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简介

1999新增新闻学,2006年2月5438+0正式成立以中文系为主体的文学院。党委书记刘玉教授和院长王缺教授。文学院教育底蕴深厚,学风优良,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基本功和实践能力强,就业率高,社会评价好。60年来,文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2000名学生。他们从学校走向四面八方,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级骨干教师、著名作家、学者等优秀人才。在近六十年的历程中,先后出现了作家萧军和,诗人兼翻译家穆,作家兼文学史家先生,文学家,诗人兼学者张(龚牧)教授,作词家,古代文学史家杨教授,现代文学史家张必来教授,散文家吴韦伯教授,外国文学史家李江先生,诗人兼文学理论家蒋锡进教授。文学理论家李教授、古代文学史家齐教授、语言学家孙昌绪教授、语言学家何善洲教授、现代文学史家、古代文学史家苏星教授、语文教育家王凤阳教授、儿童文学专家蒲教授、民间文学专家教授等多位知名学者在中文系任教。

目前文学院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新闻系、汉语国际教育学院、古籍整理学院四个单位。拥有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和中国文学研究所等11院级专业研究机构。国内有两个本科专业,语言文学和新闻学。拥有汉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艺术、汉语言文学等2个学科4个博士点,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艺术、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课程教学论、传播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历史文献学等2个学科9个硕士点。建立了国家汉语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和汉语言文学专业。

文学院现有教职工89人,其中教授24人(15博士生导师),副教授24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85%,在职博士教师16人。教师中有全国汉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省学科带头人3人,省拔尖人才4人,省优秀专家2人,国务院津贴获得者6人,宝钢全国优秀教师教育基金奖、曾宪梓教育奖、华为奖获得者13人。近三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家级、省级项目8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40余部,主编教材7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获得国家级、省级科研奖励20余项。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汉语教学论、语言学、文学艺术、古籍整理与研究等学科先后主办了四次大型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现有博士研究生134人,硕士研究生512人,在职教师与教育硕士研究生230人,本科生1007人,函授学生752人。

长期以来,文学院坚持以基础教育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汉语言文学研究型人才培养为辅的教育教学方向,努力把文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汉语教育和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围绕国家文科基地建设,以中国语言文学为重点专业,以新闻学为重点专业,以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艺术、汉语言文学为优势学科,形成了良好的专业布局结构和学科发展态势。

文学院教育底蕴深厚,学风优良,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基本功和实践能力强,就业率高,社会评价好。60年来,文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2000名学生。他们从学校走向四面八方,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涌现出一大批国家级骨干教师、著名作家、学者等优秀人才。

多年来,文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多所大学的中文学科建立了学术联系,聘请了一批知名专家作为我院的客座教授。学院与日本、韩国、中国及香港的大学保持着常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派出10余名教师到香港教育学院、日本创价学会大学、樱花美林大学、早稻田大学、大谷大学、神户女子大学、韩国东兴大学、莫斯科大学等学校任教或做访问学者。自1996起,文学院与香港教育学院合作,为香港教育学院学生提供暑期普通话沉浸课程。从2004年开始,与韩国中学汉语教师协会合作,让韩国中学汉语教师考入文学院攻读硕士课程和学位。从2004年开始,我们与澳门大学合作,推荐本科生到澳门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自2005年以来,我们与香港教育学院合作,提供3+1和4+1本科教育模式。从2007年开始,与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合作,开始招收和培养对外汉语教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