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古代汉语的论文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大约8000年前的两种符号:汉字的演变是一种抽象的、方形折叠的符号,以甘肃大地湾遗址彩陶上的雕刻为代表;二是萧声的象征,以河南贾湖遗址甲骨文为代表。前者演变为Xi安半坡临潼姜寨上的一系列雕刻符号。后者发展成为大汶口陶器上的图像。到龙山文化末期,宗法社会基本确立,这一时期良渚文化玉器上出现了成群的铭文。这些铭文有的与大汶口陶器图像相同或相似,有的与Xi安等地的铭文相似。这些铭文可能是当时最基本的前汉字系统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良渚文化正处于中国中央集权的奴隶国家诞生的前夜,夏朝应该是正式汉字体系形成的最关键时期。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汉字出现的这么晚?根据考古学和遗传学的研究,语言诞生于几十万年前,但真正的汉字系统直到大约5000年前才形成。
趋势
自甲骨文以来,汉字发生了许多变化。根据历史事实,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改革和自然演变。汉字的改革是指人们自觉地、积极地管理汉字的过程,汉字的自然演变是指汉字的自然变化过程。汉字改革一般是不连续的、激烈的、短时间内完成的;汉字的自然演变是连续的、缓慢的、长期的。汉字的自然演变既有时间因素,也有地理因素,使汉字的形、音、义呈现多样化,导致异体字越来越多,读音不同,词义变化,导致汉字不统一、不规范。因此,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演变,人们必须对汉字进行改革,使之规范统一。另外,汉字不可能一产生就十全十美,能适应各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会积极改造汉字,以适应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需要。当改革措施普及后,汉字开始了新一轮的自然演变。汉字的演变就像道路的变化。路是人走出来的;路出来后,人每隔一段时间就得修一次;修复后,道路逐渐发生变化,如变宽、变直、损坏,或出现新的分支,需要重新修复。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道路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建设新的道路,比如铁路、公路。修路相当于汉字的改革,路逐渐变宽,变直,破损,自然分支,相当于汉字的自然演变。这两种变化具有不同的性质、趋势、规律和作用,所以过去我们一般把汉字的历史演变放在一起讨论,得出一些结论,比如“汉字的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难免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汉字的演变——从古文字到小篆
在本书中,古文字是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大篆,包括金文、甲骨文、大篆。汉字上的金文:在古代,铜被称为金,所以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也称为钟鼎文和铭文。青铜器铭文最早发现于商代二里岗,但在商代二里岗只发现少量青铜器。殷墟出土的青铜器铭文较多;到了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变得更加普遍。商代金文多为象形文字和由象形文字综合而成的通假字。这些字如画,生动、浑厚、自然,有的则是高低起伏。甲骨文:古代写或刻在龟甲或动物骨头上的文字。目前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代盘庚时期的甲骨文,其内容多为“甲骨文”,少数为“笔记”。甲骨文多为象形或会意字,象形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性很强,字多,笔画不确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并不统一。大篆:相传为周代史蜀所创,故又称文淑、蜀篆、舒舒等。石城是周宣王的一位历史学家。《大篆》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种钟鼎艺品,其中以周宣王的《石鼓文》最为著名。大篆是一种由古文字向小篆过渡的汉字字体。小篆:小篆由大篆简化而来。小篆与大篆相比,形体结构简洁、规整、协调,笔画均匀工整,部首也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和融合。与大篆相比,小篆的形象性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都相对固定。传说《小传》是战国时期秦国丞相李斯整理出来的。如果小篆真的是在短时间内整理出来的,秦国肯定有一个积极提倡小篆,积极排斥包括大篆在内的古文字的改革过程。秦国以外国家使用的文字统称为“六国文字”。六国文字属于古文字范畴,具有图形性,形状不确定,难以识别。公元前221年,秦王本攻打齐国都城临淄,战死。至此,秦国统一了六国。秦王嬴政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自称“始皇帝”。秦始皇为了加强和促进他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对全国的统治,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文字改革就是其中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在全国实行小篆为统一文字,“禁止各种与秦文不调和的文字”。为了推广《小传》,秦始皇命李斯、赵高等人编纂《仓颉》、《李稷》、《博学》等书籍和文章作为标准文本范本。由于皇帝的高度重视和皇权的巨大影响,小篆很快在全国推广,纷繁复杂的“六国文字”随即退出历史舞台。
汉字的演变——从《小篆》到《李开》
《小传》流行后不久,民间创造了一种比《小传》更简单、更定型的新书风。这是正式的剧本。隶书之初,是一种潦草不规范的篆书。到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时候,隶书已经形成了固定规范的字体。李殊将篆书的线条改为方笔画,顺应了社会对书写方便、规范的需求。汉字是一代一代演变而来的。在狱中,一个叫程淼的犯人整理出三千字的通俗隶书,交给秦始皇。秦始皇对此大为赞赏,破例提拔程淼为御史,并允许他的文字在早黎百姓中使用。此后,隶书不仅在秦代民间广泛流行,而且政府公文一般都用隶书书写,但重要的诏令仍用小篆书写,所以隶书在秦代也被称为“辅书”。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隶书之前,汉字是用画线书写的,而在隶书之后,汉字是由左右笔画等笔画组成的。隶书出现后,汉字的结构基本固定,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基本没有大的变化。随着秦朝的崩溃,小篆迅速退出历史舞台,隶书成为社会上首要的书写方法和书法典范。此后不久,出现了更规范的楷书字体。汉代以后,楷书占据了正统地位。
汉字的演变——繁体字到简体字
下面详细说说现阶段汉字结构的改革过程。从古至今,很多汉字的书写方式多种多样,有的笔画多,有的笔画少。笔画多的叫繁体字,笔画少的叫简体字。当隶书、楷书走上历史舞台,小篆形式的各种繁体字、简体字自然被淘汰。然而,对于一些隶书和楷书形式的汉字,人们逐渐创造出新的书写形式,有些笔画较多,有些笔画较少。一般以少笔画居多。这些笔画少的书写形式叫简体字,笔画多的叫繁体字。简化字一般不被官方认可,只在民间流行,所以也被称为俗字。对了,上个世纪我们实行简化字运动后,一些简化字或者俗字取代了占据正统地位的繁体字,成为正统字。这些简化字被称为简化字。可见,“简化字”和“简化字”是两个有联系但又不同的概念。1909陆飞魁在《教育》杂志上发表了《通识教育要用常用字》一文,第一次向国人说明了简化字的优越性,说明简化字本身并不难看。这篇文章被认为是近代简化字运动的开端。1922年,国民党政府教育部全国语言文字统一规划委员会成立汉字省委员会,正式组织领导简化字研究工作。通过钱的《保存现行汉字的笔画案例》,这个案例首先说明了保存汉字笔画的重要性,指出虽然以拼音为治本之策,保存汉字笔画为治标之策,但当时汉字的弊端日益明显,一时拿不出治本之策,所以保存了笔画。案例还讲述了几种挽救笔画的方法,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民间使用历史。从65438年到0935年,经过十几年的学术讨论和准备,国民党政府发布了在全国推广简化字第一单的命令。然而,手表的实施很快遭到一些保守派的反对。1936年,教育部在行政院的命令下,正式下达了“暂缓推行简化字”的指令,这标志着民国简化字运动的夭折。然而,简化字运动仍在民间进行,特别是在红军解放区,简化字随处可见。它们出现在人们的手抄本和各种印刷品中,人们称之为“解放词”。随着解放区的扩大,“解放”一词也传遍了全国,为新中国在群众中开展汉字简化运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简化很快被提上日程。1949 10 6月10日,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正式成立,并选举吴为会长。65438-0952成立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马叙伦任主任委员,下设拼音方案组、汉字排列组、教学实验组、编辑出版组、秘书处。1954 10本委员会将经多方研究讨论、四次修改的《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报中央批准,并下发各地进一步审核和初步试验。同年,10,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隶属于国务院直属单位。1956年,国务院通过了《简化字方案》和《关于出版的决议》(简化字方案),开始正式实施简化字方案。汉字的演变根据国务院的决议,汉字简化方案分四批。1956年2月,首批实施简化字260个,其中方案外简化字230个,部首类推30个;1956年6月,实施第二批95个简化字;1958,实施第三批70个简化字;1959年第四批简化字92个,追加简化字部首54个。四批共517个简化字,其中30个为汉字简化方案外的部首类推,28个未在汉字简化方案内实施。1964年,文改会编了《简化字汇总》,分三表。第一个表包含352个不带偏旁部首的简化字,第二个表包含132个带偏旁部首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字。第三个表包含1754个简化字,是在第二个表的简化字和简化偏旁部首的基础上,类比简化了《新华字典》基本收录的8000个汉字。总表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附录:一是视为简化字的异体字清单,二是国务院批准的不常用地名用字清单。《简化字提要》的编撰,表明中国第一次简化字运动终于成功。第一次简化汉字运动效果突出:①把2235个汉字从平均16.03笔画减少到10.3笔画,学写方便多了;②剔除了一批异体字;③结构更加合理。比如“补偿”这个词很容易读作“sh m 4 ng”,变成简体中文的“补偿”就不会被误读;④在结构上更加美观,字形之间的差异更加突出。作者曾经把有繁体字和简体字的中文报纸拿给不认识汉字的德国人和泰国人看,让他们比那种汉字形式好看。结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简体字很漂亮。识字实验中,简体字识字的效率比繁体字识字的效率高20%左右。简化汉字第一乐章也存在一些问题:①有些字简化不合理;②有些繁体字应该简化而不简化。相对于上述有益效果,这些问题是次要的。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惯性,简化字的运动也不例外。第一次简化字成功后,有人在思考如何进一步简化汉字,于是开始了第二次简化字运动。大致过程如下:从1966年到1971年,汉字简化处于停滞状态。1972年3月,中科院成立文改办,文改工作开始恢复。当年7月,文字改革办公室开始拟定汉字第二次简化方案,广泛征集群众喜闻乐见的简化字。1973国务院同意恢复“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委员会”名称,划归国务院科教集团管理。1975年,文改会拟定了《第二次简化字方案(草案)》(以下简称二次简化字)。从65438年到0977年,文改会拟定了第二个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修订版,包含了853个简化字。2月20日,1977 1977,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加快文字改革步伐》,第二天开始试行二建一表248个简化字。1978年3月,教育部通知,全国所有编写的教材都要试行二建中的第一个字,开始实行二建。但《二建》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①有些字简化不规范;(2)对部分汉字的不合理吞并,如将“调”与“雕”合为一字。另外,汉字大局在深受“一简”冲击后,刚刚恢复平静,又受到“二简”的冲击,出现了一些混乱。于是,从1978开始,人们反对两简的声音越来越大。1978年8月,全国各地报刊停止试行二建一表简化字。汉字的演变从1980年开始,相关机构开始对二简进行修订,一直持续到1985年。但在看似修改完善的时候,被政府废止:1985 12,文改委更名为国家语委;1986年6月24日,国务院批准国家语委《关于废止二建、纠正社会用字混乱问题的请示》,并在通知中明确指出,“1977年2月20日公布的《第二版简化字方案(草案)》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停止执行。”这个通知宣告了第二次简化字运动的失败。为什么第二次简化字运动失败了?笔者认为,根本原因是第二次简化字运动带来的好处非常有限。第一次简化字运动对汉字结构的改变如此之大,效果是在识字实验中,简化字识字的效率只比繁体字识字提高了20%左右。第二次简化字运动的规模远不如第一次简化字运动,群众基础赶不上第一次简化字运动,合理性也不如第一次简化字运动,所以它的好处不会很多。第二次简化字运动虽然失败了,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和值得吸取的教训。其中一个重点就是“不熟悉。”因此,国务院6月6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示的通知》1992+065438进一步明确指出,今后要慎重对待汉字简化问题,保持汉字稳定,便于社会应用。
汉字的演变-自然演变
(1)汉字结构的自然演变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异体字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同一个字的不同书写形式越来越多;②笔画的花样越来越多;③写作方法越来越多。汉字在起源的时候,其实就是写实的图画,每个部落甚至个人可能写这些字或者画这些图的方式都不一样,所以每个字的写法也有很多种。这种现象在商代甲骨文中仍然非常明显。比如甲骨文中的“尊”字至少有20种写法,“阳”字至少有45种写法。一个词的各种写法称为变体。在汉字结构转型的过程中,新字体取代了旧字体,旧字体中的各种写法往往同时被废除,即淘汰了许多异体字。而对于新字体,通过自然进化,在民间出现了简化、草书、快写、随笔的现象、要求和趋势。由于各个地方、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简化字、草书、快写、随笔没有统一的规则,国家也没有制定汉字书写的规范,一个汉字就产生了多种写法,出现了新的变体。另外,由于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在不断增长,现有的文字往往不够用。所以会创造出一些新词,因为不同时期的各种人工造词往往未经专门机构审查就流传开来,有些词实际上意思相同,增加了异体字出现的几率。在字体方面,汉字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隶书登上历史舞台后不久,其笔画自然发生变化,形成楷书。印刷术发明于宋代。为适应印刷,特别是书刊印刷的需要,笔画自然进一步变化,出现了横、竖、方的印刷字体——宋体。随着文化事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西方字体的影响下,汉字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字体,如黑体、艺术字体,如海报体、综合艺术体、亭台体、少女体、仿宋体、平宋体等等。这些字体一般都是由计算机代替手工书写的,所以现在可以统称为“计算机字体”。此外,为了书写的方便和书法艺术的发展,人们还创造了行书、草书等多种书写方法。行书的结构和楷书基本相似。虽然草书的结构与楷书相差甚远,但草书一般只作为书法的一种或作为一种速记方法,在信息交流中很少使用,经常被拒绝。(2)汉字数量的自然演变在自然演变的过程中,汉字的数量是逐渐增多的,因为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们不断创造出一些新的文字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此外,异体字的自然增多也是汉字数量增加的原因之一。(3)汉字读音的自然变化从古至今,汉字的读音都发生了一定的自然变化。比如在古代,有些双音已经从汉语中消失了。此外,语气上也有一些明显的变化。长期以来,汉字没有一个规范的注音工具,这是汉字读音自然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4)汉字词义的自然变化从古至今,有些汉字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汉代以前,“低”只是指“耷拉着脑袋”;汉代以后,“低”是“高”的反义词,包括“矮”、“低洼”、“声音小”、“程度差”。(5)汉字的规范化上述汉字的自然演变,如果不加以约束、规范和清理,会带来严重的混乱。仓颉,传说中的汉字创造者,可能是古代一位伟大的汉字整理家。周代史学家史成可能也是一位杰出的汉字分类家。由他编写的儿童识字教材《史栓篇》,客观上起到了规范汉字的作用。秦朝用小篆统一中国汉字,也是一场轰轰烈烈的规范汉字运动。此后不久,隶书的出现进一步规范和简化了汉字。从那以后,汉代的许慎、唐代的颜、宋代的郭中书和都做了一些工作来纠正错误。此外,汉末开始的魏晋反切汉语注音和韵书法,对汉语语音的统一也有很大贡献。五四新文化运动也是一次大规模的汉字整理和规范过程。在词义方面,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时白话文运动的推广,即提倡用口语写文章,反对用文言文写文章,很多汉字在文言文中的独特意义被抛弃,常用汉字的数量至少减少了很多。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简化汉字运动,同时也非常重视规范汉字运动,主要表现在:①清理和废除异体字;(2)统一和规范汉字的字体、笔画和笔顺;③统一规范汉字读音。关于这方面的历史,读者可以参考高更生先生所著的《当前汉字规范化》一书。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社会人口流动性迅速增加,文化、教育、广播电视蓬勃发展,全国人民的普通话水平迅速提高。虽然很多偏远乡村的老人不会说普通话,但他们能听懂。这表明中国人民通过统一和规范汉字的发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汉字发展的历史可以得出两点启示:(1)汉字的结构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很大的变化,体现为从大篆到小篆,从小篆到隶书,从繁体字到简体字的转变。(2)汉字改革对应的是生产力的大发展。这体现在汉字改革的两个活跃时期(秦朝和20世纪)都发生在生产力大发展时期。这种现象可以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解释:汉字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工具,生产力的大发展为生产工具的创新提供了技术和人文基础,生产工具的创新会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满足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另外,生产力的大发展和汉字的改革,要求中国处于一个相对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这也是原因之一。
进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