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大全4000_以研究促教学,实施校本科研
关键词:校本科研;现状;反措施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校本科研越来越受到中小学教师的欢迎。因为校本科研对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形式。通过开展校本科研,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还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使教师不断成长。
首先,分析了我区校本科研的现状
2002年,区科研部门在对全区中小学教研工作进行认真、细致、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重视”和“三个提倡”。一个重点是强调全区中小学积极开展以校(师)为本的研究,选择校(师)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解决校(师)面临的重点、难点、热点、关键问题,通过科研实现教师、科研校、教学的发展。三个倡导:一是倡导学校和教师的一切工作都要以研究为导向(学科导向),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通过研究促进学校和教师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二是倡导人人都是研究者,即教师要在结合自己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不断的反思和不断的研究修正来促进个人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三是倡导科研学校(教师)培训,即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在特定的教育教学场景中,将研究、自学、培训、应用与提高、研究与学习融为一体,学用结合,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三年的实践和探索,全区校本科研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借助东陵街中心学校、浑河站中心学校、桃仙中心学校、149中学的研究成果,如“同伴互助听课”、“专题校本研修”、“专题联合教研”、“校际班会”等。也有效促进了学校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科研基地学校全部被评为区“十五”先进科研集体,其中2所学校被评为市“十五”先进科研集体,2所学校在2005年教育教学管理联合检查中被评为“校本先进科研单位”,3所学校被评为“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单位”,涌现出一批科研校长和教师。
尽管校本科研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标记的校本科研。很多学校把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贴上“校本研究”的标签,称之为“校本研究”。在众多“校本科研”项目中,来自上面的“兼职”项目多,来自解决学校自身“问题”的独立项目少,导致研究成果多,能体现“本土化”的成果少。校本科研工作不能成为促进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重要路径。
2.基于文本的校本科研。校本科研讲究的是理念,工作中却不是这样。校本科研越来越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重视,成为检查和评价学校工作、评价学校领导办学思想和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得到了基层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甚至放在首页以示“重视”。研究档案丰富,有大量的培训和研究。但其实真正的、脚踏实地的研究并不多,抽屉里有很多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借鉴和应用。
3.传统的常规校本研究。校本科研活动名不副实。很多学校开展的以集体听课、评课为主的校本科研活动,往往是无人研究的课题。老师评课也是你讲板书,我讲思路,他讲教法,缺少问题研究的味道,使得校本科研成为一种传统的常规教研,名为“校本科研”。
二,校本科研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本研修,针对上述问题,在认真总结和分析近两年来区科研部门与科研基地学校联合开展校本研修实践的基础上,就全区中小学如何开展校本研修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一)正确理解校本科研的内涵,更新观念
1.什么是校本科研
所谓校本科研,就是在学校文化的背景下,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科研。校本科研是以校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校本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研究。如校本教学研究、校本管理研究、校本德育研究、校本文化研究、校本学生活动研究、校本教师培训研究等。,其中“校本教研”是校本科研的主要内容。可见,校本科研(包括校本教研)的根本特征在于校本,即研究问题是在学校内部产生的,研究的主体是学校教师。研究过程与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实际相结合,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正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所说: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总结经验、推广理论、探索规律、发展教师专业。
2.中小学教师做的教育研究是什么?
中小学教师做的教育研究是什么?有专家说:“项目研究是一种相对规范的教育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我认为用科研方法工作就是教育研究。”也就是说,无论是教学还是管理,在工作中以研究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完成教育教学,都是教学中的科研。比如,教师学会寻求理论支持,挖掘问题根源,制定解决问题的工作计划,有计划地行动,注意积累经验,经常反思交流。
(二)全区中小学校本科研的建议与对策
1.常规的教研活动是以课题为导向的,课题研究是常规的。
学校除了常规工作,还有区教育局各部门和教师进修学校的工作。一线教师除了日常繁重的教学负担,还有教导处、德育处、团委、少先队等多个部门临时布置的任务。无论是学校还是一线教师都很难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中去,只能应付检查、评估、评职称。面对这一现实,我们的校本科研工作应该更加有效,更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1)校本科研要与教师的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
日常教学研究是教师进行研究的重要方式。中小学教师是校本科研的主体,教师的科研工作应与日常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使校本科研具有生命力。校本教研重在解决实际问题,把“问题”变成“课题”,使教育教学问题学科化。这样,教学研究就不再是简单的眼前的任务,而是集教(学)、研(研)、修(学)于一体的校本科研。根据我区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实际,一线教师不善于将问题转化为研修课题,如何选题成为校本研修的关键。因此,教师在选题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研究问题的确定既要考虑学校的主要研究课题,又要紧密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从自己的工作需要和兴趣出发,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的进行选题。
第二,题目要现实,问题要小,具体,可操作。比如“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题目太大太宽泛,而“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则把研究的内容具体到“有效”和“教学行为”的研究上。
第三,题目“简洁”。力求做到:有的放矢,简洁创新。
第四,课题的内容是“具体的”,课题的研究活动要设计可操作性,把教育科研活动变成常规的教研活动。
(2)校本科研与常规教研同行。
常规教研活动是以课题为导向的,课题研究是常规的,这样校本科研才能与常规教研同行。因此,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要紧紧围绕学校的主要研究课题,变常规的教研工作计划为研究计划,变常规的教研活动为有针对性的研究活动,变传统的期末清单工作为教师的研究论文和研究的阶段工作总结,使教育研究常规化。如东陵街中心小学开展的校本研修项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将每学期的教研工作计划改为项目研修计划,有计划地紧紧围绕项目开展主题性的“同伴互助听课”研修活动,将学校正常的教研活动改为项目研修活动。
2.为教师发展提供外部支持。
当我们能够使常规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主题化,主题研究常规化时,我们就能够将校本科研与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但是这些还不够,因为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这里面有三对矛盾:时间少而实践多,理论少而经验多,信息少而经验多。实际上,一线教师并不缺少活生生的例子和教育科研的原材料。他们缺少三个方面:一是如何把“问题”变成“课题”,如何对积累的原始资料进行总结和整理,并加以改进;二是基本的操作方法和表达方法,比如什么时候,什么样的积累和总结;第三是外部支持。
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部门,应该积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支持,让教师把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变成课题进行研究,把他们的宝贵经验和生动案例进行推广和表达。
(1)开展丰富多彩的调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
学校要搭建教师展示交流的平台,以研讨、主题研讨、课例讨论、案例分析、问题诊断、成果交流为载体,广泛开展观摩、交流、讨论、反思等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广泛交流,让教师养成多思考、多看、多听、多提问、多做的习惯,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大家都参与到研究中来。促进教师形成善于分析研究的习惯,为教师之间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打好基础;让教师感受到教育智慧与机智的成长和实践收获的喜悦。如桃仙镇中心学校以“教师发展促进月”为平台,鼓励全体教师参与,通过“专题讨论”、“同伴互助”、“专题培训”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一线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使全镇的校本科研富有活力和成效。
(2)引导合作研究,实现资源共享。
“个人反思、同行交流、专业指导”是校本科研的三大基本要素。校本科研离不开教师个体独立思考的反思性研究,也离不开教师的合作性研究。教师的教研合作虽然在集体备课、集体讲课、集体讨论等日常教研活动中已经定期呈现,但远远不够,学校需要为教师之间的教研合作提供更多的支持?
第一,加强校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比如东陵街中心学校的语文学科“点对点观摩课”,就吸收了音乐、体育、自然知识等学科教师的参与。虽然学科不同,视角不同,但同一个研究主题却激起了不同学科教学同仁的热情。通过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他们广泛受益,实现了实践智慧和教育资源。
二是加强校际交流合作。通过开展“联合电影教研”、“携手同行”等活动,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和资源,引导教师间的合作研究。如四年级数学中心教研组召集了我区“西南教学合作小组”三所成员学校的教师,这是围绕“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差生”主题多次开展的联合电影教研活动。通过这种合作研究,不仅会整合学校和教师分散的研究智慧,将以前的单兵作战变成真正的集体研究,使学校或“教学协作”真正成为教学科研的实体,还会引导教师学会在研究中合作,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第三,善于与“专家”沟通合作。
专家作为一种外部教育资源,一方面发挥其理论指导作用,可以保证校本科研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不会低水平重复。另一方面,智者应利用权力将对教育理想、人格魅力和专家知识的追求转化为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直接推动教师教育行为的变革。但需要明确的是,我们这里说的专家,并不是简单的指那些拥有比较系统的教育理论、研究方法、比较开阔的视野和比较大量的信息量的校外专业人士,以及学校里老师身边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3.加强校本科研培训,适时实施专业指导。
在开展校本科研的过程中,教育理论无法与教师教学实践有效结合的问题给一线教师带来困惑,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个人反思”:一是“困惑”。不知道该反思什么事件,觉得自己的教育实践没有反思价值,对身边的教育现象也不感到意外。二是“窄”。只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往往只反思教学错误,而不反思成功经验或很少反思。三是“浅薄”。反思仅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学回顾,难以与教学理论相衔接,无法提炼自身的经验,无法发现或揭示隐藏在这些事件、经历、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信念,无法充分反映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
我们知道,没有先进教育理论的研究是盲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紧紧围绕教师的发展需求,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校本科研培训,将教学研究、教学实践和学习培训融为一体,帮助教师及时掌握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理论和方法,弥补教师专业成长的不足,提高教师对“问题”价值的敏感度,养成“反思-研究”的习惯,促使教师处于一种“反思”之中
总之,通过对全区校本科研现状的分析和对策的研究,意在更好地领导全区中小学校本教育科研工作,进而探索更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参考资料:
[1]余论校本教研[J].教育研究,2003,4。
[2]潘勇。论研究型学校的焦点——校本教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9。
[3]李华书。论校本教育研究[J].中国教育杂志,2006,2。
(编辑:李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