目标,比如讲解第三段的时候,我重点讲解了“于烈”、“六合”、“阙”、“愚”、“弱”等实词;虚词集中在“儿”和“一”两个字上,其他地方可以淡化。
2.?第四段,我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重点讲了实词活用的现象,动词、名词等名词作状语。比如可以省略“瓮头绳枢”、“聚应”、“精聪”等虚词。
3.?第五段虚词的重点仍然是“儿”、“一”的用法,照顾到上一段,这个虚词的用法还会继续巩固;实词方面,我主要选择“小弱”、“道”、“序”、“朝”等实词的用法。
4.?因为贾谊的散文是以赋为题材的,其中文学性很强,学生要通过反复阅读来体会语言的表现力。在前一段,我们可以看到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的文字如云飞扬。喜欢使用大量的句子和对偶句;夸张手法的运用(六国的谋士和将军很多不是同一个时代的,相距甚远;同时可以结合课文练习3中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本文的句子特点。当然,骈文和散文的结合,使得文笔充满了工整的变化,也是本文的重要特色。
5.?在相关段落的教学中,我也引导学生讨论一些关键词的作用和表现力,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比如我在教第三段的时候,问了两个问题。第一,西段哪个词能表明作者的态度?你从中读到了什么?在构图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自以为是”,在讨论的过程中,有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经历,有同学认为是“自大”,有同学说是秦始皇的自信,有同学读到了秦确实强大不可动摇,有同学读到了作者对秦始皇的否定,有同学读到了作者的嘲讽。在此基础上,我再问学生,这个词在文章的构成中起什么作用?很多同学可以理解,是它造成了下面的情况,但这也只说对了一半。作者其实是为了下文才写这个的,否则这段话很难和下文联系起来。也就是按照正常的逻辑,秦始皇统一六国,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那么,秦国,而不是秦朝,当然应该是世世代代当皇帝的子孙。但作者在这里坚持自己是“自以为是”的,给它一个看似褒义的结论,为下面秦灭亡的结果做铺垫。真的是别出心裁,别出心裁。通过这样的阅读欣赏,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在读关键词的同时,我也让学生比较“笨”和“弱”这两个同义词在表现上的区别,让学生知道作者重点表现在:一个是指思想上的无知,一个是指力量上的削弱。这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地方。
6.?在第四段,我要求学生比较名词的灵活使用:状语和动词。这两个知识点都很重要。然而,有些学生很容易混淆。用这个例子来区分是非常有可比性的,学生通过记忆语言材料也很容易记住用法,效果明显。然后让学生讨论“转攻秦”的“转”暗示了作者的表达意图。只有把整篇文章联系起来,学生才能给出更准确的解释。很多学生的理解出现了偏差,说明他们在语境中理解词义的良好阅读习惯还没有形成。结合整段的上下文,很明显作者表达了陈涉等人的起义是对秦国的仓促进攻,强调了没有准备的意义。
7.?在第五段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金圣叹对《郭芹论》的评论进行思考。本文用大量篇幅宣传秦国的兴盛史,再与秦国的速亡史进行对比。采用先扬后抑,在扬中抑的方法,处处形成对比,得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不同”的结论,说明秦灭亡的重要原因是不仁政暴虐,只有训诫后世统治者仁政,才能长治久安;同时也体现了贾谊作为辞赋家的政治特色,用夸张的手法来描写事物,达到了文学气势澎湃、波涛重叠的艺术效果。
总之,《郭芹论》是一篇长文,但我们也可以尝试短句教学或简单教学。当然,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是教学内容的确定,因为一篇文章可以有无数种教学方法,这就叫无定法教学。但是,不管怎么变,语文课一定要有语文的味道,一定要有语文的样子,一定要遵循语文的规律。所以我认为教学内容的核心当然是教学目标。目标定了,就不会误入歧途。这种所谓的“万物变化不留痕迹”,和“总督的命运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