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生产的历史

根据现代考古的成果,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就已经知道如何从天然物质中获取甜味食物,如蜂蜜、新鲜水果、植物等,但这些甜味食物只能算是天然物质,不能算是人类的加工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制糖业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早期制糖、手工制糖和机械化制糖三个阶段。这是世界糖业发展的大趋势,中国是这种大趋势的典型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糖的国家之一。早期以麦芽糖和蔗糖为主,麦芽糖的作用更大。

人类用谷物酿酒和制糖是一大进步。中国西周时期的《大雅诗经》中有一句诗,意思是说在西周始祖的远古时代,周人西迁到了周元(今陕西岐山),这里的土地非常肥沃,连堇菜、菊苣都像糖果一样。据此可以知道,至少在西周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这种东西。麦芽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制成的糖。麦芽糖属于淀粉糖,所以也可以说淀粉糖的历史最悠久。

麦芽糖是以大米(淀粉)和麦芽为原料,经糖化、煮沸制成的一种糖,呈粘稠状,俗称麦芽糖。自西周创制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广为食用。从西周到汉代的史书都记载了焦糖的食用和制作。其中,北魏写的《齐·姚敏书》(第八十九篇《桓)记述最详细。书中描述了制作麦芽糖的方法、步骤和要点,后人将长期使用。时至今日,一些家庭式作坊仍在使用古老的传统工艺生产和供应市场,在制糖行业仍有一定的地位。但制糖通常是指以甘蔗、甜菜为原料的制糖。

公元前300年,印度的《吠陀经》和中国的《楚辞》中首次记载了蔗糖的生产。这两个国家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甘蔗的国家,也是甘蔗制糖的两个发源地。在世界蔗糖生产的早期历史中,中国和印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中国,最早有记载的甘蔗种植是在东周时期。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就有甘蔗初加工的记载。屈原《楚辞·招魂》中有这样一句诗:“甲鱼胜羊羔,多有浆。”这里的“浙”是甘蔗,“浙浆”是从甘蔗中获得的汁液。说明战国时期,楚国已经可以对甘蔗进行原始加工了。

到西汉时期,甘蔗制品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刘欣的《西京杂记》曾提到“闽越王献高第五种甘露”。所谓甘露,是指用甘蔗制成的固体制品,相对于战国晚期的液体“浙”,应该是一种技术进步。高帝指的是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可见汉初的蔗糖制品还是比较少见的,不然也不会作为贡品呈献给皇帝。当然,浆在汉代依然存在,只是功能有了进步。丁原五年(前112)十一月辛四朔丹生,汉武帝在甘泉宫供奉,令司马相如等数十人赋诗赞美。* * *出《郊祀歌》十九回,其中有“太尊哲江析毛超”一句。甘蔗汁可以用来消除你早上残留的酒。于是,最迟在西汉中期,人们就使用甘蔗汁,甘蔗汁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调味食品,还经常用于解酒。

也是这个司马相如,他的代表作《子胥赋》在描述楚国物产如何丰富时,也有“各种甘蔗”的文字表述,其中“各种甘蔗”就是古香蕉,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各种甘蔗”就是甘蔗。这表明,在司马相如在世的西汉中期,甘蔗汁的消费已经成为社会上层人士的一种普遍现象。

我们可以认为,在西汉中期的汉武帝时代,蔗糖的生产和消费应该是相当普遍的,不仅在司马相如的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同时代的其他人身上也有出现,比如东方朔的《神经》:“南方有一片树林,可以看见...它多汁,甜如蜜,但咬它的汁液会伤人....能减多受益少的是甘蔗,所有的甘蔗也可以。”“汉简”一词,后来逐渐写成“甘蔗”。既指出了甘蔗植物的起源,又指出了“糖品多了会伤人”的科学结论,与当代医学中不应多吃糖品的观点相一致。据此,笔者认为,如果不是蔗糖食品的相应普及,当时的人们是不可能知道“糖品多了会伤人”的医学知识的。

现代考古成果也值得一提。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糖稗”的记载。笔者认为,可以放在竹稗里,无疑是一个坚实的成品。这不仅是战国时期液体“浙江”在技术上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初越南国王向皇帝高赠送的贡品Shimi的进一步普及。

东汉张衡写的《七辩》,其中有“沙与蜜”的标题。所谓“沙浆”是指结晶糖制品。我们知道,淀粉糖是有粘性的,除了蔗糖不可能有第二种替代品得到结晶糖食品。应该说,至少在东汉时期,人们已经可以食用带有糖的雏形的蔗糖制品。西汉末年刘的《张明》说:“藤虽皆甜,欲粘乎难,人不能自喜。”在碑文中,刘向用甘蔗的特性作为人们常识的类比,可见甘蔗在当时是相当普遍的。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兀术·孙良传》中有一段描写,梁用银做黄门盖,汉藏官取胶州所献甘蔗瓶。胶州,即现在的两广地区,与上述楚国同处中国南方,是最早用甘蔗制糖的地区。甘蔗糖浆是一种液体糖,有粘性。甘蔗汁经过浓缩,加工成高浓度(粘稠状),便于储存和食用。这里的加工技术已经大大提高了。

公元6世纪,陶弘景在《名医录》中写道:“蔗出河东胜,庐陵亦有好人。一种广州好几年了,大如竹,汁为沙糖,对人很有好处。”这里描述的甘蔗种植面积更广,甘蔗种植技术有所提高,产糖。这种糖将甘蔗汁浓缩,直到它自然结晶,并与蜂蜜一起变成糖。相比以前甘蔗的加工工艺,高了一个台阶。自战国时期从甘蔗中获取蔗髓以来,甘蔗种植日益兴盛,甘蔗制糖技术也逐渐完善。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唐宋时期已经形成了大规模的作坊式制糖工业。

《三国志》和《武志》中记载,吴主孙良曾经让黄门(一个官员)吃胶州献上的“甘蔗”。所谓甘蔗,也就是蔗糖。如果说战国时期屈原所知的“浙浆”还是一种稀薄的液体蔗糖,那么三国时期的“蔗汁”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蔗糖了。它的形状是刻意粘粘的形状,柔软度更适合人的消费。它的意义就像今天人们吃软糖远远多于吃硬糖一样,比起战国时期确实是一大进步。此外,这一记载明确告诉后人,“蔗瑙”的原产地是胶州,即现在的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此外,《高僧传·译经》中也有记载,康森辉法师在无棣龙华荡设立糖坊护理堂(胡绳堂)。因为甘蔗是热带亚热带植物,三国时期的“甘蔗”出自胶州,符合甘蔗的生长特点。韩吉是晋代“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孙子。他的《南方植被》一书说:“当所有的甘蔗都叫甘蔗时,交叉脚趾而生的人有几寸长,颇似竹子。休息一下,吃得很香甜。取(挤)它的汁液,在太阳下暴晒几天,它就会在口中释放出来。那个人叫石蜜。”这个记录清楚地显示了甘蔗的起源和当时蔗糖的生产方法。同时,古代的《华南八郡志》(今佚,唐宋仍存)有这样的记载:“榨甘蔗汁时,露石蜜。”这与《南方草木》中的记载基本一致。“华南”一词指的是古代南方的广大地区。最早见于《舒威李寿传》:“建宁王封(李寿),南十二郡为建宁国”。今天,当时的建宁国就是云南的曲靖地区。至于它的具体制作过程,就靠太阳的暴晒了。这种生产方式可能会受到制盐方式的影响。液态的蔗髓在阳光的暴晒下,在光合作用和蒸发的作用下,形成固态的晶体,这与后期蒸煮产糖有着本质的区别。

东晋陆谦所著《祭法》一书中有“用甘蔗作冬祭”的记载。这是中国古籍中第一次使用“甘蔗”一词。像西汉的“朱喆”,都是嚼甘蔗时由“嘴扎”二字改过来的。与他同时代的著名画家顾恺之酷爱甘蔗,但他总是以不同的方式把甘蔗从头吃到尾。每当有人惊讶地问他,他的解释都是“变好了”。虽然顾恺之的吃法在今天无可非议,但它让我们知道,人们直接食用甘蔗在东晋时期也是相当普遍的。

另一位南朝学者陶弘景所著《名医录》中记载:“蔗叶江东胜,庐陵亦有好人。广州有几年了,都跟竹子一样大,有一尺多长。以果汁为沙糖,对人非常有益。”这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至少在公元6世纪的古代中国,“缎子”就已经制成了。所谓沙糖,是指外表呈沙砾状的冰糖,与我们今天每天吃的糖没有太大区别。

到了唐代,蔗糖的生产出现了新的模式。由于甘蔗的广泛种植和消费,原有的日晒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于是人们把目光投向国外,寻求更好的生产方式。欧阳修和宋祁写的《新唐书》里有这样的记载:“...贞观二十一年(647),遣使臣向天子自学,献波罗树、白杨。太宗遣使取煮糖之法,即令扬州所有甘蔗,柞如其药,色、味皆远于西域。”(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留使团到“莫结他国”,找出煮糖的方法,然后下令在扬州上工试制当地种植的甘蔗。成品的色泽和口感都远远好于其他国家的莫姐。当时人们称之为“沙糖”和“霜糖”。“摩揭陀”是古印度的一个奴隶城邦。在印度比哈尔邦南部,一度统一了整个印度,孔雀王朝时期最为强大。在四世纪的笈多王朝时期还是印度的强国。中国的金、唐僧、玄奘等人都来过这里。摩卡的蔗糖生产方式比较先进,是利用火的热能作为蒸发方式来生产,所以生产周期比较快。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唐太宗派人千里迢迢去取佛经,比玄奘去天竺还要实际。

取莫姐的制糖法时,扬州种植的甘蔗成为制糖的最佳原料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扬州并非今天地理上的扬州地区,而是指唐初扬州所辖的岭南东西两路,即今天的两广。由于岭南甘蔗味道甘甜多汁,品质远胜西域的莫结他国,所产蔗糖在口感和色泽上都远胜莫结他国产品。

从上面可以看出,“沙糖”一词出自初唐,因其河沙形状而得名。今天,我通常写“糖”。因其白霜色,当时又叫“霜”。我们知道,现在的糖可以分为白糖和红糖。从制作工艺上看,白糖远比红糖复杂。由于唐代的糖已命名为“霜”,颜色为白色或接近白色,可以认为唐代的制糖工人已经掌握了一整套糖的提纯和脱色工艺,其生产工艺应该与今天的现代生产工艺相差不远,没有一定的化工知识是不可能生产出来的。“霜糖”制作的关键是脱色。据《新唐书》记载,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年),国内制糖者发明了“滴制法”对蔗糖进行脱色。方法是将甘蔗汁煮沸到一定浓度,然后倒入一种叫“瓦柳”的漏斗状陶器中,从顶部倒入黄泥。从现代技术的角度,用黄泥作为吸附脱色剂来制备白糖。这种方法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蔗糖生产已经能够采用接近现代化学脱色的生产方法。白糖的出现,标志着制糖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土生土长的制糖方法在中国已经使用了一千多年。

唐朝时期(766 ~ 779),四川遂宁用甘蔗制作冰糖。冰糖的生产为制糖业增添了独特的产品。

综上所述,我国蔗糖生产起源于战国,定型于唐初,有文字记载,应该是基本结论。

唐宋时期手工业制糖工业形成以来,制糖技术逐渐发展,一些新技术、新工艺相继出现。用土法制作的白糖、冰糖等新品种也相继出现,也产生了一些制糖理论著作。

宋代陆游《旧学寺笔记》说:“中国无沙糖,唐太宗时为外国所付...到目前为止,中国有沙糖。”此后,一些谈论中国糖史的人,往往以此为依据,认为中国的糖始于唐初。但这个理论其实并不准确。早在汉代就出现了“沙糖”一词。东汉名医张仲景用“沙糖”配制“青木香丸”;南北朝时,陶弘景写《本草笔记集》,有“以(蔗)汁为沙糖,甚益于人”之说。可以看出,中国在初唐以前就有了原始的结晶糖,但唐太宗派人向西域其他国家学习相对先进的制糖技术后,中国的食糖生产得到了一个大的飞跃。

可以认为,我国蔗糖生产真正发展是在唐宋时期,宋代的成就可能更大。据宋代洪迈《容斋随笔》记载,宋代蔗糖的产地主要在唐宓(今福建福清县东南)、思明(今浙江宁波)、番禺(今广东)、广汉、遂宁(今四川),其中遂宁的品质最好。远在唐代,有一个叫邹的和尚,住在遂宁(今四川)以北20英里的歌山,教当地居民黄制作冰糖。北宋时期,庐山地区的人民广泛种植甘蔗,导致该地区十分之四的居民以种植甘蔗为生,十分之三的居民以产糖为生。也就是说,宋代遂宁大部分居民的就业都与蔗糖有关。遂宁产的蔗糖当时叫糖霜,所以是白色晶体。

当时遂宁种植的甘蔗主要有四个品种,分别是杜蔗、蔗、横蔗和红蔗。其中,红蔗又名“昆仑蔗”,主要用于生食;甘蔗,又叫“收割的甘蔗”,可以用来做沙糖;西藤可以做糖衣,但是因为颜色不是纯白而是略淡,所以当地价格不高;只有杜甘蔗最好吃,又甜又粗,用来做糖衣。其色白如霜雪,故价最高。

在种植甘蔗方面,当时的人们已经知道甘蔗的种植是土壤肥力损失最大的,所以第一年种植甘蔗的田地,第二年必须全部改种粮食,让土壤肥力得到休息,否则不会获得好收成。

在蔗糖的生产中,记载有专门的生产工具:甘蔗切割器和甘蔗镰刀用于切割甘蔗;有堆放甘蔗的专用蔗凳;蔗汁由甘蔗压榨机、压榨桶和压榨床压榨;每个工具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北宋宣和初年,王乃创立迎凤司,专门负责各地向朝廷进贡。其中遂宁主要是每年缴纳几千斤贡品。宣和末,盈丰公司倒闭。当时的都城汴京,很少见到遂宁出产的蒙砂制品。

宋代遂宁产的霜降在当时是很有名的,在宋人的诗词中就可以体现出来。苏东坡曾于北宋游览过润州(今江苏镇江)的金山寺,遂宁有个叫元宝的和尚是寺里的住持,于是东坡写了一首诗赠云:“涪江与钟灵,* * *此水盲。冰盘推荐琥珀,美如糖衣。”因为东坡知道元宝是遂宁人,自然想到了遂宁的特产冰糖,因为很明显遂宁冰糖在当时的知名度很高。

苏东坡同时代的黄庭坚也写过一首很搞笑的关于糖粉的诗。这是诗人在戎州(今四川宜宾)品尝遂宁冰糖,觉得无比美味而写的诗。他特地给自己在子洲的朋友雍熙长老寄了一包,在信中写道:“远寄甘蔗膏,不如寄崔子的晶盐。正宗扫自谁说我的舌头还能伸到鼻尖。”在这里,黄庭坚用了一种夸张的装饰手法,用舌尖舔鼻尖,突出糖衣的美味。

唐宋时期制糖手工业繁荣,生产的糖的品种和质量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糖制品不仅销往中国各地,还远销波斯、罗马等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广泛兴起的制糖手工业,遍及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全国多个地区。宋元时期,福建、广东大量移民台湾省,同时也带来了种植甘蔗制糖的技术。由于台湾省气候适宜种植甘蔗,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主要的蔗糖生产基地之一。

最迟在唐宋时期,中国的蔗糖生产技术开始向海外传播。据日本大仓龙治所著《冲绳千年史》记载,公元754年,真僧东渡助桑,将制糖技术带到了日本。元代意大利人凯尔·波罗(Kyle Polo)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提到,中国福州、泉州的制糖业非常发达,远销海外。13世纪左右传入爪哇岛,成为岛上制糖工业的起源地。大约两三百年后,明朝中期,从中国移民过来的侨民将制糖技术传播到了东南亚的菲律宾,再漂洋过海传到了夏威夷等地。

当中国的甘蔗技术传播到国外时,世界上另一个甘蔗发源地印度也将甘蔗技术传播到其他国家。7世纪,阿拉伯人将甘蔗种植技术从印度传入西班牙和意大利。此后,在地中海沿岸种植甘蔗,随后甘蔗的种植技术被传入北美的一些国家。15年底,哥伦布将甘蔗技术引入西印度群岛,并很快传播到古巴和波多黎各。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甘蔗技术首先传播到墨西哥、巴西、秘鲁等国。很快,甘蔗业在南北美洲发展起来。

在长期的制糖实践中,逐渐总结出许多制糖方法。北宋时,王拙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制糖专著——糖霜谱65438至065438至030。全书* * *共分七篇,内容丰富,分别叙述了我国制糖历史、甘蔗的种植方法、制糖设备(包括压榨和熬煮设备)、工艺流程、糖霜口感、用途以及制糖工业经济。第一期1637,明代宋写的《天工开物》卷六(《甘艾》),记述了种植甘蔗、制糖的各种方法,比《糖霜谱》这本书更系统、更详细。这些方法一直被中国人使用到20世纪。书中描述的方法(压榨法)类似于现代甘蔗多次压榨的原理。在甘蔗汁的澄清中,该书首次总结了石灰澄清工艺,其原理至今仍在现代制糖工业中使用。《感艾》中总结的系统的手工制糖工艺,如榨汁、石灰澄清、浓缩煮糖等,成为现代机械化制糖的技术基础。

从18年底到19年初,甜菜的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制糖工业的发展,直接导致了制糖工业的机械化。

长期以来,制糖的主要原料是甘蔗,甘蔗只能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不能种植在寒冷地区制糖。18世纪末,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制糖原料——甜菜,给制糖工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突破。

1747年,德国化学家a·马格拉夫发现甜菜根中含有糖分,但被忽略了。1786年,马格拉夫学生F.K. A Hald在柏林郊区成功种植甜菜,实现了从甜菜中提取蔗糖,开始了甜菜的选育。哈尔德在1799发表了一篇论文,宣布可以用甜菜制糖。1802年,哈尔德在东欧西里西亚附近的库内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甜菜糖厂。同年,俄罗斯也建了一个甜菜厂。1811年,法国又建了一个甜菜厂。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厂,甜菜产业迅速崛起。1810年,俄罗斯共有65438家甜菜厂。1824年,乌克兰开始建立甜菜工厂,从15到20年后,已经发展到67家,乌克兰成为俄罗斯的主要产糖区。

欧洲甜菜制糖业的迅速兴起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原因。19世纪初,拿破仑对不列颠岛实施封锁,而英国从海上对欧洲大陆实施经济封锁,阻碍了欧洲的海上运输,蔗糖等一些急需的物资和食物无法从海上运往欧洲大陆。这种状况客观上促进了欧洲甜菜制糖业的快速发展。很快,甜菜技术跨越大西洋,传到美洲,然后传到亚洲和全世界。

甜菜糖的产地和生产主要在欧洲,19世纪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先进的工业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制糖工业的机械化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现代机械化制糖工艺和设备大多始于欧洲的甜菜产业。19世纪初至19世纪60年代是机械化制糖工业的主要形成时期,许多新的制糖工艺和设备不断涌现。在此期间,甜菜制糖工业完成了一些基本技术,如渗滤取汁、糖汁加灰、充碳酸清洗、多效蒸发、真空煮沸结晶、离心分离蜂蜜成糖等。

19世纪初,一种良好的吸附剂——骨炭已应用于甜菜糖汁脱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821年,M. d e .东巴勒将甜菜根切片,用热水浸泡提取糖分,改变了早期压榨甜菜取汁的做法,成为渗出法的先驱。到1830,东巴勒发明了渗出法。但由于缺乏理想的澄清方法,所得糖汁不易澄清。1840年,卡尔曼发明了二氧化碳饱和法,在澄清糖汁方面取得了突破。1843发明多效蒸发锅,使糖汁得以浓缩。同时,糖膏中的糖粒和糖蜜通过高效离心分蜜工艺完全分离,得到的不再是带蜜的糖,而是干净的糖。1849年,卢梭发明了碳酸制糖工艺。1849用二氧化硫漂白糖汁代替价格昂贵的骨炭,进一步完善了糖汁的净化技术。1859中,Peirier和Posets将碳酸法改进为碳酸氢盐法,显著提高了澄清效果,但糖汁中的沉淀颗粒仍难以去除。在1864中,Denek发明了一种过滤器来分离糖汁的沉淀颗粒。同年,奥地利J. Robert公司制造了间歇式渗水箱组,配合双碳酸净化工艺后得到广泛应用。在20世纪,连续渗滤器被开发出来,逐渐取代了罗伯特渗滤器。至此,一套较为完善的碳酸糖生产工艺已基本成型,成为现代制糖技术的先导。

由于大部分甜菜加工工艺也适用于甘蔗,因此很快被甘蔗制糖工业采用,但甘蔗糖和甜菜糖的澄清工艺有很大差异。在榨汁方面,甘蔗糖厂基本上还是采用压榨取汁的方法。18年底甘蔗制糖采用三辊压榨。

19世纪初,真空结晶(煮糖)罐制造成功。中期已经用蒸汽机带动榨汁机,用离心式分蜜机。此后,随着制糖技术的逐渐成熟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设备不断出现,制糖工业进入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

19年底到20世纪初,是我国机械化制糖的酝酿和探索期。20世纪30年代,我国出现了机械化制糖的热潮,但机械化制糖的工业体系并未形成,制糖工业仍处于手工业阶段。1949之后,不断发展成为完整的现代糖业体系。

至于中国近代的机械化制糖,基本走的是“拿来”之路。清光绪四年(1878),英国商人怡和在香港成立中国精制糖公司。该机购自英国,精制糖由本地糖生产,日产本地糖4000吨。1880,怡和在广东汕头尸佼开设分店。此外,英国商人还在香港的太古洋行设立了太古糖炼公司。继英国之后,美国、日本的商人也来华兴办机械糖厂,制糖技术、工艺和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由于社会动荡、管理不善等原因,这些糖厂没能长期生存下去。

1905年,我国东北地区种植甜菜。1908建设日处理能力350吨的甜菜厂(阿城糖厂)。

1915年建成日加工能力350吨的甜菜厂(呼兰糖厂)。

1916年,日本人在中国东北建立“南满糖业株式会社”,在沈阳郊区建立日加工甜菜500吨的丰田糖厂,于1917年投产。铁岭糖厂建于1922铁岭,两糖厂均于1926停产。

1920年北京普益公司在山东济南建成普益糖厂,1921投产,1929停产。

20世纪30年代以前,甜菜、甘蔗和精制糖厂;无论外资还是民族资本建立的糖厂,都失败了。我国机械化制糖工业尚未形成,仍处于手工制糖阶段。古老的用甘蔗从奶牛身上拉石头制糖的方法至今仍在流行,当地的糖房、土糖屋、小作坊遍布城乡。糖的产量和质量不如先进国家。我们仍然需要进口大量的糖。65438年至0929年,食糖进口达到顶峰(7.4亿公斤),价值1.2万两白银,居全国第二位。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为保护国内糖业的发展,随意限制外国食糖的进口。从1929到1933,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许多公司和商人急于推销滞销商品和积压设备。中国已经成为他们资本输出的一个大市场。比如美国的檀香山铁厂和捷克的斯柯达工厂,就在这个时候来到广东推销他们积压的制糖设备。广东军阀试图通过建立糖业来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政治地位,并大力扶持和建立机械化糖业。广东糖业历史悠久,原料(甘蔗)丰富,客观上也有利于糖业的发展。1933年8月至1936,1年6月,在檀香山铁厂和捷克斯柯达厂的承包下,在广东建成了石头、顺德、东关、赵信、惠阳、揭阳六个机械化糖厂。其设计总生产能力为每天7000吨甘蔗和700吨糖。机器设备全部从国外引进,技术设备规模空前。广东已成为中国糖业机械化的重要基地。

广东建立机械化糖业的热潮也波及到了其他可以利用甘蔗制糖的省份,随后机械化糖厂纷纷建立。但由于时局动荡,工业基础薄弱,这些新的机械化糖厂未能发展繁荣,许多糖厂被迫倒闭停业。

20世纪以来,台湾省糖业机械化发展迅速。最早的机制糖厂建立于1901,到1945,全省已有42个机械化糖厂。1934 ~ 1943期间,台湾省制糖工业发展迅速,产糖量剧增,大量出口。1938 ~ 1939制糖期间,机制糖产量达到137万吨。

1949之后,中国大陆糖业持续发展。甘蔗制糖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海南、四川等地。甜菜产业集中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新疆等地。甘蔗糖和甜菜糖的产量比大约是4:1(现在大约是15:1)。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糖国之一。

目前,2007/2008年度中国食糖年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达到1482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654.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