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人才培养模式两阶段教学条件的衔接
在“4+1”人才培养模式中,学历教育与在职教育的教学条件衔接存在建设水平不平衡、与部队实际脱节、建设资金来源单一、缺乏资源共享机制等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不断增加两个阶段的有效衔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学历教育;在职教育;教学条件;连接
0简介
“4+1”人才培养模式开创了分阶段培养军事专业人才的新路子,不同阶段之间的衔接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研究训练过程中普通本科教育阶段与军事岗位训练阶段的边界衔接,是我军现代军事教育领域的一个全新课题。查阅大量资料,表明对通识教育与在职教育在学科、课程、教师等方面的衔接已有全面研究,但对教学条件的衔接论述较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和探讨。
1相关概念的定义
1.1”4+1”人才培养模式
“4+1”人才培养模式是由过去纯学历教育机构用4年时间完成的一次性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转变为学历教育和军职教育分阶段实施的培养模式。首先在军队学历教育院校或地方普通院校完成四年本科教育,然后根据岗位要求转入相应的军事职业教育院校完成1年军事职业教育[1,2,3]。这种培养模式更符合军事人才的成长规律,也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丰厚的科学文化基础,而且具有较强的任职能力,更好地满足了军队建设的长远发展需要。
1.2普通本科教育
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这里的普通本科教育是指依托军队学历教育院校完成的四年制本科教育和地方普通高校委托的四年制本科教育。军校承担的学历教育是由研究内容决定的。本文指的是军队院校实行的四年制本科教育,其学生称为“联合学员”,分配到职业教育院校后称为“分流学员”。委托地方高校的本科教育主要针对管理、机械、计算机、航空航天、电子信息、自动化控制等军地共性较强的专业。为了充分利用当地优质教育资源,减少军费开支,产生了委托教育模式。这期间培养的学生统称为“国防生”,毕业后分流到军队职业教育院校进行1年的职后教育,习惯上称为。
1.3军职教育
从本质上讲,军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范畴,是“主要使受训者获得适应某一特定军事岗位需要的能力的专门教育”。由于适用范围是军事专业人才的培养,实施过程具有明显的军事特色,所以又称为“军事职业教育”。我军提出“军职教育”概念的初衷,主要是为了与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相区别。本文中的“军职教育”是指“4+1”培养模式后期的1年的军职教育。
1.4的联系研究
在“4+1”人才培养体系中,普通本科教育和军职教育虽然实施的阶段不同,甚至在不同的院校,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要从统一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把普通本科教育的科学定位作为军队任职教育的基础,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军队任职教育是普通本科教育的延续,是对就业方向明确的毕业生进行的适应第一岗位的专业教育,目的是使受训者初步了解工作岗位,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相应的工作素质,掌握实际岗位能力。如何有效衔接普通本科教育和军队任职教育两个不同阶段,使军事人才同时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素质,是新时期军事教育“终身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逐步优化、不断适应新军事革命的重要举措[4]。
2教学条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4+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历教育和岗位教育大多不是在同一所院校完成的,这就造成了承担两个阶段教学任务的院校从自身条件和优势出发,忽视了“4+1”教学模式的整体性和继承性,造成了学历教育和岗位教育过于独立的现象,在两个阶段都有所体现。教学条件是实施人才培养的硬件,是评价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指标。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无论是军队院校还是地方高等院校,都在教学硬件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明显的提升,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就“4+1”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在教学条件的衔接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教学条件水平参差不齐。长期以来,我军院校一直重视学历教育,忽视在职教育。无论是总部下达的学科建设项目,还是学院自己建设的学科专业,重点基本都是学历教育,导致在职教育专业的教学条件在水平上往往低于学历教育专业。在实践中,在“4+1”人才培养模式中,在职教育阶段是最贴近实际工作岗位的教育阶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求有较高的实践性和适用性。现阶段教学条件的倒置必然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二是教学条件建设与部队实际脱节,尤其是在装备建设上。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军武器装备和配套设施设备不断更新,对操作、维修、运输、仓储、管理等方面相应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军队院校往往配备比较陈旧或更换的设备和配套设施设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岗位针对性达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6]。三是教学条件建设资金来源单一。在教学条件建设方面,无论是学历教育机构还是职业教育机构,一般都是依靠总部的专项建设资金作为唯一的实施途径。申报、审批、拨款、招标采购、合同签订、检查验收等程序冗长,建设资金把握灵活性差,对尽快改变我军院校长期积累的一些现状作用缓慢。第四,教学资源无法有效享受。学术机构之间、学术机构与岗位教育之间、机构与用人单位之间缺乏资源共享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从本位主义出发,不能取长补短,培养人才的能力和质量存在一定的不足[7]。
3 .解决教学条件衔接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四点教学条件,要从多方面入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整体合力解决。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改变传统的办学理念,加快大学教育向在职教育的转变。这就要求从多个层面(总部、军兵种、基层用人单位、院校、专业部门等)真正把在职教育的地位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应从多角度(财力、物力、人力)加大投入,加快在职教育专业条件建设步伐。第二,拓宽军队院校教学条件建设的途径。打破原有单纯依靠总部专项经费进行建设的局面,灵活利用军地进行建设,依托科研开发项目建设条件,与部队合作建设,总部统一协调轮换装备,积极寻求教学条件资助建设项目。第三,适当加强联合教育培训。所谓联合教育训练,是指高校、院校和部队(训练机构)充分利用师资力量、教学科研、军事训练和武器装备、训练机构和训练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开展联合教育训练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观摩学习、联合教学、联合演练、联合攻关等形式。2012870:联合办学联合培养实施办法)。明确指出该概念涉及“院校”,包括军队院校和一些基础较好的地方院校,但主要目标是培养优秀军事人才。“联教联训”的有效实施,遵循了军事人才能力素质形成的客观规律,能够保证军队院校教育贴近军事作战训练需要、军队建设发展需要、学员岗位需要。其主要特点是整合* * *享受多种优势资源,发挥院校和部队的不同作用,统筹规划人才培养路径,不断提升军队院校培养学员的服务能力水平[8]。
4总结与展望
通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4+1”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普通本科教育与军队任职教育的顺利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根据教育教学规律,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走向成熟和发展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需要一大批教育工作者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无一例外。虽然我军在“4+1”军事专业人才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仍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大部分制度建设和条件建设还不完善,特别是普通本科教育与军队任职教育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商。如何实现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五年一贯制”两个阶段的无缝衔接?
参考资料:
【1】洪庆根。论军队院校在职教育的教学模式[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2]全军军事术语管理委员会。军事用语[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3]董·。现代军校教育学课程[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4]张磊。论物流院校学历教育与在职教育的有机衔接[J].物流学术,2014 (6): 82-84。
[5]陶姬敏。论军校在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衔接[J].社会视野,2012 (3): 42-44。
[6]周道雷。在职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9。
[7]宸妃。浅析在职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异同[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 (6): 18-21。
[8]王子欣。军校任职教育的思考与需求[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