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论文的标题和概述

相关范文:

论粤剧对佛山石湾陶瓷艺术的影响

摘要: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也是陶艺和造型艺术的故乡。粤剧和陶塑作为佛山的两大本土文化,具有很高的科技和艺术含量,不仅给佛山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也陶冶了佛山人的精神、品位和审美。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成为岭南文化的传统特色,不仅为岭南文化宝库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粤剧陶瓦脊娃娃

多年来,关于粤剧和佛山石湾陶塑艺术的研究和探讨的论文和专著很多,这些作品分别对粤剧和石湾陶塑艺术的成就做出了精辟的判断。然而,在粤剧的影响下,佛山石湾陶艺与造型艺术相互影响的渊源却鲜有论述。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也是陶艺和造型艺术的故乡。粤剧和陶瓷作为佛山的两大本土文化,具有很高的科技性和艺术性,它们不仅给佛山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也陶冶了佛山人的精神、品味和审美,在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粤剧与佛山的渊源

粤剧,又称粤剧、广府剧,诞生于明朝中叶。明代以来,受“外江戏”影响较大。最受欢迎的外江剧团是安徽的徽剧团和湖北的汉剧团。粤剧的黄儿、梆子和西皮与汉剧非常相似。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出现了广东本地人组织的戏班,当时还是“外江戏”。一些较大的剧团还雇了一艘大船,沿河南北航行,在各地演出。演员的宿舍和设备都在船上,这些剧团被涂上红油作为纪念,也被称为“红船”。正是这些剧团揭开了粤剧发展史的序幕。粤剧是结合各种剧种的长处,吸收广东各种地方曲调发展起来的。所以听起来既有梆子腔的质朴高亢,又有昆山腔的飘逸深沉。它既有皮黄腔音乐的流畅和活力,又有广东音乐的轻快和优美,数百年来一直是当地人喜爱的艺术形式。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佛山琼花会馆创建于明朝中叶,是最早的粤剧行业组织。粤剧至今仍有“无八和,先有吉庆,无吉庆,先有琼花”的说法。到了明代,佛山的民间演剧活动兴盛起来,地方戏班相继出现。嘉靖年间,这座名为琼花堂的歌剧院落成。地点在佛山大吉围。它也被称为琼花宫,因为它是献给歌剧院的创始人华光的。它是当地戏曲演员排练、教学和学习艺术的场所,也是当时歌剧院的管理机构。在会馆涉水头附近立一块石碑,刻着“琼花涉水”四个字。夷陵落在水上的戏箱里,乘船到处演出。琼花会馆的出现,说明佛山已经成为当时粤剧发展的中心。

清代佛山的戏剧活动相当繁荣。由于不断吸收广东音乐和民歌,改为粤语演唱,融合了南方武术,并使用大锣、大鼓、笛子、管子,形成了生动传神的风格,通俗的语言,独特的声音,新颖的武术。这是一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地方戏。粤剧团以红船为交通工具巡回演出,因此粤剧艺人也被称为“红船之子”。据记载,当时佛山镇方圆有大大小小30多个戏台。清代有这样一首竹简诗:“梨园歌舞竞兴,红船夜泊沙中,但每年天日,万人围琼花。”可见当时粤剧活动正蓬勃发展。经过数百年的兼收并蓄,粤剧不仅流行于广东、广西及港澳台地区,还随着广东侨民的流散而传播到美洲、澳洲、欧洲和非洲,成为海外最受欢迎、最具影响力的剧种之一,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佛山粤剧蒸蒸日上。粤剧在民间的演出络绎不绝,榕树下、公园里、文化站里到处都能听到人们的歌声。走在大街上,经常会被粤语小曲唤醒耳朵,那是一首欢快愉悦的荔枝颂歌,是一首永恒的“帝王花”,是一首气势磅礴的《步步惊心》...据了解,目前佛山有官方名字的私房局有206家,加上居民家庭没有名字的私房局数量。

数量已经超过400了。粤剧仍然是佛山城市文化最重要的形式。

粤剧对娃娃机的影响

瓦脊陶又称“花脊”,专门用于屋顶建筑装饰,故称“瓦脊”。以陶俑、动物、花卉装饰,体现了岭南民间建筑装饰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由于其主题往往是一些故事或戏曲,一些大型瓦脊往往像国画长卷一样表现故事的主题,或由几部故事片的内容组合而成整体瓦脊陶塑。这种卡通式的陶瓷画卷,需要几个甚至上百个人物,以瓦脊为舞台,以陶瓷人物为“演员”,组成整个瓷砖脊。屋顶装修上,有单面的,也有双面的瓦脊,大部分是双面的。一般正反主题是不一样的。单面的多放在眉脊上。“瓦基娃娃”的创始人是康熙年间石湾著名的陶艺家,技艺精湛,作品深受大众喜爱。后来,他的儿子孙把一大批历史人物、戏曲人物和传奇人物搬到了瓦窑,使瓦窑的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石湾人热爱粤剧,熟悉粤剧。石湾老人每次说起粤剧,都津津有味。从事陶艺的人对粤剧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的一些师傅善于研究粤剧舞台上的表演技法。石湾人对剧中的历史故事和童话故事非常熟悉,对剧中出现的人物的各种行当、走秀、剧情、出场都了如指掌。可见石湾人和粤剧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诚然,粤剧对佛山陶瓷影响最明显的是石湾的“瓦吉娃娃”。它是一种高浮雕艺术,将高浮雕陶器安装在屋脊的宽面上,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装饰。石湾艺人的主要特点是将粤剧系列的故事和人物搬到瓦基的广阔区域,由动态的表演艺术变为静态的高浮雕艺术,人们看到人物的故事装在瓦脊上,呈现出鲜艳多彩的色彩,衬托出脊梁高耸、檐牙飞升的建筑,显示出雄伟的精神。中国南方的气候潮湿、炎热且多雨。高温烧制的瓦脊耐高温、耐腐蚀、热胀冷缩,历经风雨,颜色依然鲜艳美丽。而“瓦基娃娃”作为一种建筑装饰,突出了它的显著性和耐久性,这也成为陶瓷塑料建筑的高浮雕艺术装饰备受推崇的原因。“瓦脊娃娃”高高地耸立在屋顶上,一段一段连接起来。所有的人和动物,无论大小,都必须身体前倾,这样下方的观看者才能仰视与平面刚好相反的视角,一目了然。各种作品的空间、位置、大小比例也各不相同。各种飞禽走兽翱翔漫游,驰骋跳跃,栩栩如生。各种花草五颜六色。它们上下叠放,左右相触,层次分明,相互呼应,连成一个艺术整体。

佛山祖庙、广州陈家祠、罗浮山徐冲庙等著名古建筑,均采用石湾制的人物瓦脊。这些“娃娃”的大部分内容取自粤剧、中国历史故事和童话故事中的主题。粤剧、人物脸谱、表演节目对石湾的瓷砖岭影响很深,如“姜子牙是神”、“穆挂帅”等。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等题材也体现在陶瓷雕塑艺术中,小小的、方方正正的瓦脊上,粤剧场景结构严谨,亭台楼阁逼真,犹如在舞台上看到栩栩如生的人物,在锣鼓声中作出精彩表演。这些“娃记娃娃”分别是同治年间和光绪年间由文如璧、于君等店家制作的。这些陶塑也是粤剧舞台上人物服饰的真实写照。陶艺家对粤剧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采用一定的戏剧情节来揉捏穿着特定服饰的人物的轮廓。有的请粤剧名家鉴定泥人衣服的表情和人物,然后放入地窖烧制。精致生动的“瓦吉娃娃”一直为粤剧观众所称道。

从《瓦姬娃娃》可以看出粤剧服饰造型的地方特色。当时的陶瓷艺术家不仅掌握了高超的造型技巧,而且对粤剧的表演艺术也有着深刻的理解。陶俑的服饰也严格遵守戏剧规则,有句话叫“穿坏了总比穿错了好。”外貌也有各种不同:文武,善恶,贫富,高低,老少,范汉。皇帝和将军的着装:玉带、圆领、宽袖的绣袍,袍脚绣水、云纹,上身、袖子绣龙、蟒纹,群龙、蛟龙绣龙、蟒纹。历史剧《剪黄袍》里的赵匡胤和三国戏里的曹操、刘备一般都穿红蟒。粤剧大多在胸前有一面所谓的“护心镜”,用红、黄、蓝、白、绿的扎带围在背后。这些粤剧服饰,从瓦脊陶就能看出来。从瓦脊陶武士的盔头额部可以看到有一个小圆头装饰,叫“结”。粤剧的大花脸、二花脸插圆形空心结,不画脸的人物插蛤壳形状的圆形结。男披风、女披风、僧尼服饰、宫女服饰、梅香服饰等在舞台上仍被广泛使用。瓦脊陶女装有一种“竹肩”,现在舞台上很少见。二花脸、大华殿、宫角等粤剧风格的人物形象在《瓦姬娃娃》中栩栩如生,充满了自豪感。

广绣服饰的特点,也可以从“瓦姬娃娃”的人物看出。虽然不直接表现各种色彩,但服饰的刺绣图案丰富多样,如佛山剪纸图案、龙凤、粤绣图案,如鸳鸯戏莲、狮子保龄球等。早在唐朝就兴起的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瓦姬娃娃》上的服饰图案,起伏的草藤流畅委婉,莲花花瓣飘逸美丽。荷叶不沾泥,代表纯洁无邪。所以在服饰上刻画荷叶是很常见的。从《瓦基娃娃》中看到的传统粤剧服饰和古朴的服饰图案,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为上一代艺术家倾注了巨大的心血,闪耀着艺术智慧的光芒。

“瓦吉人偶”不仅塑造人物服饰、道具的表现形式,更注重神似的表现。如《杨家将》中的孟良、焦赞以武将、侠客的形象出现,而温武生造型的杨六郎则会被雕刻成一个大脸人,不仅鲜明生动,而且让观众仿佛在观看粤剧《杨家将》的表演,审美感受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而波动,从而进行联想和再创造,获得美好的感受和体验。这时候,观众并不在乎人物的面部和服饰是否符合史实,但人的感情比陶片中人物忠义背信弃义的表情更重要。而且有了戏剧面具、服饰、道具,跟着表演艺术的动感脚步,陶俑“瓦吉娃娃”会更加色彩斑斓、绚丽绚烂,建筑美化的装饰效果更强,气氛更浓。

显然,石湾陶塑以粤剧、脸谱、表演节目为蓝本创作的“瓦吉娃娃”更符合包括东南亚华侨同胞在内的岭南人的审美体验和要求。从而形成了石湾“瓦吉娃娃”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是人物脸谱化强,二是“走秀”清晰,三是道具服饰吸收运用。在《瓦姬娃娃》中,通过贴捏等丰富技法的塑造,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进而得到了艺术化的展现,使服装道具系统化、多样化、有序化。

粤剧对石湾陶偶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和提高,石湾的陶俑逐渐从屋顶装饰上的“瓦脊娃娃”走下屋顶,使陶俑成为案头装饰品。

粤剧对佛山陶瓷影响明显的是石湾的“泥人”。人物雕塑是石湾陶器中最常见和最多产的品种。石湾《陶人偶》人物塑造生动传神,讲究细致入微的刻画和雕刻,“服装线条复杂,线条流畅,表情生动”,人物面部大多不上釉,使人物的表情更能体现作者雕刻时的笔触。每一部作品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各种造型都达到了“百物千人千面”的艺术境界,雷同少,物分细致,所以形象生动。自明清以来,历代艺术家塑造了数百个屈原、钟馗、关公的形象,这些形象在外貌上都大同小异,各有特色,但绝不雷同。这是因为艺术家强调自己的艺术理解,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不是互相抄袭。这种造型方法是石湾陶塑工艺的优良传统。粤剧与石湾人民的关系非常密切,自然成为石湾陶塑的选题之一。如刘玲、毕卓、杨贵妃、史湘云、济公、曹国九、宋武、打虎(或醉门童)都是石湾陶俑中常见的醉酒人物,但每个人物的性格都非常鲜明,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谁的形象:刘玲清瘦、飘逸、超脱;毕卓胖胖的,和蔼可亲;贵妃妩媚;史湘云喝醉了也活泼开朗;姬宫的邋遢透露着机智和热情;曹国九执大板,慷慨大方;宋武是勇敢和英勇的,等等。再比如“八仙过海”,这也是很多艺术家喜欢塑造的题材。但八仙在每一部作品中,除了服饰和法宝之外,动作和表情都不一样,个性明显,生动活泼,动感十足。

2005年9月1日,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潘柏林在佛山祖庙万福台向广东粤剧博物馆赠送限量版作品《第000号陆幽香》永久收藏。这件陶瓷艺术珍品中的陆游,高50 cm,以素胎为基本基调,突出古朴端庄的韵味。他的作品形象生动,内涵丰富,形神兼备,雄心勃勃。这一形象一出,立刻引起了在场众多陶瓷人的关注。潘柏林选择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罗家宝先生作为创作原型,展现了陶瓷与粤剧的成功融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梅文鼎认为,这一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代粤剧“虾腔”艺术大师的精神和风范,集粤剧和陶塑的艺术精华于一炉,从而使作品生动传神,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潘柏林说:“我之所以选择罗先生的舞台形象作为创作对象,首先,我从小就喜欢粤剧,尤其是‘虾腔’,其独创的唱腔和表演艺术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所以我非常尊敬罗先生;其次,我想用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创作来表达罗先生的艺术成就,所以我选择了他的舞台代表形象——陆游。这个创作完全是受粤剧的启发。”

可见粤剧对石湾陶塑艺术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泥人”的出现,造就了一批优秀的陶瓷大师。同样,这些陶瓷大师也创作了许多代代相传的“泥人”作品。

总之,粤剧和佛山石湾陶塑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成为独具岭南文化传统特色的艺术形式,融合了南粤民族和民族生活的审美感受,积累了深厚的经验,不仅为岭南文化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为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粤剧和陶塑艺术是佛山两大地方文化。希望他们以后能更好的结合,更好的体现佛山特色。

参考资料:

[1]作者林明体。石湾陶瓷雕塑艺术[M]。广东人民出版社

[2]马孜-能。佛山陶瓷文化[M]。广东经济出版社

[3]张维护。广东石湾陶艺[M]。广东旅游出版社

仅供参考,请大家自己学习。

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