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哲学精神?
冯友兰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总是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较。在中国,哲学和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有关系。在旧社会,一个人只要受过教育,就被哲学搞糊涂了。孩子入学,首先要教他们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新儒家哲学最重要的教科书。有的时候,孩子刚开始读书,学的是一本叫《三育经》的教材。每句有三个宇,连句子都押韵,背诵起来很容易记住。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识字课本。就是它,前两句也是“人生之初,性本善”。这是孟子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西方人看到儒家思想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中,就认为儒家思想是一种宗教。但实事求是地说,儒家并不比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更像宗教。诚然,四书曾经是中国人的圣经,但四书里没有创世纪,也没有讲天堂地狱。当然,哲学和宗教都是多义名词。对于不同的人,哲学和宗教可能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当人们谈论哲学或宗教时,他们可能会有非常不同的想法。对我来说,我所说的哲学是对生活进行系统反思的思想。每个人,只要他没死,都在生活。但是没有多少人对人生有反思的想法,更没有多少人有系统的反思。哲学家必须被哲学化;也就是说,他必须对生活进行反思,然后系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种思维,所以叫反思,因为它以生活为对象。生命理论、宇宙学和认识论都来自这种类型的思想。宇宙论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宇宙是生命的背景,是生命戏剧表演的舞台。认识论的出现是因为思想本身就是知识。根据一些西方哲学家的观点,为了思考,我们必须首先了解我们能思考什么;也就是说,在我们开始思考人生之前,首先要“思考我们的思想”。所有这些“理论”都是反思思维的产物。甚至生命本身的概念,宇宙本身的概念,知识本身的概念,都是反思性思维的产物。无论我们思考生活还是谈论生活,我们都在生活中。无论我们思考宇宙还是谈论宇宙,我们都是宇宙的一部分。但是,哲学家说宇宙,物理学家也说宇宙,他们心里的意思不一样。哲学家说宇宙是一切存在的总和,相当于中国古代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一”,其定义是“无超越最大”。所以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都应该被视为宇宙的一部分。当一个人思考宇宙时,他是在反思。
当我们思考或谈论知识时,这种思考和谈论就是知识本身。用亚历克斯·多德的话说,就是“思想”;思想和思想是反思性的思想。如果一个哲学家坚持我们在思考之前必须先想到我们的思想,他在这里就会陷入一个邪恶的循环;就好像我们有另一种能力用它来思考我们的思想!其实我们用来思考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用来思考的能力,是一样的能力。如果我们怀疑自己思考生命和宇宙的能力,我们也有同样的理由怀疑自己的思考能力。
宗教也和生活有关。每个伟大宗教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其实每个大宗教都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这样定义宗教这个词,其实和通常的用法没什么区别。如果按照这个意思来理解,就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不能被认为是一种宗教。人们习惯说中国有三教:儒教、道教和佛教。我们已经看到,儒家不是宗教。至于道家,是哲学的一个流派;道教是宗教,两者有区别。道家和道教不仅不同,甚至是对立的。道教教人顺乎自然,道教教人顺乎自然。比如老庄说,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要心平气和地遵循这个自然过程。但道教的主要教义是如何避免死亡的原理和魔法,这显然是违背自然的。道教具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对中国科学史感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家著作中找到很多信息。
佛教作为一种哲学和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也是有区别的。中国受过教育的人对佛教的兴趣比佛教大得多。和尚和道士参加中国的葬礼是很常见的。即使中国人信仰宗教,那也是哲学的。
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其他国家的人相比,中国人一直是最不关心宗教的。例如,DerkBodde教授有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主导思想》,其中写道:“中国人并不把宗教思想和活动视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而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式的、有组织的宗教)。.....这一切自然表明,中国文化与大多数其他主要文化有着根本的不同,后者以寺院和僧侣为主导。”
(1)《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思想》,《美国东方学会学报》第62卷第4期,第293-294页。收入中国,H.F.MacNair主编,18-28页,加州大学出版社,1946版。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说法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有人会问:为什么?对于超越这个世界的追求,如果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之一,为什么大多数民族都把宗教观念和活动作为自己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如果这种追求是人类的基本欲望之一,为什么中国人是个例外?如果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而不是宗教,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对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没有理解?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观可以称为“超道德”价值观。爱是一种道德价值;爱上帝是一种超级道德价值观。有些人会倾向于称超道德价值为宗教价值。但在我看来,这种价值并不仅限于宗教,除非这里的宗教含义与上面所说的不同。比如爱上帝,在基督教里是一种宗教价值观,但在斯宾诺莎的哲学里不是宗教价值观,因为斯宾诺莎说的上帝其实就是宇宙。严格来说,基督徒对上帝的爱其实并不是超道德的。这是因为基督教的上帝是有人格的,这样人们就可以爱上帝而不是爱父亲的儿子,这是一种道德价值。所以说基督徒对上帝的爱是一种超道德的价值观是很有问题的。它是一种准超验的道德价值。而斯宾诺莎哲学中的上帝之爱才是真正的超道德价值。
对于以上问题,我想回答的是,追求超越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欲望之一,中国人也不例外。他们不太关心宗教,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上满足了对超越的追求。他们也表达和欣赏哲学中的超道德价值,并根据哲学生活,他们也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作用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我指的是关于实际的信息),而是提升心灵的境界——达到超越这个世界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老子说:“学而优则仕,道而不精。”(第48章)暂且抛开这个盈亏差异,我并不完全赞同老子的说法。现在引用,恰恰说明了中国哲学传统中有学道与为道之分。学习的目的是我所说的增加积极的知识,而成为道的目的是我所说的提高心灵的境界。哲学属于道的范畴。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学的作用,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当代西方哲学的维也纳学派也持这种观点,但角度不同,目的也不同。我不同意这个学派的观点:哲学的功能只是澄清观念;玄学的本质只是概念诗。而且,从他们的争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学,如果试图给出实用的信息,就会变成废话。
宗教确实能提供实用的信息。然而,宗教给出的信息与科学给出的信息并不一致。所以在西方,宗教和科学一直是冲突的。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后退一步;在科学进步面前,宗教的权威性降低了。保持传统的人对此感到悲哀,为变成不信者的人感到惋惜,认为他们堕落了。如果没有比宗教更高价值的其他途径,我们真的应该为他们感到惋惜。放弃宗教的人,如果没有东西可以替代,就会失去更高的价值。他们不得不把自己局限在世俗事务中,与精神事务隔离开来。幸运的是,除了宗教,还有哲学,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比宗教提供的途径更直接的途径,因为在哲学中,为了熟悉更高的价值,不需要走祈祷、崇拜等迂回的道路。通过哲学所熟悉的更高的价值,甚至比通过宗教所获得的更纯粹,因为后者掺杂着想象和迷信。未来的世界,人类会用哲学代替宗教。这符合中国的传统。人不一定要宗教,但一定要哲学。一旦他有了哲学,他就有了宗教的祝福。
中国哲学的问题与精神
以上是对哲学的性质和作用的一般性讨论。下面专门讲中国的哲学。中国哲学史上有一个主流,可以称之为中国哲学精神。为了理解这种精神,我们必须首先理解大多数中国哲学家试图解决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人。对每一种人来说,都有任何一种人所能拥有的最高成就。例如,对于一个从事实际政治的人来说,最高可能的成就是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一个从事艺术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就是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什么样的人都有,但什么样的人都是人。一个人到底算不算人,最高可能的成就是什么?按照中国哲学家的说法,那就是成为圣人,而圣人的最高成就是个体与宇宙的同一性。问题是,人要这个身份,是不是就要脱离社会,甚至否定“生命”?
根据一些哲学家的观点,这是必要的。佛教徒说,生命是人生痛苦的根源。柏拉图也说过,身体是灵魂的监狱。有些道人“附疣于生,以死为决。”这一切都是要想获得最高的成就,就必须摆脱尘网,社会,甚至生活。这样才能得到最后的解脱。这种哲学就是所谓的“天生哲学”。还有一种哲学,关注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世界事务。这种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也不会讲超道德价值。这种哲学就是所谓的“入世哲学”。从入世的哲学角度来看,诞生的哲学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消极。从人生哲学的角度来看,入世哲学过于现实和肤浅。可能是正面的,但就像走错路的人的快跑:跑得越快,错得越多。
很多人说中国的哲学是入世后的哲学。很难说这些人完全正确或者完全错误。从表面上看,中国的哲学不能说这些人是错的,因为从表面上看,中国的哲学,不管是哪一个学派,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关于政治和道德的。表面上看,中国的哲学关注的是社会,而不是宇宙;是人际关系的日常使用,不是地狱天堂;是人的一生,不是来世。孔子有个学生问死的意义,孔子回答说:“你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论语·先进》)孟子说:“圣人是最重要的人。”(《孟子·离娄上》)从字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是社会中道德上完美的人。从表面上看,中国哲学的理想人格也入世了。中国哲学中的所谓圣人,和佛教中的所谓佛,基督教中的所谓圣人,不是一个范畴的。从表面上看,儒家所谓的圣人似乎尤其如此。在古代,孔子和儒家的人被道家的人嘲笑,就是这个原因。但是,这只是表面的,中国的哲学不能这么简单理解。至于中国哲学中的主要传统,如果我们理解它,就不能说它入世了,当然也不能说它诞生了。它入世了,又重生了。宋代一位哲学家谈到理学,这样形容他。"永远不要离开日常事务,直到它没有被画出来."这正是小国哲学试图做的事情。有了这种精神,才是最理想最现实的;很实用,但不肤浅。入世和出世是对立的,就像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是对立的一样。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复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被取消了。它们还在,但已经统一成一个命题整体。如何统一?这是中国哲学寻求解决的问题。寻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的哲学认为,一个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种统一的人,就是圣人。他是入世后出生的。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西方宗教的佛教徒和圣人。但中国的圣人不是不做事的人。他的人格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人格。内在的神圣是指他的修养;外国国王意味着它在社会中的作用。圣人未必有机会成为现实政治中的领袖。就实际政治而言,他大概一定没有机会。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精神成就最高的人,按道理是可以称王的,最适合称王。他实际上是否有机会成为国王是另一回事,而且无关紧要。按照中国的传统,圣人的人格不仅是内圣的人格,也是外王的人格,所以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具有这种人格。所以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说的内圣外王之道。这个说法很像柏拉图的“哲人王”。摄影拉图尔说,在一个理想的国家里,哲学家应该是国王,或者国王应该是哲学家;一个人要想成为哲学家,必须经过长期的哲学训练,使他的头脑能从事物的变化世界“转向”永恒的理性世界。柏拉图说的,中国哲学家说的,是哲学的任务是使人具有内圣外王的人格。但是按照柏拉图的说法,哲学家一旦称王,就是违背他的意志,换句话说,是被迫的,他为此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古代道家就是这么说的。据说有一个圣人被某个国家请去当国王。他逃到一个山洞藏了起来。有人发现了这个洞,用烟把他熏了出来,逼他接下了这个苦差事(见《吕春秋桂生》)。这是柏拉图与古代道家的相似之处,也显示了先驱哲学的诞生品格。在第三世纪,新道家郭象,遵循中国哲学的主要传统,修正了这一点。儒家认为,处理日常的人间事务,不是圣人的事。处理世界事务。这是他人格完整发展的本质。他不仅以社会公民的身份,而且以“宇宙公民”,即孟子所说的“天民”的身份来执行这一任务。他必须意识到自己是宇宙公民,否则他的行为不会有超道德价值。如果他真的有机会成为国王。他也会乐于为人民服务,履行作为社会和宇宙公民的职责。
因为哲学讲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哲学必然离不开政治思想。虽然中国的哲学不同,但他们都在同一时间提出了他们的政治思想。这并不是说各种哲学中没有形而上学、伦理学和逻辑学。这只是意味着所有这些哲学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政治思想相关,就像柏拉图的《理想国》同时代表了他的整个哲学和他的政治思想。比如著名的艺术家,以沉迷于“白马非马”的论调而出名,这似乎与政治无关。而名将公孙龙,“欲辩名正,世异”(《公孙龙姬子赋》)。我们经常看到当今世界的每一个政治家都说他的国家多么想要和平,但实际上,当他谈论和平时,他往往是在为战争做准备。这里也存在名实关系不当的问题。公孙龙认为这种不健康的关系必须纠正。这的确是“改造世界”的第一步。因为哲学的主题是内圣外王之道,学习哲学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这些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这种人格。哲学不仅是认识它,而且是体验它。这不仅仅是一场智力游戏,而是比这严肃得多的事情。正如我的同事金教授在一篇未发表的手稿中指出的,“中国的哲学家在不同程度上都是苏格拉底。这是因为道德、政治、反思性思维和知识都统一在一个哲学家的身上;知识和美德在他身上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他的哲学需要他生活在其中;他以身作则。按照他的哲学信仰生活是他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他要做的就是修炼自己,持续一致地保持无我无我的纯粹体验,这样才能与宇宙合一。显然,这个修炼过程是不能中断的,因为一个中断就意味着自我复兴,意味着失去他的宇宙。所以,他总是在认识中摸索,总是在实践中行动或尝试行动。这些是分不开的,所以在他身上有哲学家的联合命题,这是联合命题这个词的本义。他像苏格拉底,他的哲学不是用来打官腔的。他不是一个尘封在书房里、坐在扶手椅上、脱离生活的陈腐哲学家。对他来说,哲学从来不仅仅是人类理解的概念模型,而是他行动中固有的谚语体系;极端情况下,他的哲学可以说是他的传记。”
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方式初学中国哲学的西方学生经常遇到两个困难。一个,当然是语言障碍;二是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特殊方式。我先说后一个难点。当人们开始阅读中国的哲学著作时,他们的第一印象可能是这些言论和文章很短,没有联系。翻开《论语》,你会看到每一章都只有廖廖数词,上下章节之间几乎没有联系。翻开《老子》,你会看到整本书只有五千余左右,不比一本杂志的一篇文章长;但从中可以看出老子的整个哲学。习惯了精确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对这些中国哲学在说什么感到茫然。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想法本身没有内在联系。如果是这样,就没有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想法不值得称之为哲学。可以说,中国哲学家的发言和文章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因为它们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按照中国的传统,学哲学不是职业。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哲学,就像西方人应该去教堂一样。学习哲学的目的是使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些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习哲学)是为了使人成为某一个人,也就是某一个职业的人。所以过去没有专业的哲学家;非专业哲学家不一定要有正式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没有正式哲学著作的哲学家远远多于有正式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能读他们的语录或者给学生朋友的信。这些信写于他人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是只有一个人写的。所以它们并不相关,甚至不矛盾,这是可以预见的。以上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发言和文章没有关联:解释不了为什么短。一些哲学著作,如孟子、荀子的著作,至今仍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但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不够清晰。这是因为中国哲学家习惯于用名言、隐喻和例子的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老子》全书都是名言警句,《庄子》的文章大部分都是比喻的例子。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即使在上述孟子和荀子的著作中,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仍然有太多的名言和比喻。名言一定要很短;隐喻和例子必须是不相关的。所以名言和比喻不够清晰。它们缺乏明确性,暗示更多,前者被后者所弥补。当然,你不能既有明确又有暗示。表达越清晰,暗示越少;就像一种表达方式,越平淡无奇,越没有诗意。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和文章不是很清楚,所以他们所暗示的东西几乎是无限的。
这是所有中国艺术的理想,包括诗歌、绘画和其他。就拿诗歌来说,诗人想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按照中国的传统,一首好诗“有说不完的话,也有说不完的意思。”所以,聪明的读者能读懂一首诗的字里行间,一本书的字里行间。中国艺术的理想也反映在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的方式上。
中国的艺术理想不是没有哲学背景的。《庄子》“外物”篇说:“编筐之人,陷鱼之深而忘之。蹄子在兔子身上,所以他得到了兔子,却忘记了蹄子。演讲者太在意了,以至于骄傲地忘记了自己的话。我有信心我老公会忘记他说过的话,和他好好谈谈!”如果你和一个忘记你的话的人说话,你不说话。《庄子》里说两个圣人相见而不言,因为“道在目睹之后而存”(田子方)。按照道家的说法,道不能是道,只能是暗示。文字的启示取决于文字的暗示,而不是文字固定的外延和内涵。一旦你实现了你的目标,你就应该忘记它。既然已经不需要了,又何必用文字自寻烦恼呢?诗歌的用词和音韵如此,绘画的线条和色彩也是如此。
3、4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哲学是“新道家”,史称玄学。当时有一本书叫《世说新语》,记载了汉晋以来名人的逸事和事务。大部分的字都很短,有的只有几个字。《文学》这本书说,一个大官问一个哲学家(大官本人也是哲学家),关于老子、庄子、孔子的异同。哲学家回答:“不会有区别吗?”意思是:不是一样的吗?这位官员很喜欢这个回答,当即任命这位哲人为自己的秘书,当时称之为“三言”。因为这个回答只有三个字,所以叫“三个字”。他不能说老子、庄子和孔子完全不同,也不能说都一样。于是他以提问的方式来回答,真的是一个很精彩的回答。《论语》和《老子》中的简评不仅仅是一些结论,而得出这些结论的前提已经丧失。都是充满暗示的名言。暗示耐人寻味。你可以把你在《老子》里找到的思想全部收集起来,写一本万宇的五万字甚至五十字的新书。写得再好,也只是一本新书。可以和《老子》原著相提并论,也可以对人们理解原著有很大的帮助,但永远代替不了原著。我已经提到过郭象,他是《庄子》的伟大注释者之一。他的注解本身就是道家文学的经典。他把《庄子》中的比喻和隐喻变成了推理和论证,把庄子诗歌的语言翻译成了自己的散文语言。他的文章比庄子清楚多了。但是,庄子原文中的含蓄和郭象注释中的明了,哪个更好呢?人们还是会问这个问题。后来有一位禅师说:“我曾见郭象注庄子,注郭象的却是庄子”(《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二)。
语言障碍
如果一个人读不懂哲学原著,就很难完全理解和欣赏,所有的哲学著作都是如此。这是由于语言障碍。中国哲学著作的暗示性特征使得语言障碍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中国哲学家的言论和著作充满了暗示,简直不可译。只读译文的人失去了它的暗示;这意味着失去很多。毕竟,翻译只是一种解释。比如有人翻译一句“老子”,他就给出了自己对这句话意思的解释。但这种翻译只能传达一种意思,而实际上,原文除了译者传达的意思之外,还可能包含许多其他意思。原文是提示性的,译文不是也不可能是。所以译文失去了许多原文固有的丰富内容。《老子》和《论语》有很多版本。每个译者都觉得别人的翻译不尽人意。但是翻译的再好,翻译的一定比原著差。需要把所有的翻译版本结合起来,包括已经翻译的和其他还没有翻译的,才能把老子和《论语》原文丰富的内容展现出来。公元5世纪的鸠摩罗什是将佛经翻译成中文的最大翻译家之一。他说翻译工作就像嚼米喂人一样。如果一个人不能咀嚼自己的饭,他就得吃别人咀嚼的饭。但是,这样的咀嚼之后,米饭的味道和香味一定比以前乏味多了。
资料来源:公法评论
中国学术城2006年3月30日5438+0
西方哲学精神(图画书)您好,请登录或注册。
把它放到你的博客里!
作者:何兆武
国际标准书号:7302069239
页码:419
定价:48元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装订:平装(无盘)
出版年份:2003-11-1
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
作者:叶秀珊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这本书是对前苏格拉底哲学的详细介绍,讲述了什么是前苏格拉底哲学,以及它在哲学理论中的各个派别。...
定价:17.50四家书店最低价:14.80(卓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