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剪纸艺术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民的喜爱。

剪纸的主要材料是纸。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一直公认造纸术是蔡伦在105左右发明的。后来陕西扶风县出土了西汉的纸。专家认为,中国在汉平帝之前就出现了纸,可能是在宣帝时期(公元前73年-公元前49年)。不管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在纸发明之前,都不会有真正的剪纸。然而,其他板材用于切割雕刻,但在有纸之前。让我们看看相关的文物和历史记载:

战国时期(公元前221)

① 1950-1952河南辉县谷玮村战国遗址发掘中,发现银箔雕刻的弧形饰品。

(2)湖南长沙黄泥圻出土的金代金饰。这些用银箔镂空的装饰虽然不能说是剪纸,但可以说在雕刻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534年)

纸被剪成美丽的图案。目前发现最早、记载最完整的是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了五幅团花剪纸。三所学校:

山东民间剪纸:

山东民间剪纸从造型风格上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个是渤海湾的豪放,与黄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纸一脉相承。一种是山东胶东沿海地区比较有特色的精致剪纸,以线为主,线面结合。它似乎与山东汉代画像石含蓄繁复的风格一脉相承,并以其密集的装饰手段,使古朴清爽的外观更加饱满丰富。

山东胶东把一个技术好的女人叫做“骗子”,不管她在哪个村子,人们都以她为荣。他们的花卉图案经常在壁纸上用烟火四处传播,成为远近村落的插花模样。剪纸最常见的用途是装饰窗户。胶东的窗户大多是细长的格子,一般只能贴小花。女人们发挥自己的创意,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把大构图剪成条,然后贴在窗户上,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这种叫“窗花”的剪纸一般贴在“窗心”上。还有“角花”、“窗边花”、“斗鸡花”挂在窗前,构成了一系列的“间文化”。为了配合节日房间的布局,剪纸也被用于装饰墙壁和天花板,以及器皿的贴花。

从古至今,山东剪纸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审美功能。因此,善于变戏法的民间“魔术师”,更注重技巧。那些断裂的线条和细如蚊足的毛刺,往往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常人无法实现的奇妙。

安徽民间剪纸:

安徽的民间剪纸较早形成了专业的艺术家队伍,以其艺术商业的雏形取代了普通的审美创作。

但我一直认为,工匠型剪纸作品是否民间,主要看其服务的对象。如果是基于劳动者集体审美意识的一般水平,那也是附属于民间艺术的范畴,反过来说,如果你已经是为了迎合贵族阶层的闲情逸致而卖弄绝技,那就和皇宫里雇佣的皇家工匠雕刻龙凤给别人做嫁衣没什么区别了。安徽的“园丁”大多属于前者,阜阳的程建利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程建利从小喜欢剪花,跟着奶奶努力学习。他很有灵性。起初,他是自愿为村民们插花的。后来,他以技艺为谋生手段,挑花游江湖,练就了一手好手艺,嘴里唱着花歌,手里刻着女人点的图案。对他来说,业务的构成不需要苦苦思索,有了计划就开始工作。任何形状的纸都有一个形象,只要用手中的剪刀轻敲它的精神之门。

“三叉”画更是如此。游廊的轮廓像是几笔浸过浓墨的自然笔触,但稍加用心,就切出两个相对燃烧的眼睛,“画眼”被切得恰到好处,“戏眼”也被点了出来——两个人在黑暗中互相寻找的机警眼神。

扬州民间剪纸:

扬州是剪纸最早流行的地区之一。隋唐时期,人们把剪纸视为一种乐趣,点缀和美化生活。说起来,这与杨迪·杨光皇帝有关。杨光称帝后,从大业元年(605年)开始修建扬州,到汉沟建成、运河通车时,在此大兴土木,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分馆。他去过扬州三次,玩得很开心。

在扬州城西的上林苑,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每当他晚上带着宫女去花园,他都不开灯,让人捉了许多萤火虫送过去。满山遍野都是荧光,亮如白昼。到了冬天,园中花木凋零,池水结冰,炀帝游子不减。然而,宫女们模仿民间剪纸,用五颜六色的锦缎装饰树枝,挂在树上,剪成莲花、蜻蜓、莲藕等。,把池中的冰去掉,把水一个个排列起来,就像春夏之交的绚烂风景,赏心悦目。这种“萤火园”和“剪乐”,和“失楼”、“龙舟”一样,反映了杨迪皇帝奢侈荒淫的邪恶生活,但从为花剪彩的一面,说明扬州剪纸历史悠久。

唐代,扬州就有剪纸迎春的习俗。立春之日,民间剪纸为花,也剪成春蝶、春钱、春胜,“挂在美人顶上或花下”,让人心情愉悦。唐代诗人李商隐写下“雕金夺传统,剪彩使人开晋风”的句子,赞美剪纸为人们所喜爱的美。那时候剪纸还很迷信。扬州民间剪纸人、纸马、纸钱是用来祭奠鬼神的。大诗人杜甫在《彭亚行》中写道:“温汤足我足,剪纸足我魂”,正是这种风俗的反映。1980年春天,扬州各界迎来“鉴真大师”回老家“探亲”。扬州艺人制作了一套《鉴真大和尚》剪纸,赵朴初先生为其题诗《忆江南》,其中有“明月唱满城,剪纸神奇,令人回味”一句。爱情激发了千百年的风土人情,神来之笔表达了他的故乡。

唐代造纸业兴盛,扬州有大型造纸作坊。唐宋时期,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贡纸。作为强大的物质条件,也促进了剪纸艺术的发展,自古以来,扬州就有许多奇花异草。唐宋以来,扬州为太守兼诗人,遣花木,饰雅,行多事,写多名篇。这是剪纸主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扬州剪纸以花卉为主,确实是千年传统的重要体现。

民间艺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扬州民间刺绣与剪纸有着不解之缘。先画出刺绣图案,剪成纸,然后贴在布料上进行刺绣。这种方法在扬州延续了很长时间,直到现在还在民间刺绣中使用。刺绣也叫刺绣。过去,扬州人总是把剪纸艺术家称为“切花”,这是由于这两种艺术的密切关系。

清代扬州因江淮盐业的发展给城市带来了繁荣。盐商虽然生活奢侈,但普通人也讲究衣着。刺绣是房间的美,从窗帘到床上用品枕套到镜子香包和手帕铅笔盒。至于婚礼、生日、节日,则更多采用刺绣图案。这些刺绣以剪纸为基础。剪纸艺人用一把剪刀和几张普通纸,别出心裁地剪出生动吉祥的图案,所以扬州有很多靠剪纸为生的民间艺人。相传在嘉道年间,著名的艺术家宝骏以其精湛的技艺而闻名于世。在宝骏的剪刀下,花鸟鱼虫蝴蝶,无不引人入胜,引人入胜,因为有“神剪”之誉。当时人们非常欣赏他的剪艺,对他给予了“让他二月好春风,不如剪垂柳”的高度评价。

方法:1。草稿:

思路确定后,草拟版面,详细描述画面,画出黑白效果。改性部分可以是白色粉末。对于初学者来说,手稿越精细,越容易雕刻。如果雕刻对称的手稿,可以画一半。

2.切割和雕刻:

用刀雕刻的话,画和纸一定要钉在一起,四个角要固定在蜡板上。为了保证形象的准确性,人物先雕五官,花鸟先雕细节或关键部位,再由中心向四周慢慢雕。刀的顺序就像写字一样,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小到大,从细到粗,从局部到整体。尽量避免重复动刀,不需要的部分一定要剪掉,不能用手撕,否则剪纸会有毛刺,影响美观。

3.分离:

剪纸剪完刻完,需要一张一张地揭开。电光纸和棉绒纸因为表面光滑,很容易揭开。单张宣纸和粉纸因为轻、潮、带色,容易粘在一起,不易揭开。所以在揭盖之前,一定要把刻好的纸板轻轻摩擦,使纸张相互分离,然后要轻轻揭开第一个纸角,在被揭开的同时,用嘴吹气来帮助。

4.粘贴:

剥皮后要贴上成品,方便存放。有两种方法。首先把剪纸平放在支撑纸上,用刷子或蘸了浆糊的薄木片从里向外粘。这种方法不能让所有的剪纸都粘平,速度慢,优点是简单。第二种是把剪纸反过来平放在纸上,然后用排笔蘸稀释后的浆糊,轻轻刷在要支撑的纸上。注意不要弄皱纸刷,刷子上的浆糊一定要少。然后,迅速将刷好的糊面固定在剪纸的背面,用手轻轻压平,让所有的剪纸都贴平在纸托上。轻轻提起,晾干,夹住,保存。除了粘贴,白乳胶也可以作为粘合剂。

5、成品修改:

有时候切刻的时候会用刀切,尤其是刻纸的时候。如果是大面积雕刻,就不容易修复了。如果是小面积雕刻,可以局部雕刻,更换新的。彩色剪纸染错了就盖不住了,还得刻掉重新染。切之前一定要注意变化。

6.副本-样品熏蒸-样品干燥

复制有两种方式。首先把剪纸样品放在白纸上,一起平放在水中。当水浸湿纸面,不含水滴时,将刻好的纸和白纸同时拉出水面,贴在木块上,然后在油灯上蒸纸,但不要离灯头太近,以免烫伤。如果需要大量复印,可以采取晒图的方法:将原件和涂有一层药水(红血盐和水溶液)的白纸粘在一起,用两片玻璃夹住,放在阳光下暴晒3-14小时,显影后再用清水将纸上的药水冲洗干净,就可以复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