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论文火星

在红色的火星和巨大的木星轨道之间,有一条由数十万颗小行星组成的小行星带。这些小行星,其实是一群大小不一的碎石块。最大的直径可以达到千千米,最小的只有几米或几十米。像八大行星一样,这些小行星日夜围绕太阳旋转。这些神秘的小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包含了哪些宇宙信息?这些问题一直吸引着科学家们的注意力。探访小行星也成为科学家太空探索的重要目的之一。

2001 2月12日,美国“近地小行星测年”无人探测器在小行星家族中的小行星丘比特上成功着陆一年,从而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探测器与小行星的首次相遇。

以古希腊爱神星命名的“爱神星”小行星是小行星家族中非常常见的一颗。它其实是一块大石头,形状像土豆,长34公里,宽13公里,厚14公里,距离地球约316万公里。小行星丘比特也围绕太阳运行,但其引力只有地球的千分之一。可想而知,在这样一颗引力极小的小行星上着陆的精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负责这次探索的专家都没有制定出在小行星上着陆的计划。

无人探测器“近地小行星测年”由美国于1996年2月发射。经过4年的太空飞行,于2000年2月14日成功进入小行星“爱神星”轨道,并开始对其进行探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探测器已经发回了大约654.38+60万张小行星岩石表面的照片。

这颗探测器已经在距离“爱神星”24公里的轨道上运行了近一年,它的燃料已经逐渐耗尽。这时,它终于做出了惊人之举:向它“关注”了一年的“爱神”星发起了最后的冲刺。经过两次火箭发射,探测器离开了“爱神”号的轨道,慢慢降落到它的表面,最终降落在“爱神”号贫瘠崎岖的星表面。整个过程持续了四个半小时。科学家更欣喜的是,这是“科学红利”;此外,着陆点也是科学家们最感兴趣的一个区域:缺少陨石坑,但有大量的岩石和沟痕。

“近地小行星测年”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制的首批具有机器人功能的探测器之一。科学家在分析了它发回的照片后指出,“爱神星”含有太阳系最原始的物质,并测量了小行星的密度、化学成分和磁场。这次成功着陆没有损坏探测器上的设备,从而使探测器能够在三个月内继续向地球发送信号,以进一步了解小行星的奥秘。随着小行星之谜的揭开,人类将对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乃至宇宙的演化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