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中国现代植物学的奠基人。

中国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许多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来到中国调查植物资源和收集植物标本。从65438年到60年代,中国的植物研究主要被外国人控制,大量的标本,包括稀有和模式标本被流放到国外。关于中国植物的调查研究论文也是外国人写的。我国先后两次引进现代植物学,出版翻译了一些外国植物学书籍。但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的束缚,一直没有受到重视。直到本世纪初,现代植物学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钱早就对这种情况不满了。他认为,没有中国现代植物学的建立,如何开发利用祖国丰富的植物资源,如何改造我们落后的农林,建设富强的国家?

钱满怀救国的激情,决心把自己的现代植物学知识更快地播种在祖国的土地上,使之生根、开花、结果。当时他克服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诸多困难,以极大的热情和毅力致力于中国现代植物学研究的建立和发展。

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开创性。1916年,《宾夕法尼亚毛茛的两个亚洲近缘种》在国外出版,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用拉丁文对植物进行命名和分类的文献。1917年在国外发表了《钡、锶、铈对水绵的特殊作用》,这也是我国第一篇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植物生理的文献。他还首次撰写了中国论文《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安徽黄山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钱还在国内首次选取兰科、荨麻科、豆科、毛茛科等植物分类难度较大的植物进行系统研究。为了更快地传播新技术、新科学知识,他在1917发表了《动植物显微新方法概论》一文,在1929翻译了《细胞的渗透性质、自养植物的光合作用》等植物生理学方面的论文。钱的早期著作和译著大多发表在《科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学报》、《中国科学院植物学学报》等刊物上。除上述文章外,他发表的《森林的种类与分布》、《植物密度实验》、《植物的自然表现》、《浙江兰科三新种》、《中国植物新种》等也是当时的代表作。钱在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方面的贡献,为中国现代植物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钱非常重视野外工作。回国后不久,他深入浙江和苏南地区研究植物区系,收集了65,438+0,000多份植物标本,特别是浙江省的植物。20世纪20年代以后,对南京中山的森林和岩石植物进行了专门的观察和研究。他还制定了江苏、浙江、安徽和四川四省的植物调查计划。他组织的采集队走遍了这些地区的山山水水,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我国东南、西南地区的植物分类、植物区系和植被的研究开辟了道路,也为以后的区域植物区系、民族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的编纂创造了条件。通过这些考察活动,钱进一步认识到了祖国丰富的绿色宝库,开阔了视野,坚定了献身科学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