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发展对基础会计工作的影响

信息化发展对基础会计工作的影响

财务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那么,信息化的发展对会计基础工作有什么影响?以下是信息化发展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影响,我为你整理的。欢迎阅读,希望你会喜欢。

信息化发展对基础会计工作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渗透到现代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阐述了信息化和会计信息化的含义,分析了信息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影响,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影响

一、信息化和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从以物质和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转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重心。会计信息化是指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加工、传递和应用,以便及时准确地向企业管理者和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充分、实时、全方位的信息。

二,信息化发展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影响

(1)组织结构。

传统的会计职能以核算和监督为主,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划分组织结构和人员编制。大量的手工记账浪费人力物力,降低工作效率。信息化下的会计工作,会计信息和业务信息已经整合共享,会计工作量减少,各个岗位会重新整合,与信息处理流程一致。

(2)会计流程。

在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通过读取数据库获取原始信息,经会计人员核实确认后,自动完成会计处理,进一步优化会计流程,报销、记账、审核成为信息化流程的工作点。会计人员摆脱机械的重复性工作,简化工作程序;会计信息的披露可以是年度、季度、月度,也可以根据需要利用数据库中的信息生成个性化的会计信息。

(3)内部控制。

在手工处理环境下,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依赖于内部控制系统,通过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岗位设置、规章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来控制。在信息化条件下,可以通过设置权限密码和在系统中设置程序来实现控制。内部控制的重点从对人的控制转向了对人和系统的双重控制,包括原始数据的输入、会计信息的输出、人机交互和系统连接。

(4)会计档案。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必然产生信息化的会计档案,信息化会计档案扩大了会计档案的范围和领域,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纸质会计档案,还包括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及其他电子数据、图表等。电子会计档案只能在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环境下使用,因此对计算机系统有很强的依赖性,但信息存储量大,占用空间小。

第三,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一)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产物,需要既精通信息技术又精通会计理论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有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有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目前很多会计人员普遍精通会计业务,但如果对计算机的知识仅限于一般的了解,不能将网络信息知识与会计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会在工作中陷入被动。

(二)会计数据的安全性不容忽视。

传统的纸质档案,由于其材料的物理特性,如果被修改会留下一些痕迹。相对而言,数据不容易被篡改,但如果权限划分不当,就会导致信息的滥用和泄露。电子文档容易被复制和修改,直接导致其安全风险大大超过传统纸质文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层出不穷,感染率与日俱增,传播途径也从简单的存储介质发展到现在的网络传播,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3)电子数据的应用有待普及。

在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凭证的数量比手工环境下多,每笔交易都会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与手工记账不同,多张原始凭证可以汇总生成一张记账凭证。如果仍然要求打印所有的账本,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在外部审计中,仍然使用传统的工作方法,访问大量的原始纸质文件,但没有人关心电子数据。纸质文件传递的延迟不仅影响访问效率,而且通过大量的人工浏览,还会对文档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

第四,面对信息化过程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一是财务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以正确的方式进行会计操作;第二,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除财务知识外,还应掌握丰富的管理、审计、税务和财务知识,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三是掌握大量电子应用和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提高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

(二)维护信息和数据安全,强化保密制度。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开放性,数据的可修改性给金融数据的安全管理带来了更多的挑战。为了保证财务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会计信息的安全,一是要严格遵循用户密码管理办法;其次,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其职业道德和对企业的认同感,使会计人员形成强烈的保密意识;第三,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约束和考核机制,对用户管理不当造成的损失,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提高电子数据的利用率。

在倡导“无纸化办公”和“低碳经济”的今天,如何提高会计电子档案的法律地位,降低对账簿、报表的打印和归档要求,也是我们今后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

为便于会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应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通过系统功能优化,如建立分类存储、分级调用、查询索引等,积极推进电子数据和图像查询,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纸质介质的输出,从而直接或间接提高工作效率。

(4)不断优化信息处理系统。

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首先必须进行完善的维护。在系统使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有功能进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如根据业务需要对系统的使用功能进行扩展或调整;其次,要进行适应性维护,即适应环境的变化。

比如应用对象发生了变化,财务制度政策发生了变化,人员组织发生了调整,数据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些都会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因此,必须定期维护、升级和优化系统硬件和软件,以满足新形势下信息数据处理的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王娟娟。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安全与风险控制。职业技术教育,2013.7。

[2]周振国。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职能的影响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12.20。

浅析如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底稿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础环节也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会影响会计数据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及时了解和有效利用,发挥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会计基础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并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几项具体要求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环节;强化措施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础环节,是经济管理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会影响会计数据使用者及时了解和有效利用会计数据,发挥宏观调控、改善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的作用。不可否认,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在单位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会计基础工作是为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工作的总称。主要包括:填制、审核、传递、保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不放置、不登记、不核对、不结算;会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要求;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移交和销毁;会计电算化的软硬件要求等。设立会计机构的要求;会计人员配备和管理要求;会计岗位责任制的建立与职责分工:会计职业道德的建立和实施;本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随着会计职能拓展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结合内部管理的需要和会计管理职能的发展,理解和界定会计基础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改进和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会计基础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同时,通过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了广大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促进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改进和提高。但是,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1.会计岗位设置不规范: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往往聘用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担任会计。一些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不规范。最常见的问题是一人多岗,职责权限划分不清,岗位设置过于简单。经常存在会计人员交接手续不全、手续不规范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

2.会计信息不准确:主要表现在原始凭证审核不严格、会计凭证编制不完整,出现原始凭证不完整记账的现象,财务报销制度不严。会计主管、记账、出纳、复核、制单人在会计凭证上的签名不完整。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随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这是会计信息不准确的原因。

3.内部监督职能弱化:部分会计人员业务不熟练,责任心不强,对不合格的凭证和手续视而不见。有的单位内部管理不严,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会计审批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内部牵制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虽制定了各种制度,但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从不认真执行。经常出现一个人有几份工作的现象,难以有效分离不相容的工作;有的单位财务专用章、法人章、现金支票一人保管,随意使用,没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各种会计资料没有归档保存,不方便阅读和查询。

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产生了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为了提高会计工作水平,规范会计工作秩序,改善企业管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有效措施,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加强。

1,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理解。首先,要加强企业管理者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认识。一方面,广泛宣传会计岗位可以乱设,对企业造成危害,引起管理者对会计基本规范的重视。避免会计岗位设置混乱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其次,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提高其对基本工作规范的认识。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严格规定企业聘任会计人员必须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诚信。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置必须符合相关要求,小到可以随意设置。按照健全行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对会计和财务人员进行定期教育,包括业务和质量。熟练掌握基本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以免因业务不精而在工作中出错,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出错。

3.完善会计工作的内部管理。完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手段。只有进一步完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管理监督工作才能涉及到会计基础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阶段。

首先,要结合本企业的生产经营体系,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全面规范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应涉及会计人员配置制度、会计凭证管理制度、成本核算控制制度、费用收支审批制度、内部监督制度和财务管理与分析制度。

其次,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既定的内部管理制度要自觉遵守和执行。只有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最后,要充分利用内部监督,主要是明确职责分工。明确界定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责权利,保证各环节之间的协调平衡,提高效率,正确传递会计信息。审批、审核、检查、填制凭证必须明确负责人,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参与。比如非会计人员不得办理会计1事项,非审计人员不得审计经济业务。

4.财政部门要深入实际,加强引导。一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相关规章制度的宣传,不断提高财务人员对财务法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财务法规观念,强化规范管理意识和全局观念,自觉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管理。二是财务部不定期对会议果汁的规范化管理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帮助改进存在的问题。

5、严格内部控制,狠抓规范执行。一是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使材料的收发和货币资金的收付受到严格控制。通过采购、验收、计量、人员仓库、人员台帐、审核、报销、出库、出库等管理环节,明确岗位职责和各项经济业务的办理程序,起到相互监督和制约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作弊。二是明确责任分工。首先,明确划分各级领导、指导部门、人员之间的责权利,保证各个环节的协调平衡,提高效率;审批、审核、检查、填制凭证的部门必须明确谁负责,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参与。其次,要指定专人负责各种财产物资。任何经济业务或其重要环节都必须由两人以上或按规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埋单,职能人员之间应有明确的交接程序。第三,在财务管理上,要始终坚持会计出纳主管制度、凭证号控制制度,做到账、财、物相符,账、卡、证、表定期核对,现金、物资定期盘点。

总之,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职能的实现,必须严格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因此,必须重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特别是单位的领导。要认真、细致、扎实、坚持不懈地坚持下去,努力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促进内控机制不断完善,强化内部会计监督,全面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质量,不断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确保会计工作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发挥应有的核算和监督功能。

参考

[1]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标准[Z],1996-06-17

[2]张金虎。浅谈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7)

[3]吕洪斌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必要性[商场现代化]2011(18)

[4]李小菊(1973-)女,辽宁金州人,会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