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装饰设计与古代文学的联系
—《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格局分析与中国园林的建筑特色。
摘要:曹雪芹确实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小说大师。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重读这部百科全书般的巨著,我们惊讶地发现,曹雪芹还扮演着一个优秀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师的角色——红楼梦是他宏伟的庞大工地,大观园是他让他感到“十年辛苦不一般”的杰作。用小说中“七实三虚”的现代标准来评判大观园是不恰当的。利用自然优于自然,亲近自然不等于自然,师法自然不局限于模仿自然山水的形态。
关键词:中国风景园林格局分析功能特色布局
前言
曹雪芹真不愧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小说大师。他以超人的想象力,天才的剪辑能力,艳花的感染力,为我们创造了《红楼梦》。《红楼梦》在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从我们现在的眼前重读这部百科全书般的巨著,我们惊讶地发现,曹雪芹还扮演着一个优秀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师的角色——红楼梦是他宏伟的庞大工地,大观园是他让他感到“十年辛苦不一般”的杰作。小说中的大观园早已跳出了纯文学虚构的范畴,成为3000年以来中国造园传统最完整、最宏大的典范。必然会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明的集大成者而大放异彩。
(1)大观园概述
用小说中“七实三虚”的现代标准来评判大观园是不恰当的。前80次大观园占了64次。作为《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活动场所和重要情节的展开场所,如考前后大观园所涉及的景点(17次)、袁菲家访(18次)、刘姥姥游园(40次),都能做到前后一致,还算不错。这是真的。作者就是这样巧妙地运用国画反复染色的方法,为我们构造了这个“天地风光”的园林,是如此的和谐完美,如此的美丽惊艳。评价中国古典园林,不妨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立意、立意、山理、亭台楼阁、花木、题、景、诗、画
结合大观园,看看它是如何体现这些方面的。
第一,构思
任何建造花园的人,在他的意图之前,他的胸中必须有一条沟壑,否则他将是一个失败者。大观园有其高超的构思艺术。”先令工匠拆掉了宁府方慧园的城堡,直接进入东府的后花园。宁府以东地区的所有组屋都已被拆除。方慧园原引北角墙一段流水,其中可动竹村岩、亭阁栏杆等物。”(回到第十七回“大观园试得正题,贾宝玉灵动客”),充分体现了文人哲人因地制宜的理性思想。原建筑的使用节省了很多人才,想法也变得标新立异。只有这样,大观园才能体现曹雪芹高人一等的先进思想。明末清初的造园大师季承在《治园》中反复强调“体宜因制宜”的造园思想和创作思维。所谓“身要因事制宜”,就是园林绿化要因地制宜,向往自然,追求自然趣味。《园治》中有一句高度概括的话“环境是人造的,天是开的”,大观园充分发挥了这一点。在现有建筑和原有自然景物的基础上,巧妙地加入组合改造、加工和切割,从而形成精致概括的景观和典型的自然。这种借景、点景、添景、最大限度利用原有景观的方法,比刻意雕琢要好很多倍!
此外,我们还可以梳理出大观园的大致格局(如图1)。《红楼梦》里有一句话:“老爷们约定,先从南边出发,再从东府里的园子出发,然后转向北边。以一* * *量之,有三里半之大,故可建省送别园。”
另外,根据《西北地区祖母卧室背后》可以知道西北地区有多宽。这样就可以大致得出大致的形状(如上图)。假设231.6m为模糊手柄形状的长度,则可推导出总面积为20260.8m2,最多为300亩。总有人认为要大面积建园才有气势,却不知中国园林是很讲究以小见大,总是以小见大,从有限达到无限。即使面积很小,也能让人想到世界,发是宇宙的感觉,这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大家闺秀”很美,“小家碧玉”也是别样的风景。要知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留园只有几十亩。怎么能以大小来讨论美呢?
二、山区水资源管理
景观是中国园林建筑中最不可缺少的自然美元素之一。建筑师窦武在《论文人园林》一文中作了透彻的阐述:“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是中国两千年文人阶层的价值观念、社会形态、道德规范、审美追求和审美情趣的结晶。要研究它,必须从发现自然美和田园生活的意境出发。”什么是自然美?什么是农村生活?《红楼梦》17集,作者借宝玉之口爆料:“自然之人,自然而生,非人力所造。这处置一座田庄,明明是人力做的,远不担郭之重,背无脉,近无五音寺之塔,无桥接城。它孤独又寂寞,就像一幅壮丽的景色。争论似乎是基于自然的原则和自然的精神。虽然种竹子是为了吸引泉水,但不会伤到凿子。古人云:‘自然图’二字,非其地而强,非其山而强,虽精美而终不得体。”师法自然绝不是在形式上模仿自然景观,就像在城市改造中建造仿古建筑一样。
假山的设置艺术体现在17。通过贾珍和贾政的对话,表达了在正门进入的地方设置假山,使人进去时,翠绿色的山峦先立在眼前,挡住了游人的视线,从而避免了直白无味的味道。真的很有意思。如果不是胸中有沟壑,怎么会想到这里?现在很多园林设计一般都是仿照大观园的思路。这里的标题是“我的道路已经弯曲,通过一个受保护的山谷”,因为弯曲的道路显示了一种委婉的美。它的真正意义在于减缓了游客的旅行速度,增加了欣赏者的观赏点,产生了更长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在深刻的空间关系中给人以山川的味道。只有音乐才有魅力,只有音乐才有情趣。
作为扬州专家,他巧妙地运用了“瘦西湖”的水景设置手法,让人觉得大观园似乎处处都有水,就像圆明园里的福海。水有根,木有源。曹雪芹借贾珍之口解释水系:“1,原来是从那个门流到那个洞;2、是从东北山沟引到那个村子的;3、又开了一个岔口通向西南;4、它一直流向这里;5,它还是合并到了一个地方;它是从那堵墙下面流出来的。(第十七回)“贾珍领着人出了院,看见前面清溪,明明是流动的。从第二句开始,从秦方闸抬高水头的水由东向西流到稻香村和苗圃区,再从水闸流到西南角。为了维持水头,修建了柳堤,也就是莺莺编柳筐五十九回的“西南上”。所谓“西南”,应该包括翠嶂里的流泉和潇湘馆的水源。这些水从弘毅花园出来,然后流入“瘦西湖”的主流,再从南墙出来,这样就形成了大观园完整的水系。如果不看到门、棣、在保持水头方面的作用,把溪流和湖泊混为一谈,就不能正确理解大观园的引水技巧,更不能理解为什么仆人们听了贾珍的讲解后会如此精彩。在肥批中,秦方扎早就被人称道:“记下水源极其重要。园艺师只知道做愚蠢顽固的石头,苯的埋葬叫风景。不知道水是第一位的。这个花园大致描述了一下,从来没有离过水。封面没有写下水的历史。毕竟只有一脉,做一个别人引导的园子,并不容易。”(《评论》第227页)曹雪芹的造景技巧由此可见一斑。
三亭阁
如果一个园林里的亭台楼阁没有明显的功能划分,那就乱了,再漂亮也没意思。大观园绝不是这样的。它的所有建筑都围绕着正殿,衬托出中央正殿如同众星捧月般的尊贵。既突出实用功能,又严格遵守古典园林中“尊卑”的规范和组合。礼仪区,省别墅的高潮,以中轴线为中心,充分体现皇家气派和宫廷尊严,显得雄伟庄严。安静区列在东边,很自然,因为东边有方慧花园,树木在林中,很安静,不一般,就像这个功能。西把手列物流区,突出实用功能。建筑区比礼仪区更靠北。这种布局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光看这个楼名就足以让人眼花缭乱。中国的古建筑项目繁多,功能各异,各具特色,几乎都在大观园中有所体现。《红楼梦》几乎相当于一座古代博物馆。据我粗略统计,出现在大观园的建筑名称如下:
景观建筑:
厅:是园林大宅的公共建筑,用以满足游人的宴请和观赏花木。
(2)体仁穆德堂、布仁育德堂
大厅:建在建筑群的中轴线上,作为家庭庆典的场地。
(3)甲寅堂小崔堂余音堂
建筑:作为卧室书房观赏,面朝水,背靠山。
(2)锦塔和大观楼
亭子:用来收藏书籍以供观光或供巨大佛像使用。
②包括方亭和金亭。
亭子:休息欣赏风景,造型各异。方圆有八角折扇。
(1)牡丹亭
桥:点缀环境,用景挡景。
(2)蜂腰桥秦方桥
轩:有窗户的门廊或小房间,大多是书房的名字或茶馆的字号。
(1)聊风轩
亭子:依水而建的园林建筑,以水岸为装饰,享受水景。
(1)藕香榭
翟:书房兼卧室。
(1)秋霜斋
花园:各种花草树木,最佳绿化。
(1)恒物源
厅:书房卧室,供招待客人居住或综合使用。
(2)潇湘馆凹水晶馆
寺庙建筑:
安妮:(2)达摩安妮和崔安妮
殿:(2)玉皇殿清殿
绿色区域:
向宏普芍药普木彭向崔月薛璐华庭叶宇猪八戒屋玫瑰园茶架
又比如风来的牌匾,眼前的杏帘,红香绿玉,万象更新,文章创作,文采优雅,钟瑞辉煌,仙境。只需要寥寥数语就能点出建筑的象征意义,点睛之笔点出建筑本身的特点,将风景展开成历史沉淀的诗意意境。说到“弘毅蒯青”,人们会马上想到芭蕉和西府海棠,进而想到海棠社题写的诗句。只有黛玉的解思敏才能配得上“冯”的高贵,而活在“智恒清芬”的人,除了宝钗,绝不能是别人。这才是真正的人景合一,天人合一。
种植四花树
“名园所筑,仙境非红尘”。即使礼仪楼再漂亮,如果没有奇花异草、瑶草、香树点缀其中,也会显得单调乏味。构成园林意境的意象应包括人文景观,即宫塔、高堂、亭台、洞口漏窗、曲桥、古碑、几屏、古玩。但更不可或缺的是青山绿水、紫花红尘、茂林翠竹、月色星光、烟云朦胧、阴沉沉的风雨等自然景观。大观园有自己的取景方式。这里到处都是绿色的山峰,那里藤蔓掩映,那里曲径通幽,那里清溪飞雪,那里有石阶云雾,变幻无穷,绝不相同。循序渐进,时间不同。
五题景点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宝库中,有许多文人雅士游遍名山大川,留下的不朽作品。如王之涣的《在鹭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几千年来,这一直是进化的传统。事实上,它形成了景观意境的文化环境,成为景观不可或缺的文学陪衬。《红楼梦》第十七集,贾政、宝玉在一帮跟班的陪同下,游遍大观园,到处写匾。正如贾政所说,“无亭台楼阁之名,无花柳之景可色。”对联和匾额是诗歌与造园艺术最直接的结合,也是文人参与园林创作、表达园林意境的主要手段。大观园里的对联匾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比如:
有冯,有宝鼎,有茶,有闲烟,有闲窗棋,意犹未寒。
杏帘在望何处新绿花添欢歌,云香护采芹人。
唱一首豆蔻很美,睡觉做梦都很甜。
古恩伊斯
天地大恩,一子感同身受。
古今九州国荣。
大多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有给景物附加感情,融景为一体的效果。此外,这些富有诗意的情节,如“梦见一个明亮的云轩”、“实现梨香苑”、“在一个绿色的寺庙里品茶”、“潇湘馆春困”和“在一个滴水的亭子里与费阳打蝴蝶”,将园林建筑与人的活动恰当地融合在一起,使这些建筑栩栩如生,成为园林建筑中的经典作品。
六首诗如画
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可以用“雅”字来概括。雅俗相对,是一种书生气。过度而不是偏执,生动而不是停滞,轻松而不是丰富,微妙而不是卑鄙,这是优雅的内涵和古典园林的品质。它是对空间从有限到无限的一种特殊处理方式,与弥漫其中的“雅”融为一体,孕育出一种特殊的艺术境界。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园林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是一首有形的抒情诗。大观园自有诗情画意,梅花鹿鸳鸯在里面嬉戏,墙上挂着琴剑。塞额头对联。其他的,如茂林修竹,清水奔流,十里荷花,桂花飘香,雨水打芭蕉,打浆声,都尽力与风景融为一体。发人深省,让人耳目一新。只要看看项在潇湘馆写的“龙隐瘦,凤尾深”,就明白这意境的富韵了。
总之,大观园就是把自然景观花木移植到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庭院布局、岩石结构、道路设计、植物配置的巧妙,再现自然风光之美,通过建筑物的规则形状与岩石树木的不规则形状的对比,达到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接近自然但不等于自然,师法自然而不局限于模仿自然景观的形式,这是曹雪芹作为一位杰出的景观规划设计师的建筑景观艺术的精髓。他巧妙地和高超地运用建筑、书画、艺术、文学、园林景观来建造这样一个虚拟而真实的大观园。体现了一种艺术上的匠心,充分发挥后达到与自然和谐的境界。只有了解景观的姿态和魅力,并将其融入园林元素的处理中,使之成为园林的灵魂,才真正实现了自然的艺术性和艺术的自然化。
(二)大观园的建筑细节和特色
余英时教授认为大观园是曹雪芹艺术创作的一大成就。从建筑风景园林的角度来看,大观园是对中国园林艺术传统的成功综合和艺术实践,大观园是虚构的,哪怕是某省某地的一座山,甚至一个地名确实存在,也只是作家创作的素材而已。千万不要把图纸当回事去讨论和研究一些诸如大观园是恭王府还是绥远,是在北方还是南方之类的愚蠢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大观园是无稽之谈,是杜撰。曹雪芹对建筑景观的认识和运用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以至于没有人怀疑曹雪芹是一位优秀的风景园林专家。
先来看看大观园核心楼的详细格局。本来是元妃用来救亲的,所以严格遵守“礼”的规范。“礼”对建筑的约束首先是形成一系列关于建筑类型的礼仪规范,并作为传统建筑的规范保留下来。在大观园的所有建筑中,正殿即嘉荫殿无疑是主题部分。前楼与后厅,两厢与厅堂,形成了中国独一无二的四合院。前面一层是大厅,上面一层是舞台。天井前有一个平台,这是贾家安排会见的地方。正殿前楼、左右飞楼、斜楼都是袁菲提名的。《红楼梦》中七十五回写到“贾母厅赏月,台燃香,遮风烛,显瓜饼瓜果各色,月明灯彩烟不形,地铺地毯褥”,可见檩条地位之重要。曹雪芹是一位功能主义建筑师。岛上的这些礼仪建筑不仅丰满、完整、庄严,而且有利于驻军,完全符合驻军要求。从建筑布局服从功能分区的角度来看,大观园的布局极其合理。弘毅苑和潇湘馆位于大岛南部,分别位于礼仪建筑中轴线的东西两侧,相距很近,方便宝黛交流感情,为宝黛朝夕相处提供了一份寄托。不然两栋楼相隔十万八千里,怎么方便宝黛天天见面。吴恒花园位于瘦西湖的北部,靠近主山。院子里只种了藤蔓和草药。即使有奇花异草,藤蔓缠绕,也是寒碧翠。案中只有一个陶瓶装几朵菊花和几本书,却也符合宝钗随时痴傻安静的性格。分割的地块和苗圃区互相借用,灌溉可以用渠水。薛璐安在藕香榭附近。叶竹屿有水草,紫菱有水草,欧香榭有荷花,蓼风轩有水草。这些景点其实就是大观园里的水生植物园,是苗圃区的水上延伸。稻香村位于花园西北,与迎春、探春、惜春的住处相邻,便于李纨管教三春。崔琦岸位于瘦西湖东支的外岸上,东湖区的北面,与公园西面的稻香村差不多。另外,一些小景点的小说采用简单的叙述,比如从稻香村出来的贾政等人,一定是进了苗圃区。所以小说里说“过了茶树,进了木本树冠,过了牡丹亭,过了牡丹园,进了玫瑰园,出了芭蕉坞……”几笔下来信息不多,自然不需要进一步检查。在东西向安静区,除了秦方门桥,其他也简单描述了一下。“一路走来,贾政没进去,或清草堂,或堆石为墙,或编花为花,或山下幽佛室,或林中藏女道观,或长廊曲洞,或方亭。”你不必深究。大局已定。如果你想研究它的详细细节,请参考附图《方明迎西大观园——红楼梦大观园新考》徐公石先生6月出版1980。
(三)从大观园到古典园林艺术建筑的未来
大观园对于园林艺术来说,早已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提到《红楼梦》就不能不提大观园和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未来。在我们刚刚跨过21世纪门槛的今天,为什么中国的古典园林依然充满无限魅力?正因为其和谐统一的艺术形象、婉约典雅的艺术风格、精巧独特的图案、含蓄深邃的意境,才体现了深刻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所以才能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享有盛誉。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五千年的文化沉淀,在世界上诞生了中国古典园林这样独特而不朽的园林体系。我们应该珍惜祖先留下的遗产,决不能让它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在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中,曾有杨鸿勋先生关于园林景观的创造、先生关于苏州园林意境理论、先生关于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规律、周先生关于颐和园的景观特色等方面的阐述。作为第一代建筑园林研究的先驱,他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现在传统文化面临着危机感。西方文明凭借其经济实力风靡世界,大有“西学东渐”之势。就连中国自己的园林研究也没有国外先进。如果我们不能系统全面地研究、发展和完善我们的传统建筑文明,它在短时间内萎缩、崩溃甚至灭绝是完全可能的。中国建筑师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后人如果不能在第一代先行者的基础上继承、发展、创新,推动理论的完善,必然会失去最后的机会。那时候我们就真的愧对祖先,成了中国的害群之马。
鸣谢:红楼梦研究会会员穆乃堂教授提供红楼梦资料,并提供修改建议;王教授亲自指导并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对他们的热情支持表示深深的敬意!
参考资料: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长沙岳麓书社版1996。
2.俞平伯。脂砚斋《红楼梦评论》1960
3.蔡义江。诗词鉴赏与《红楼梦》曲阜。中华书局。
4.刘庚禄。《红楼梦》的诗词曲赋分析。吉林文史出版社
5.建筑师。1995 12.总数是62。
6.孙文哲。中国建筑与哲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7.彭一刚。中国古代园林浅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周全伟。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9.王晓俊。景观建筑设计。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0,杨文珍。中国园林艺术。中国旅游出版社。
11,侯友斌。中国建筑美学研究。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2,杨宇军冯春。建筑艺术欣赏。科学出版社。
13,彭吉祥。中国美术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