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有哪些发明?
1.烟雾探测器:烟雾探测器利用放射性物质镅-241释放的能量,产生一个小的带电粒子带。如果发生事故,火焰产生的烟雾会与粒子束发生反应,并触发警报自动响起。
2.坦途:爱因斯坦的博士论文中,讨论了在不同溶液中测量分子的新方法,后来成为胶体化学的基本方法。建筑材料工程师在修路时使用了爱因斯坦的研究成果。
3.太阳能电池:爱因斯坦在90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首次正确分析了这一转换原理。他的成就发现光子具有能量。一些光子携带足够的能量来克服将电子集中在某种金属上的“粘性”。这就是著名的光电效应。
4.数码相机:爱因斯坦用布朗运动创造了一种将微观量和宏观量联系起来的统计方法,这仍然是今天全世界药剂师必须遵循的匹配法则。
5.电脑显示器?
当你来到办公室,你打开电脑,开始工作。在短短的一瞬间,电子正从显像管的阴极发射出来,仿佛在加速的过程中获得了能量,积累在显示屏上——这正好符合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发明电脑显示器的工程师必须让显示器符合“相对论效应”,否则控制电子飞行的磁铁会在显示屏上产生模糊的图像,让你无法工作,当然精彩的电脑游戏也玩不下去。
5、狭义相对论的建立:
早在16岁的时候,爱因斯坦就从书上了解到,光是一种速度非常快的电磁波。他有一个主意。如果一个人以光速运动,会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场景?他不会看到前进的光,只会看到在空间振荡却停滞不前的电磁场。这可能发生吗?
联系到这一点,他很想讨论与光波有关的所谓以太问题。以太一词来自希腊,用来表示构成天空中物体的基本元素。17世纪,笛卡尔首次将其引入科学,作为传播光的媒介。后来惠更斯进一步发展了以太理论,认为承载光波的介质是以太,应该充满包括真空在内的所有空间,渗透到普通物质中。与惠更斯的观点不同,牛顿提出了光的粒子说。牛顿认为,发光体发射出一股直线运动的粒子流,粒子流对视网膜的冲击造成了视觉。18世纪盛行牛顿的粒子说,但19世纪盛行的是波动说,以太的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的观点是波的传播依赖于介质,因为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光波的介质就是充满整个空间的以太,也叫光以太。与此同时,电磁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在麦克斯韦、赫兹等人的努力下,形成了成熟的电磁现象的动力学理论——电动力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统一了光和电磁现象,把光看成是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从而统一了光的波动理论和电磁理论。以太不仅是光波的载体,也是电磁场的载体。
:艾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 —1955年4月18)出生于德国符腾堡州乌尔姆,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于1879年出生在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家庭。1900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成为瑞士公民。1905年获得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说,并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所以他在1921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1905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成立于1915年。1955年4月18去世,享年76岁。
爱因斯坦为核能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技的新纪元,被公认为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 65438+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世纪伟人”。
参考资料:
爱因斯坦简介(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