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精选_读后感_读《青春二十七课》名著有感
对《青春二十七节文学课》的思考(一):好的阅读是为了读出味道。
这本书的腰封上写着,“一篇文章的好坏,不经过训练是不容易看出来的。”文学鉴赏的训练最适合人从青春期开始训练。所以这本集子叫做《青春二十七课》。
《27节青春文学课》原名《文章与范例》。1936,《新少年》杂志创刊,叶圣陶先生在杂志中开设“文章展览”专栏,按期精选一篇文章,并进行评论。编成一本书后,命名为《篇例》。
除了最后选的两个外文译本,本书其余都是现代作者的作品,体裁和题材都很丰富,其中不乏名著。看完之后给我留下的印象是,这堂文学课就像是一位和蔼可亲、专业的中学老师教的一学期课文。和中学课本的区别在于选的文章。换句话说,这本集子最适合中学生阅读。我觉得可以推广到年轻人(广义的年轻人)有两个原因。第一,阅读和写作技巧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掌握的。他们是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第二,其实大部分年轻人都缺乏基本的读写能力。
所以,这门文学课虽然最初是为了青少年宣讲欣赏文学的技巧,但也值得今天的青年朋友们去读。原因就在于以上两个事实,尤其是第二点。
《青年文学二十七课》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选自现代文学的一篇文章的一部分或整篇文章。后半部分是作者对前者的欣赏和分析。读完全书,选文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鲁迅的《社戏节选》,契诃夫的《苦恼》。差点先生的传记很有意思,值得思考。社会剧的节选铿锵有力,富有文采,契诃夫的苦恼情感深沉,充满悲悯。
说到叶圣陶先生的用心,有很多地方可以讲。对于这本书,我就讲以下几点。
读书写作的必要性在某些时候,甚至到了现在,“读书无用论”的观念还在一些群体和地区流传。阅读和写作从属于阅读,地位更是不值一提。而且,直到现在,人们普遍不认为读书写字是值得重视和努力学习的事情。客观来说,他们被遗忘在生活的帐篷之外。
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更不用说,不了解自己民族历史的人,缺乏生命力和使命感;无论排斥读书写字的人的精神世界有多贫瘠。从今天的物欲横流和金钱至上的角度来看,如果你不学习阅读和写作技巧,你会在工作中经常落后于别人。一个落后的民族会挨打,一个落后的人也会被生活压迫。
有人想说,在当今这个信息充斥、方便快捷的社会,没有必要用读书写字来指着自己。没有他们,我们依然可以穿越社会,走向成功。亲爱的朋友,如果是这样,这种悲伤只是另一层,它将永远持续下去。对这样的朋友,我必须友好地提醒你:请睁大眼睛看看今天的世界,认真思考一下。
写作的起源叶圣陶先生在他的书中说,写作的迫切性在于人对生活有一种体验和意义,与通常的情况不同。这迫使人们思考和记录,向内深入探索,向外广泛追求。为了以更清晰的面目展现这些经历和意义,弄清它们的脉络,指引自己的人生道路,它们不得不被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经历和意义,非常方便以后的记忆、参考和更新。
近年来,阅读和写作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许多人也投身于他们的实践中,这不得不说是一件非常令人欣慰的事情。当然,除了叶先生的看法,对于写作的原因,广大作者肯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初衷。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记录自己的想法,探索未知,表达自己的观点。
阅读的鉴赏其实大部分读者缺乏对文字的鉴赏能力,大家引以为傲的鉴赏眼光也远远不足以看透纸的背面,深入到文本,尤其是文学作品。这导致阅读能力差,消化不良。这是《青年文学二十七课》的基本意图。不过这本书只能算是入门,却可以称之为“老司机”。
书中选取的分析文章风格各异,各具特色。作者试图在更广阔的图景中向读者展示阅读和写作的秘密。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格,如叙事,说明文,议论文和报告文学;文本的选择也侧重于对不同体裁文本的不同欣赏,如散文、随笔、诗歌、戏剧、小说等。
叶先生尽力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这本书的每一篇文章。虽然有点浅显,但却为读者揭示了许多不同的欣赏视角,足以引外行入园。
最后,我想说的是,古代就像曹丕说的,文章是国家的大业,不朽的大事。今天虽然不足以讨论,但文章(也可以引申为文学、文艺等。),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灵魂和精神支柱,是永远不可磨灭的。需要大家的重新认识,重新对待。
《青春二十七课》反思(二):大师课,重温最基本最重要的写作原则和初衷。
《青春二十七课》是叶圣陶和叶老向青少年介绍阅读和写作技巧的系列文章。它最初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叶老精心挑选了27部风格各异的代表作(包括3部译作),采用了第一部发表原著,第二部分析评论的方法。他一方面可以让年轻读者读到漂亮得体的文章,另一方面也能从他的讲解中理解原著为什么能被称为好文章。他的分析非常到位,从介绍文章是什么风格,分析作者为什么选择这种风格,用这种风格表达作者意图相对于其他风格的区别和优势,作者的写作方法有什么独到之处,如何从想学习这种风格的读者入手等等。叶老说话的语气很平和,夹杂着一些像面对面交流一样的自我质疑和自我回答的语句。在阅读的同时,读者仿佛置身于中学课堂,听着自己喜欢的语文老师耐心讲解最基本、最重要的写作原则和初衷。文字全是图片,生动有效。下面,我只选择几篇感触最深的文章进行简要说明。
第一,让我感动的徐志摩的《我知道的剑桥》是原文。对徐志摩一直有所耳闻,但从未翻过他的作品。我不知道为什么。但这一次,叶老选的《我知道的剑桥》片段,让我后悔之前远离了它。“星月之间的时光,绿草如茵,花香四溢,流水待客”不正是我一直在努力捕捉的吗?“拿一本书,走十里,选一个干净的地方,看天,听鸟,看书,累了就在草地上做梦。”这不就是我一直追求的吗?不仅仅是他,还有二十七篇文章,二十七个作者,很多我从来没有关注过,或者说我选的文章从来没有看过。看完叶老的课程,第一感觉是候补名单上多了几个作者名字和书名。
第二,蔡元培先生杜威博士的生日演讲,这是一篇实操文章,也就是叶老说的一篇关于仪式的文章。我之所以选择这篇文章,是因为我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写这种东西,各种会议文稿,还有叶老当时列举的这类文章的通病,比如“大多堆砌了一些花言巧语,让人觉得这绝不是什么“肺腑之言”,而是从作者的唇边和笔尖滚下来的,白白让观众和读者厌烦”,这正是我经常犯的错误,也是我尽力避免的。叶老在评论中分析了蔡先生是如何把这样一篇礼仪性的文章做得有趣又有感情,对做文字工作的人有所帮助。
最后,我想谈谈你冰淇的《柳风序》。我把这篇文章放在最后,是因为我不太同意叶老在这篇文章中的一些观点。叶老认为,如果序言讲了书的大意,或者指出了它的意思,或者指出了它的好处,你看完序言就会对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看随笔,你就会把线索看得很清楚,很容易理解,所以一定要养成先看序言的好习惯。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如果前言说了一些对阅读文章有影响的解释,确实需要先看,但如果前言揭示了太多关键内容,比如游先生的文章,文章中的每个人物都被分析,被贴上了好人坏人的标签。如果读者先看序言,对每个人物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会大大影响阅读。当然,叶老的本意是担心如果文章的描述过于含蓄,不善于阅读的读者无法正确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但是我觉得,第一次看一本书的时候,一定要用自己的理解来下结论。如果后面发现和作者意图不一样,可以在充分理解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再通读一遍,看看这次能不能发现那些话背后的深层含义,这样才能真正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而不是因为怕理解偏差而提前告诉你。所以如果是剧透式的序言,我个人认为放在文章末尾作为后记比较合适。
不知道我的评论算不算剧透。希望不会影响大家的阅读体验。
对《青春二十七节文学课》的思考(三):活水来自源头,来自生活。
语文老师总说“得语文者得天下”,语文课主要是培养阅读和写作的能力,阅读的积累最终也是为了写作。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每一篇好文章都要有写的理由”,这似乎和学生时期的命题作文有点不同。其实叶老师一直想说明,写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或者一篇高分作文,其实并不难。“文章的素材是经验和意义,文章的基础是语言”。只要“选材准确,用词严谨细致”,就能写出好文章。
叶老又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活得有意义,就必须要求经验和意义的精确,语言的确切和透彻。那不是用来写文章的,是用来生活的。凡是经过这种修养的人,往往觉得有很多文章可以写,写出来的往往是好文章。”叶老总结说:“文学创作本身来源于生活。人生如泉,文章如溪。源头丰沛,溪流自然日夜热闹。”这两段看了几遍,越来越有感触,佩服叶圣陶先生的伟大。
基于这一思想,叶老还提出了练习写字、培养读写习惯的好方法。1936,《新少年》杂志创刊。叶老做了一个专栏,每期为年轻读者挑选好文章,并附上评论。当时的栏目叫“文章展”,很受欢迎。后来,他把这个专栏的内容编成了一本书,叫《文章举例》。1983年,叶老之子叶至善在重印此书时做了一些修改,并强调“阅读与写作并重”。这本书的最新版本被重新命名为“青春的二十七节文学课”,因为书中选择了二十七部名著。
在这本书里,叶圣陶先生选了朱自清的《背影》,夏衍的《包身工》,鲁迅的《当时的剧院》,所以非常熟悉。叶老在选名著的时候也考虑到了文章的体裁,包括写人的故事,记笔记,记叙文,议论文,诗词散文,还有科普论述,等等。比如老舍的《北平的洋教练》、巴金的《朋友》、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丰子恺的《现代建筑的形式美》、周作人的《小河》、蔡元培的《杜威博士的祝寿词》都收录在这本书里。可贵的是,这本书的最新版本增加了三个附录,包括两篇外国作家的文章,如契诃夫的苦恼。
诚然,名著不错,值得一读再读。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一部名著背后,叶老都亲自写了多页的指导。有的指出文章好,不错;有的解释这类文章的特点和做法;有的甚至在文章中提到不合适的地方或者不合法的地方。所有的复习指南都是为了帮助读者思考什么样的文章更好,如何写出更好的文章,如何避免写作中的错误。总之,看了叶老的评论,我就知道我读书太“撇水”或者说我的水平不够消化吸收。看完这二十七篇,也就是看完每一篇名著原文和评论,真的就像上了二十七节文学课,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了,写作方法也更清晰了。
孟郊说,“寻找思路是有效的,战略期是最重要的。”关于写作,补文学课当然重要,但最好的办法,正如叶老所说,还是回归生活,注重“养成习惯”。活水之源在生活中,读书写字的知识和技巧在生活的习惯中。
对《青少年文学二十七课》的反思(四):中学语文我补了一课!
我刚刚读完叶圣陶的儿子叶至善先生的回忆录《我父亲的长寿》。在此之前,我读过叶圣陶的几本书,如《文心》(与夏丏尊先生合作)和《青年文学二十七课》,但这是这个启蒙中国系列的最后一本书。但无论是在山治先生的传记里,还是在叶圣陶先生面前的文集里,都提到了这本书《文章举例》(现已出版为《青年文学二十七课》),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本早已读过的好书。
如果你从之前的书里知道叶圣陶先生不仅仅是我们曾经在语文课上学过的词条内容,还从叶老师那里读到了那么多关于语文教学的真知灼见,再去读《青春的二十七节文学课》,你可能就明白怎么读这本书了。
我仍然记得中学时学过语文。每节课,老师都会阅读,分析段落,提炼中心思想。经过几年的学习,我现在想想那些文章有什么好的地方,让你现在说出来。恐怕你说不出来。因为不知道为什么,很难想象那些曾经的好文章会变成你的东西,在你开始写作的时候潜移默化的影响你。
多年以后读《青春二十七节文学课》,就像一个好老师带着你,指引你上一堂新的语文课。
再说说入选范文的作者,几乎都是不服从多年的著名作家。但在叶先生选这本书的时代,这些人无疑是当时的著名作家,其影响力与今天十几万的官衔无异。时隔半个多世纪,读到这些文章的人或事,对现在的读者有一种不可避免的疏离感,但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却能在不经意间窥见民国的风采,这也是一种阅读意外。
事物在变化,但写作的指导原则是不变的。这本书弥补了我们语文教学的不足。
看矛盾先生的《浴室速写》,讲一群在日式浴池洗澡时认识的人。叶老师在分析这篇文章的时候说,作者一定是写了自己感兴趣,觉得有意思的东西。至于普通的场景,他虽然看了,也不会高兴地提笔写。但是看了叶老师的指示,以后在阅读和写作中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就明白其中的奥妙了。
学摄影的朋友一定会明白光圈大小的原理,叶老师在分析中也借鉴了这个原理。他说,“要写这种文章,就要在各种光圈里画一圈界限,把我们想写的东西都圈在界限里,把我们不需要的东西都放在界限外。”矛盾先生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先画了这样一个界限圈。”就这样,他带着读者按照矛盾先生描述的群像,仔细还原了现场。这样看完分析,读者会恍然大悟,原来的好文章为什么好,有迹可循。
所以,一点建议是,看完鉴赏,再读一遍原文,你会更真实地理解作者的文笔之美。
古人云,好书百读不厌,博览群书,自知之明。说了这么多,如果有一个名师指导,我们肯定会少走很多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