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在构造地质学、新构造与地质灾害、地应力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油气地质与矿田构造、第四纪地质与环境等研究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新构造与地质灾害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四纪地质与冰川专业委员会、古地磁专业委员会隶属于我院,主办《地质力学》学术期刊。

2008年共承担项目182项,其中国家科技项目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项,国土资源部项目18项,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19项,其他项目100多项。

2008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经费9568万元。其中,国家(科技部)科技项目经费3908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费654.38+0.95万元;国土资源部项目经费993万元;地质调查项目经费2736万元;其他项目(包括总监基金和横向项目)费用1735万元。

2008年,12项科技成果通过专家评审验收,其中地质调查项目评审7项,优6项,良1项;5个自然基金项目通过了最终验收。该院作为第二、第三获奖单位获得2008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两项,作为第二获奖单位获得2008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青藏高原新构造与古大湖研究成果入选中国地质学会2008年度十大地质科技成果。阿尔金山东部铁矿找矿新进展被评为2008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2008年发表学术论文115篇,专著4部。

赵越,副主任,研究员。

何长虹,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级工程师

李桂树,副主任,研究员

龙长兴主任,研究员

2008年主要科研成果

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调查与评价:属于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人员有张永双、胡道公、吴中海、张、、赵、蒋、郭、石菊松。项目组开展了滇藏铁路沿线第四纪地层对比研究,首次编制了铁路沿线及周边夷平面分布图,研究总结了区域内51条活动断层的分布、最新活动时代、分段及活动方式,对与铁路交叉或近平行的20条活动断层进行了重点调查、探槽揭露和取样测试,重新界定了铁路沿线14条重要断层。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和重大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预测和评价,深入研究了铁路沿线特殊岩土的主要工程地质特征,提出了实用的工程判别指标。基于活动断裂、地震活动、地温场、构造应力场、地形变形场、工程地质岩组和地质灾害等因素,利用基于Arc GIS的信息加权叠加法,对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和工程地质稳定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路线比选优化方案,对指导铁路选线具有重要作用。

澜沧江断裂带

项目组成员正在进行断裂测量。

技术人员在柴达木盆地狮子沟沙山安装微震台站设备。

技术人员正在安装微震站。

微震台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的应用:属于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负责的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评价(XQ-2004-01)项目之一。主要人员:王晓峰、马寅生、、安、史大年、、曲、、霍光辉、。总体目标和任务是利用微地震台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分析英雄岭凹陷及周边地区的深部地质构造,结合柴达木盆地西部地质、物理、化学、遥感资料综合分析,探索复杂地形区深部构造勘探的新方法。经过艰苦的野外施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波速反演和地质解释,微震台网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于油田深部构造探测。在国内无实例可借鉴的条件下,经过近四年的引进-吸收-创新实践,初步建立了中尺度微震台网深部构造探测的技术方法体系。建立了微震台网进行中尺度构造探测的布点原则、记录参数选择、高质量数据采集标准和数据处理流程。建立了中尺度天然地震层析成像速度结构反演的工作流程和结果。初步形成了中尺度天然地震层析成像结果的地质解释标准;获得了柴达木西部狮子沟-油园沟地区和干柴沟-仙水泉地区的深部构造信息,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地形复杂,人工地震实施困难。油气资源评价新技术方法研究取得显著进展。其成果被评为2006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步。

狮子沟地区地震反射剖面速度结构图

东部叠合盆地深层油气聚集潜力评价:属于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成果优秀。主要完成人员:龙长兴、周新贵、张、刘、、、、肖伟峰。项目组以地质力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多门学科,系统研究了渤海湾-南华北盆地深层油气聚集潜力。认为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主要受带状构造体系和新华夏系构造体系的控制。首次提出渤海湾-南华北盆地多层次拆离拆离背景下的盆山变形系统新模式,晚中生代-现在为统一延伸。首次编制了渤海湾—南华北盆地古近系和前侏罗系地质图,研究了中生代以来叠合盆地改造对古生界油气聚集的影响。首次编制了渤海湾—南华北盆地65438+20万上、下古生界生储盖组合分布图和自生自储油气聚集潜力评价图。结合深层油气勘探和成藏必要条件三个评价,围绕“有效生烃区和有利保存单元”两个核心问题,评价了深层油气成藏潜力,明确指出了深层油气有利勘探区带。

吉黑东部山区内生金铜矿找矿模式研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人员有孟宪刚、邵、朱大刚、、韩建恩、于佳。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项目取得了以下进展:明确了区域构造体系及其在历史演化过程中的控岩控矿作用,吉林东部和黑龙江省丰富的内生金铜多金属矿产的成岩成矿作用主要受新华夏、纬向、经向和北西向构造带控制。划分了吉黑东部的岩石圈单元和成矿带,对比了该区构造带的成矿特征,对比了构造层的成矿与构造演化的阶段,划分了构造成矿序列。建立了该区构造动力成岩成矿的宏观三维地质模型。在构造动力成岩成矿宏观三维地质模型中,简述了金铜矿床成岩成矿物质的来源和过程。对典型矿床进行构造控矿分析,根据X射线岩组和磁组构分析,分阶段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总结了该区最具特色的构造控矿类型,修订、完善和建立了8种控矿类型和控矿模式,首次建立了吉黑东部地区的有限元数学模型和金铜矿找矿模型。

华北北缘东西向右旋逆冲断裂带的研究

专家组现场验收项目成果

小西南岔金铜矿北山矿脉及矿点

九三沟铜金矿床的矿化脉

青藏铁路活断层调查与监测:是一个地质调查项目,项目负责人是,成员有胡道公、吴中海、王、、、陈群策、等。相关成果入选中国地质科学院2006年度十大科技进步。对库赛湖断裂、西大滩断裂、温泉盆地西边界断裂、安多盆地北边界断裂、塌陷断裂、古鲁盆地西边界断裂和当雄-羊八井活动断裂,通过高分辨率遥感解译、断裂地貌分析、探槽工程揭露和高精度测年,揭示了晚更新世和全新世断裂的活动期、活动速率和古地震期。拉萨地块中段青藏铁路沿线建立了由15个测点组成的GPS局域网,完成了三期GPS测量,为分析青藏铁路沿线现今地壳运动和断层率积累了高精度的测量数据。完成西大滩180m、五道梁150m、安多120m、羊八井300m、曲水150m地应力钻探和地应力测量,获得青藏高原不同地块的地应力随深度变化曲线。建立了西大滩体应变、安多体应变、羊八井体应变、曲水三分量应力综合监测站,实现了监测数据的远程自动传输,初步建成了青藏铁路沿线应力应变综合监测系统。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和ANSYS软件,计算分析了裂缝诱导移动冰穹的形成机理、灾害效应和工程影响。错那湖83道移动冰丘、沙害等隐患的发现,为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4篇,其中国际核心期刊论文3篇,出版专著1部。

安多盆地北部活动断层沟剖面照片

项目成员在青藏铁路沿线进行冬季野外观察。

研究员吴珍汉出席青藏铁路开通仪式。

青藏高原东缘第四纪环境调查与评价:属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人员有、王树兵、乔、、徐刚、付建利、李、姚海涛、刘宗秀、姜福初、、彭阳、李、牟传龙、。结果如下:

(1)经调查,若尔盖土地荒漠化呈南北向分布,主要位于山前冲洪积台地和山间盆地。对荒漠化因素的分析表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几乎相同。降水和风速是草原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人为因素中,人口、牲畜和围垦规模是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川西黄土红土磁性地层中存在B/M界线和贾拉米洛事件,川西黄土具有良好的空间对应关系。川西黄土具有风成尘和冰川的特征,说明物质主要来自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冰水沉积。红土的成因分析表明它是风成的。

(3)昔格达古湖主要形成于高斯期,形成于青藏高原东缘的大湖期,距今约4-3Ma BP。典型剖面记录了5个旋回和15个阶段,有机碳记录了9个由冷到暖的古气候变化阶段,孢粉和同位素分析也记录了4-2.6Ma BP之间古气候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

甘孜黄土剖面与磁性地层

项目组成员在野外合影。

测量黄土地层剖面

西气东输工程西段(玉门-武威)地壳稳定性调查与评价:属于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主要完成人员有陈柏霖、张永双、刘建民、董成、、刘建生、王春雨、吴乃芬等。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研究表明,祁连山北缘断裂、河西走廊中西部盆地断裂、龙首山南缘断裂和阿尔金断裂东段属于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断裂。研究发现,高台站断裂和新民堡断裂是祁连山北缘前冲推覆构造中的最前缘断裂,形成时代最新,全新世活动最强烈。首次获得苏北山口现今地应力资料,尤其是肃南地震和民乐地震前后地应力值变化的宝贵数据。通过对14区域稳定性评价因子的量化,计算出区域内128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参数,划分出3个极不稳定-不稳定区域和2个次不稳定区域。根据西气东输管道穿越极不稳定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监测新民堡、高泰站活断层和丰乐活动的现今地应力和位移速率”的建议。

西气东输工程西段(玉门-武威)地质构造示意图

西气东输工程西段(玉门-武威)地壳稳定性综合评价图

中国西部主要沉积盆地形成演化与油气资源富集聚集规律综合研究(柴达木部分):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综合研究项目,主要人员有:王晓峰、马寅生、、、、、、、、、姜荣宝、李莉、安、田小娟、王志顺、李忠建、王宝玉、张子欣。

主要进展:从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演化史、石炭系地层特征及岩相古地理、构造应力场、流体势场、油气分布规律及油气资源远景四个方面综合研究柴达木盆地的形成演化及油气资源聚集规律。划分了柴达木盆地的构造体系,明确了盆地的构造属性。编制了盆地及周边地区石炭纪生物地层对比表,对石炭纪地层进行了划分对比。编制了一系列盆地地质构造图。进行了盆地应力应变测量和构造应力场模拟。综合评价了石炭系和中生界油气分布规律和油气资源前景。2008年2月27日,65438,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对项目成果进行了评审,结果为优秀。

柴达木盆地的向内倾斜构造

项目组成员在流域进行了实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