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和电子技术论文

电气和电子技术论文

导语: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急需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同时也要求技术型人才具有更高的实践技能。本文将探讨电子技能训练在教学中的应用。以下是我整理的电工电子技术论文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电子拖动与技能训练现已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维修电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但在实践中,理论教学和实践往往是分开教的,实行的是“周班制”。但是现在技校的学生有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特点。当他们面对新知识、新课程时,原有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再加上实行“周班制”的教学方式,更难进入学习状态。

在电子拖动与技能训练教学中,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实验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课堂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从而培养学生敢于操作、善于操作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学风。

1,培养目标和定位

电气技师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在业务层面,应具备熟练、专业的操作技能;当你步入社会,走上专业岗位,你就应该具备继续发展的个人能力。一般来说,通过学校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应用知识”,而不是“专业知识”或“专业理论”。从工作领域看,培养的学生进入职场后主要从事电气设备的操作、生产、维修、技术服务和管理工作。这就要求他们具备较强的技术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2.传统教学的缺陷。

老式的课程教学方法是:先在课堂上学习理论课,理论教学结束后,在专门的实践场所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为这种教学模式被一分为二,使得学生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更加抽象,难以理解。当学生参加实践训练时,他们已经忘记了他们无法理解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中,他们只能机械地模仿老师的教学,而不能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

这些缺陷可以总结如下。

(1)基础理论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非常抽象,学生无法将这些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

(2)学习内容相当枯燥,难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只是被动地记忆在大脑中,更不用说要求他们实现灵活运用了。

(3)传统教学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协调。实践教学的内容建立在现有的训练条件上,会造成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内容不同步,使学习重点模糊,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4)目前很多学校盲目追求职业资格等级考试的通过率。这势必会让学生在实习课上产生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

3.教学内容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改进目前的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加强现场教学,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电气传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在电传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现场教学的内容,如现场演示,利用实物教学等手段,充分利用学生各种感性信息之间的协调配合。比如讲解接触器的时候,在介绍结构和原理的时候,老师可以让每个学生直观地看到、摸到接触器的外观,然后进一步演示接触器的动作过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很想知道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掌握规律,理解原理,产生学习兴趣。

还可以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在实验科目的训练中,如果严格要求学生完全按照规范布置元器件,布线合理美观,时刻提醒注意细节,必须一次性全部到位,等等,都得不到很好的效果。相反,在强调要求的基础上,在演示一块电路板的一个电接点的过程中,总要刻意做一些小“文章”。比如通过人为设置一个电触点的故障点,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排除故障点。最后,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在不经意间掌握常见的故障排除方法。

4.改进教学方法

从上一节的陈述可以看出,老式的课程安排缺乏科学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与学生未来进入社会后的实际生产技能要求相差甚远。这就要求我们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我们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重新设置课程设计内容,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突出能力本位教学的特色,逐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以实习车间和实验室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具体思路是:让学生在学习之初亲自参观实习现场,以增加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其次是理论教学,即参观完现场后,回到课堂,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讲授理论,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最后是实践,即学生完成相应的理论课程后,再回到操作车间和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真正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以现场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只起辅助作用的教学方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又能使学生学习到与这些操作技能相关的基础知识。

这里介绍一下德国职业教育界根据新时期企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提出的“行为导向教学法”。这种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作为学生学习的导师和主持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独立完成设计,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这是一种值得学习的教育方法,那么他们是如何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呢?从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首先是在教学前拟定学习课程单元,根据课程的特点和要求适当划分学习区域,然后在每个划分的学习区域内分析本专业的主要行为,然后选择相应的专业教师拟定专门的学习内容,最后将行为分解到几个不同的学习单元,并注意突出学生在教学单元中的主体地位。第二步,实施教学阶段,根据不同的学习单元,制定相应的课时计划、日计划、周计划。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门课程,其原则都必须包含“能力目标、任务训练、以学生为中心”三个要素。

5.教师的教学要求和安排

在进行教学安排时,应将学习目标渗透到项目中。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心选择和设计课程项目。课程项目要尽可能典型,知识覆盖完整,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落实。选择合适的项目,首先要了解课程应该掌握的专业岗位能力。电气传动、技能培训等专业课程,需要具备以下技能:绘制、识读、安装、维修电机基本控制电路的电路图;常用低压电器的选择、维护和识别;简单电路的设计能力;机床控制电路电路图的绘制、阅读、维护和安装;熟练使用电动工具和常用仪器;能够列出电路材料和元件的详细资料,并通过计算选择器件的型号规格;掌握能表达电路相关信息的术语;熟悉有关安全文明生产的规定,能够安全操作和文明生产;树立产品质量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5.1教“类”而不是“书”

电传动技能的训练过程既要按照行为导向教学法的要求划分单元内容,又要注重教学的系统性、逻辑性和连贯性。其内容要按照知识体系来设计,每个单元的题目都要有相应的理论内容来支撑训练项目。课程内容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制定,教学目标要按照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思想来实现。要以课程的目标作为教学的基准。因此,教师使用参考教材而不是教科书来设计教学过程。

5.2因材施教

为了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以实际操作技能为教学主线,突出训练为整个教学的重点,使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培养职业能力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个人素质,以教材为范本,提炼出学生看得见、看得懂、摸得着的“知识点、技能点、兴趣点”。同时,要设计和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的关系,更多地利用实物和实践设备进行直观教学。

5.3教是由学决定的,教不是固定的。

学习应该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重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教育内容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它是技校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同时,虽然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是必要的,但我们不能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只要学生感兴趣,能主动参与并显著提高自己的能力,就是一种好的教学模式。

参考

[1],李,。电气传动控制电路与技能训练教学探索[J].教学研究,2009 (6): 97 ~ 98。

[2]魏淑英。电气传动控制电路与技能训练教学方法与应用[J].教学研究,2010 (6): 59 ~ 60。

[3]黄卓欢。电气传动控制电路与技能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6):205。

[4]张冰。电气传动实训教学兴趣培养论[J].职业教育研究,2005(8):150。

[5]荆。技工学校电力牵引实践教学探讨[J].教学研究,2009(1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