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职业规划论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问题及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毕业生就业方式的转变,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除了少数优秀的大学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外,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来得及规划自己的未来,毕业后无所适从,盲目就业、草率就业的现象十分普遍;即使就业了,也对现在的工作感到不安,重新选择工作,频繁跳槽;也有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暂时失业。面对这一现实,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职业生涯规划又称生涯设计,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欧美发达国家265438+20世纪,是指“个体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对职业生涯的探索和对环境资源的掌握,从而逐步发展职业认同,确立职业目标;面对各种职业选择机会,对各种职业信息和机会进行职业评估,形成职业选择或职业决策;然后带着选所爱、爱所选的心情进行职业选择,承担起职业的角色,以达到职业适应和自我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个人找到合适的工作,进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规划未来,拟定人生发展方向,根据主客观条件设计合理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其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指“高校通过系统的教育内容和多种教育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为其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适应当前就业形势,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的需要。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特点和潜在优势,对自身价值进行全面合理的定位,避免在择业过程中出现过高过低的现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才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是决定能否成才的关键。对事业的持续热情、执着投入和高效工作是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保证,其背后的主观决定因素是能力、性取向,以及对事业意义的理解与事业要求的适应性。现在的求职者和从业者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真正愿意做什么,选择某个职业或工作;好像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或者感兴趣什么,就选择什么;我说不上自己适合什么,感兴趣什么,只是在机会或条件的作用下,被迫“选择”某个职业或工作。后两种情况,成功的可能性比第一种情况低。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

三、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概念尚未普及

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浙江大学的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及学校是否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或讲座时,13.68%的学生回答有,49.47%的学生回答没有专门的课程,只有偶尔的讲座,36.84%的学生回答没有。当被问及“你从哪里获得的关于职业规划的知识?”,51.3%的同学回答主要从网络上获得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34.26%的同学从讲座上获得,只有9.26%的同学从课堂上获得,15.74%的同学认为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此外,有调查发现,目前仍有很多高校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尤其是内地的一些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虽然有学校接触过,但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这些发现反映出部分高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和重要性没有有效地普及到大学生中。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制不完善

就目前情况来看,承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任务的职能部门大多是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没有专门的教师和专职人员。职业规划教育往往与毕业生就业指导一起安排,有的甚至被忽视。除了职业指导课,大部分高校职业指导的主要形式集中在突击教育、召开思想动员大会、宣传上级文件等方面。然而,在目前的就业指导模式中,学校只起到信息平台的作用,只能算是毕业生在校期间的“最后的晚餐”,无法完成对学生的择业观、人生观、职业设计的成功教育。

(三)职业规划教育师资严重短缺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没有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一般都是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者思想政治辅导员。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存在数量不足、缺乏经验、缺乏理论等诸多问题,而这些辅导员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众所周知,中国的教育体制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弊端。比如高考志愿的选择是家长做决定,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不考虑学生自己的意愿。所以,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上大学后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专业导师的缺失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影响很大。

(四)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系统性

根据对北京几所高校就业指导的调查,大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对象集中在毕业年级,相对较少将低年级学生列为指导对象。因为人们的认识中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有毕业生才需要接受就业指导,其他学生不需要做这项工作。很多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知识和能力的不足,而这些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一入学就可以安排的。由于没有全面系统的适合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没有得到有效开展,同时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概念模糊,不知道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第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广泛传播的概念

学校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并作为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而不仅仅是形式主义;同时,相关部门要做好宣传,让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的职业规划活动;学校也要做好沟通交流,相互学习,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和咨询机构。

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业指导侧重于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常规工作,就业指导部门应对此负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在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培训、咨询和服务,应由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门负责,实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个性化和人性化,提升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性。同时,设立咨询机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人格特征、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倾向,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规划咨询需求。

(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教育队伍建设

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加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建设,对他们进行专业理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就业指导技能等方面的系统培训,强化他们的指导技能,积累指导经验,有条件的可以实行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建设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

(D)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高校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教育。

大一是一个适应期。高校首先要做好第一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教育,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了解职业前景,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二是积累期。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完成职业目标的确定,并在职业目标的指导下,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三是晋升期。主要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可以促进大学生进一步积累专业经验。大四是冲刺期。除了一部分学生的目标是考研,大部分学生都是直接面对择业和就业。所以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顺利就业和成功就业是他们面临的主要矛盾。因此,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择业观和就业观教育,加强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教育。

参考资料:

闫学朱宁。大学生职业咨询与择业心理调适[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5 (12)。

[2]一龙。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J].心理健康研究2005 (5)。

[3]杨芳。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办教育研究,2010 (3)。

[4]王政,陈国祥。生涯教育: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7 (9)。

[5]白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和途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9 (3)。

[6]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职业时空,2010 (6)。

[7]牛瑞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构建[J].理论学报,2010 (10)。

[8]林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等教育研究,2007 (8)。

[9]曾生平。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教育和职业,2005年(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