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中的激情与柔情。
中文摘要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记录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其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认为,李清照词风婉约清高,对爱情的追求体现了女性真挚缠绵的柔情;二、南渡丧夫之痛,孤独落魄的亲身经历折射出出国恨族世仇的悲痛。
关键词:柔情豪情
在中国历史上,李清照是一个奇迹。她以一首《漱玉词》跻身宋代词坛群星璀璨之列。对于李清照的艺术才华、艺术风格和杰出的词学成就。这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词分两种:一种是婉约,一种是豪放。读诗喜欢先了解作者。有些人写东西是为了追求华丽的文字。我更喜欢不拘小节,表达内心想法,抒发感情的诗人。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位气质词人,她的词有着女性特有的温柔和豪情。
李清照,易安居士,山东人,嫁入官家。生活在这种舒适安逸的环境中,李清照的娘家和原配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阶段。这一时期,李清照的词风大多向往对美好爱情和婚后幸福生活的追求。《靖康之难》改变了宋朝的历史,也改变了文人的命运。此时的李清照也经历了国破家亡、夫丧的命运,词风发生变化,多为沉郁低沉。
当我还是个女孩的时候,我聪明活泼,渴望爱情。
李清照的父亲是北宋“后四学士”之一,母亲也擅长诗词。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李清照,从小就对诗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她还坐在父亲的膝盖上,几百首古诗已经朗朗上口。少女时代的她,与诗画无关,与好朋友一起喝酒唱歌。享受和别人在一起的乐趣,喜欢听别人说,也为了自己以后再次品尝,于是我在笔记里记下了这件悠闲有趣的事:我永远记得西亭的夕阳,我不知道回家的路,我高兴地在夜里回到船上,我误入了荷花的深处。怎么划一条船出来,不小心,却吓了一群奥卢。
这是你心情正浓时唱的一首欢快的歌,躺在河塘里,饮在溪边的亭子里,醉了回家,情景交融。隐隐约约听到,这首词里,飘来了李清照千年的爽朗笑声。有什么好玩的,这么好笑?听她回忆:在溪边的亭子里和人喝酒到傍晚,迷迷糊糊,醉了,是醉了吗?还是令人陶醉?还是人都喝醉了?但我笑得太厉害了,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既然你找不到路,那你一定是走错路了。果然结束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我就坐船回家了。但因为荷花盛开,越陷越深,迷失了方向。急忙划向渡口,却发现早已栖息的鸥鹭被划桨声惊醒,哭着飞了过来。每次读到这里,我似乎总能听到她对着海鸥抱歉的微笑。李清照活泼的天性跃然纸上。但是,试想一下,那个时代的女性是被封建社会的礼仪所束缚的。和李清照一样,一个有教养的家庭的女儿,只有高兴的时候,才能在外面划船回家,她也和别人一起唱歌。可见李清照对当时社会的无声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一)追求爱情,展现女性特有的丰富细腻的温柔
在那个封建社会,女性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心理和行为都深受压抑。他们不敢表现出对生活的追求。而李清照却描写了对爱情的渴望:“含羞而去,回首照吾儿,惟闻童年。”【1】《小绛唇》)她矜持羞涩地写着爱情:“锈脸芙蓉笑,斜飞鸭衬相思,眼波猜度。一方面魅力十足,三心二意,恨不能送你一颗宁静的心。月亮动了,影子就要回来。”[2]在《浣溪纱》中,她写夫妻相思离愁:“花离水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种情况是消除不了的,也只有这时候眉毛一低,心里才是真的。”[3](《一枝梅》)这些词缓慢而深情,自然而率真,体现了女性清纯细腻的灵气。
通过咏花赞美自我形象和人格精神。
纵观李清照所有关于花的诗词,可以发现梅花、银杏、桂花、菊花是最受欢迎的,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女性的细腻情感。我国人民历来喜欢盛开的梅花,以霜雪为荣,称之为“以花为基”,位列“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之列。李清照不仅突出了它们鲜明的色彩和姿态,更注重挖掘它们的精神意蕴。桂花以其平和淡泊的精神气质赢得了李清照的青睐。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在其中看到了魏晋名士的风流气质。梅是诗人的最爱。《渔父傲雪》《春信》《满庭》《小亭子》《隐泉》都是咏梅的代表作。“不要恨香消雪,一定要疏导和扫除感情。很难说,夜明月明,影影绰绰还是浪漫。”(满婷方)梅花的淡雅、高洁、清冷、幽静的风韵,是诗人飘逸自爱的精神品质。在这些作品中,李清照以花为喻,表现了她对超凡脱俗、高贵自立、孤芳自赏的人格追求,使她突破了普通闺阁女性的卑微性格,具有了名士风雅的千古风流。
从某种程度上说,李清照的词是她自己心路历程的记录,对自我形象的描写是其重要内容,往往通过咏花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花荣无动于衷,每个人都很天真。花了很多时间,才暴露在风中,化了新妆。妩媚艳丽,妒风笑月,与董军长坏。”这首《庆清慢》通过对菊花的颜色、形状、品质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优越、无与伦比的优雅的欣赏。在《碎玉兰花》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自己漂亮脸蛋的赞美,“卖花。”我买了一朵春花。泪轻染匀,尚有夏一瞥。“这是一朵多么美丽的花啊!含苞待放。字的下一句写的是“恐怕郎猜奴才面不如花面。“云鬓斜,欲教郎比观。”本来写花是为了突出一个人的外貌美。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外貌没有充分的自信,对自己的外貌没有充满爱惜,谁敢让郎“比一比看”呢?
第二次做女人,透露自己的恋爱经历和真挚缠绵的柔情。
李清照的婚姻是古代少有的美满婚姻,甚至可以用有情人终成眷属来概括。但是,她的爱情有很大的局限性。她只爱丈夫,但不像现当代女权主义者那样爱得超越一切。不过,这里用李清照就够了。毕竟女词人是在诗词礼仪的氛围中长大的,嫁给了高官显贵之家。
(一)、和丈夫谈诗如镜。
李清照的丈夫曾做过一个梦,梦里说:“字和公司,装已脱,草拔。”7.他父亲认为他想娶一个妓女。婚后两人真心相爱,志趣相投,写诗,斗茶,猜度生活细节,一时成为佳话。李清照在《金石录序》中这样描述那段幸福的生活:“李清照说她记忆力很强。每次吃完饭,她就坐在书房回到厅里,泡好茶,指着某本书上记载的某件事,哪一卷,哪一页,哪一行,说对错比先喝茶更能分出输赢。每当我说对的时候,我就举杯大笑,以至于我和茶一起倒在我的怀里。有时候情侣也会聊诗词。赵明诚道:“我就是喜欢你那些‘惊起一滩鸥来渡蜜月’,‘穿上衬衫心情好’,‘梨花恐怕难禁’之类的句子。这样的婚姻生活估计连现代人都羡慕。
赵明诚特别喜欢金石学,除了研究经典和历史,他还特意搜寻彝器、字画。婚后,李清照对金石学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帮助丈夫考证、鉴定。夫妻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赵明诚在读大学,一个月只请假回来两次。虽然同在一个城市,但李清照还是觉得,千里半月见一次面,也算是一年一度的七夕节。
那天是上元节,正好是赵明诚回家的日子。正当赵明诚在书房坐定,丫鬟来报说,有个大学里的小男孩求见。儿子走进书房,只见他身穿绣花儒巾,湖棉袍,眉清目秀,风度翩翩。赵明诚连忙问你的名字。秀才神态潇洒,说:“我和哥哥是老同学。半个月没见了。为什么我哥哥这么健忘?”赵明诚回来了,笑着,一把抓住女扮男装的妻子。午饭后,男装的李清照带着丫环,跟着赵明诚过街,前往索国寺。在小吃店,赵明诚特意挑选了李清照从未见过的小吃,让李清照全部品尝,然后由流浪艺人负担买了一些小泥人之类的玩物。出身良好的李清照第一次走上街头。自然,她特别新奇和快乐。岁月就这样无忧无虑地过去了。
(2)、赠诗和丈夫盼望你早日归来
时光飞逝。在一片萧瑟的秋风和芬芳的桂香中,赵明诚收到了朋友的来信,约他去泰山。李清照不能陪他去泰山,就帮昭辅收拾了些行李,告别了丈夫。李清照为赵明诚写了一首送别诗《一截梅》;
“红藕香残玉长秋。轻解罗尚,独占兰州。
谁送云锦书,词雁归来,月满西楼。
花开花落,流水潺潺。一种相思,两处闲情。
这种情况我也没办法消除,只是皱眉,却又往心里去。"⑧
如果她不是一个很爱老公的女人,怎么会一会儿皱眉一会儿难过,放不下感情?没有这样的情怀,很难写出这样朴实感人的文字。诚然,赵明诚看了此词,无心登泰山、游古碑,玩的心思减少了一半;虽然人离家越来越远,但心却越来越近。在他们到达泰山之前,他们的心已经在计算他们的归期了。夫妻之爱跃然纸上。
(三)易腐美的悲哀
越美好的东西越容易失去,花凋谢得多快。人们在花中看到了自己的青春和美丽,也体会到了青春和美丽的短暂和脆弱。李清照虽是才女,但青春美貌依然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首诗有意无意地流露出对容颜逝去的伤感。这里最有代表性的是《如梦》:“昨夜雨骤风骤,酣睡未消残酒。问快门人,海棠依旧。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应该是绿肥红瘦。(5)表现了女诗人对花的怜惜,对青春的哀愁。青春,和爱情一样,像花朵一样美丽,也像花朵一样难以承受风雨的无情摧残。那无限凄凉的叹息:“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应该是绿肥红瘦。”⑥可见此时的花香是如何深深打动了女诗人的心。女人内心的温柔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南飞行,感觉悲凉帅气,开朗豪迈
赵明诚和李清照结婚二十六年,政局一直处于急剧变化和动荡之中。她的丈夫赵明诚在途中病逝,只剩下李清照一个人。后来她经历了再婚和离婚,晚上的场景特别凄凉。因此,李清照不仅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也经历了永远失去爱人的悲伤。他的词风也是一转,透着沧桑。
“靖康之变”结束了北宋,但也改变了李清照宁静而幸福的仕女生活。李清照虽然有着比同时代女性更宽松的生活环境,甚至还有些士大夫精神,但也不能完全超越她的角色。毕竟,她的个人生活与那个苦涩的时代紧密相连。此时的处境,已经不可避免地渗透了国破家亡的沉重悲痛和忧国、思乡的痛苦思绪。她以细腻敏感的视角,深刻地感知和记录了混乱中人们的情绪波动和精神创伤,间接反映了时代的苦难。
《武陵春》词:“恐舟不动,多忧。”是的,在李清照生命的小船上,曾经有过多少悲欢离合。没有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就没有李清照的作品,如《武陵春》《慢声细语》也不例外:“寻之,寒明,悲凄。乍暖还寒的时候,最难停止呼吸。三杯两盏酒,你怎么打得过他?来晚了很急。郭艳很难过,但这是一个老熟人。黄花堆得满地都是,枯槁残损,现在没人能摘了。看着窗外,怎么能一个人黑?梧桐更是毛毛雨,黄昏滴水。这一次,多么令人担忧。
当我们读到这个词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毫无怨言的老妇人,在昏暗的房间里寻找着什么,突然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当她看到落雁和凋零的黄花往南走的时候,她更加难过:早年的她瘦得像《西风》里的黄花,如今因为《你将去哪里》的拷问,憔悴得像满地堆积的黄花。窗外的秋雨落在梧桐树上,滴个不停。她怎么能忍受这种惨淡的局面呢?这样就写出了作者“推脱忧愁,寻得相见”(《旧学寺笔记》卷八)的悲凉心情和恍惚式的表达。这才是十四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真正艺术效果。李清照之所以能写出“黑”字,除了文笔出众外,主要是因为她对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悟。由于她是一个年轻的女人,她经常与丈夫分开,以至于她在46岁时去世,自己成了一个老妇人。三四十年来,她独自度过了许多个夜晚。她对“黑”这个词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个词含蓄而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大半辈子的苦难。同时“黑”字自然引出后面的“忧”字。“多么悲伤的词”概括了这位中世纪女诗人在中国的生活。
又到上元节了。隔壁院子里传来笛声,夹杂着荷花的歌声和江南水乡渔民的歌声。李清照掀开窗帘,走进房间。只见桌上一个古瓶里插着几朵梅花,地上的火盆里盛满了炭火。这些让李清照突然想起30多年前的洞房花烛夜,也是火红的炭火,芬芳的梅花。隔壁的笛声停了,有几个女生有说有笑。李清照来到窗前,向那边望去。只见三四个十六七岁的少女,头戴珠饰,头戴小冠,化着红妆站在残雪的院子里,准备看上元花灯。30多年前,在中州的鼎盛时期,在汴京的大街上,在她们这个年纪,她也换了一身男装,和丈夫一起去观灯夜游。李清照惊呆了。李清照转过身,默默地从书架上取下赵明诚的手稿,放在书案上,深情地抚摸着赵明诚自己抄写的手稿,闭上眼睛,流下两行清泪。
事不总是休,泪先流。在丈夫去世后的日子里,李清照的爱和希望也随她而去。她多么渴望在坟墓里追到赵明诚,可是她还得活着。她把忧伤而又心不在焉的目光投在床头的书卷上,一个念头在脑海里越来越鲜明地升起,把他写的关于石头和石头礼器考证的文章整理出来送给赵明诚,因为这些石头和石头礼器是夫妻俩二十九年* * *幸福的源泉。
“生为英雄,死为鬼雄。我还想着项羽,不肯过江东。”⑨《项羽》表现了李清照不屈不挠的英雄气节的热情。风格浓烈,气势磅礴。“南方穿着王道,北方消息少。”她的诗反映了她忧国忧民的情怀。
当然,李清照在宋代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下观察生活和社会的方式,必然有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女性的自我以及对自身环境的审视。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敏感,深刻地感知和记录了混乱中人们尤其是女性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创伤,间接反映了时代的苦难。
参考
1,《古代作家的艺术特征》中国文联出版社
2.刘一论李清照及其作品中华书局
3.王《谈李清照词》中华书局
4.许培军李清照上海古籍出版社
5.胡《诗赋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6.褚斌杰的《论李清照》及其创作中华书局
文章摘自:/view/a 4269 EC 3 aa 00 b 52 AFC 7 caeb .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