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一篇公共艺术论文?

说到公共艺术,除了圆雕、浮雕、壁画等传统风格,国内民众似乎很难找到关于这个名词的其他印象。在很多人眼里,大概只有城市雕塑可以成为公共艺术的代名词,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最终被冠以“公共艺术”名称的作品,有一部分主要是“宏大叙事”和纪念性的,占据了城市大大小小的广场;另一方面,精英艺术的话语霸权被大众化、通俗化解构,使公共艺术以一种普通的娱乐、欣赏状态出现,并迅速融入城市的商业、旅游景观。

在我看过的关于公共艺术的书籍和本专业的硕士论文中,很多同事都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缺失和困惑,一致称赞“百分比艺术”等公共艺术的实现框架。但笔者通过查找和阅读发现,在我国公共艺术的文献中,对立法和执行、视觉审美的谈论较多,对干预形式的选择、人文关怀的谈论较少。尤其是在“影像时代”的今天,在中国几乎很难找到一本关于如何让当代艺术介入我们城市生活的专著。中国当代艺术虽然如火如荼,但仍有象牙塔之嫌,实际上与城市公共艺术脱节。

本课题是针对创作者的,即探讨如何将当代艺术的新理念引入公共艺术,拓展公共艺术的介入形式,以及如何在中国城有限的空间里,在此基础上体现人文关怀。

“杂文式”是一个自造的词。在它被用在“公共艺术”这个词之前,是作者对国内公共艺术的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对一种公共艺术的临时统称,具体特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指非纪念性、非功能性、非主题性;二是占用空间少。这种公共艺术是在普通市民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呈现的,是一种“亲民”的艺术,笔者之所以要讲“素描风格”,首先是因为这种类型的公共艺术不涉及太多的功能意义和意识形态约束,给艺术家和大众更大的发挥空间;二是因为这种公共艺术在日新月异的中国大城市中鲜有精彩,往往有“假”、“大”、“空”之弊。有的作品在空间上声音很大,要求很高,结果就是像耳语一样突兀;有的过于个人化,很难在公共空间与大众进行“对话”;其他的太大众化,没有艺术远见。

艺术的介入形式很重要。人们谈论一件公共艺术品和谈论博物馆里的米开朗基罗雕塑在情感上应该是不同的。与艺术不期而遇的效果远远超过了一次预先渲染的参观,对于在城市中为生存而奔波的人们来说,绝对是一次美妙的体验。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从右到左没有标点符号的垂直布局的冷漠几乎已经消失,城市里到处都是“感叹号”和“下划线”。人是否需要一次邂逅,生命中的一次轻微停顿,在没有任何前期暗示的情况下,接受艺术家的一份礼物,分享这浪漫的逗号和问号带来的灵感?

“人本主义”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很难准确指代。“人本主义”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密切相关。

“人文思考”是从基础上对存在的抽象沉思。其根本理念是从人的角度和人存在的基础来思考人,由此会引出一系列的先验问题,如人性、人的起源、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神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因为它把人当作类来思考,所以我们说它的思考超越了具体的人际关系和有限的存在。

“人文关怀”就是对上述人文问题的关注和关怀。它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意识提高的反映。而且它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

毫无疑问,公共艺术需要体现人文关怀。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社会组织者的角色,有能力通过作品给大众带来精神上的援助,在集体中“自愈”抚慰心灵。然而,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这种对大众需求的满足是否只是形式上的低级原始,只在乎一般意义上的“爱听”?笔者认为,绝不是这样的。我们之所以用人文关怀代替物质关怀或人文思考,是指灵性和主动性。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不仅仅是“交融”、“妥协”或“妥协”,而是在世界中寻找“永恒”和“本质”。艺术家应该用自己的智慧最大限度地保持艺术的纯粹性,而不是把它变成妥协的产物。公共艺术应该是引领的,一种方向,而不是一个明显的结果。

作为创作者,著名环境艺术家关根申夫曾说过“艺术不是一种特殊的东西,它不仅仅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手段”。中国当代艺术具有强烈的批判主义和表现主义倾向,充分而强烈地体现了人文关怀,但它与城市的融合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让具有前沿意识的中国当代艺术介入公共空间,让人文关怀的雏形融入公共空间,渗透到城市生活中,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因此,在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大背景下,以北京为重点研究对象,笔者将把一些功利性较少的公共艺术作品分离出来,从干预形式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对这一类型的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全面的探讨。也将公共艺术置于当代艺术的整体讨论中,希望能为中国当下的公共艺术注入一些新鲜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