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
摘要: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创设情境,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创造条件,创造幼儿独立思考的空间;大胆放手,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启发指导,促进儿童自主学习;积极评价,增强孩子自主学习的信心,是让孩子在艺术活动中自主的最有效的方法。关键词: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作为幼儿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提出让儿童自主学习和创造,并对儿童自主学习和创造进行了研究和实践,试图探索儿童自主学习和创造所需要的条件和因素。艺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指在艺术领域中,通过开展创造性活动,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和创造,通过自己创造的图式来表达对事物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灵活性,培养幼儿探索和发现的热情,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和自主创新能力,为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一、影响幼儿自主性的主要因素尽管有这些积极正确的理论,但在幼儿美术的实际活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现象1:幼儿害怕动手,害怕动手动脚,有的会长期害怕美术活动,这在中班和小班表现明显;现象二:幼儿有思想,有想法,却画不出来,很苦恼。有时候他说画什么,别人说不像,他就没兴趣了;现象三:孩子单纯模仿,跟风,跟着老师学,不敢多画;现象四:老师的评价片面强调技巧,以孩子模仿作品的效果为基准,即在造型、构图、色彩上是否与老师一致,封闭了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为此,我们针对这些弊端提出了让儿童自主学习和创造,并对儿童自主学习和创造进行了研究和实践,试图探索儿童自主学习和创造所需要的条件和因素。深入了解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制定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目标,促进孩子在最近的发展区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第二,创设情境,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幼儿期的孩子好奇、感兴趣、渴望探索。当他们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一切时,他们会渴望理解和学习。其实孩子想学,愿意学,是孩子自主的第一步。但是,要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引导孩子热情、积极地与周围环境互动。让他们自由地探索和认识环境,孩子会在环境的互动中建构新的知识,这种互动下的学习也会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积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努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丰富的、有趣的物质环境,从而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发展。1.给孩子创造一个平等、轻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在自由学习中,孩子是主人,孩子在活动中主动学习,而不是老师主导孩子的学习。所以,孩子和老师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谐的、互动的。因此,教师必须给孩子创造一个宽松、平等、自由的心理环境,让孩子自觉地投入到这个环境中去。应该是一个活泼、有序、愉快的环境,容易被孩子接受,让孩子自觉参与到这个环境中来。在那里,他们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资助者。孩子和老师是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平等和谐。这种关系的体现有利于孩子自由发表意见,大胆想象和创造。比如在教孩子画画的时候,老师要符合童心,倾听他们的意见,潜移默化的引导他们。有人曾说:童心是纯真的,童眼是单纯的,童心是直接的,儿童画是单纯的。儿童绘画的思维活动属于初级的形象直观思维。他们不在乎画像不像,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孩子的绘画,否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和自尊心。2.为孩子创造一个新颖、生动、乐于学习的物质环境。布鲁冈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学习材料的刺激。”单一工具和材料的使用往往会使儿童偏爱,他们的创造活动往往会很单调。各种新颖独特的绘画工具和方法不仅能吸引孩子,还能让他们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到自由表达和创作的快乐。新《纲要》也明确指出:“要提供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受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所以在实践中,我们经常为孩子准备丰富多样的工具和材料,为他们提供自由选择绘画的机会。比如在美术活动“小造型师”中,我给孩子提供了油画棒、记号笔、围巾、彩色纸板、皱纹纸、报纸、剪刀、胶水等材料,然后问问题:“你长大后想做什么职业?这个专业在工作中是什么形态?”引导孩子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创作,把自己打扮成理想的专业人士。孩子们的反应非常热烈:有的用纸板做了一顶厨师帽头饰,有的用丝巾系了一个蝴蝶结,有的用纸板做了一把大枪,还有的用纸管做了一个望远镜”...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沉浸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除了这些常用的绘画工具,还有废报纸、纸筒等。,通常是意想不到的,也可以用来创作另一种有艺术品位的作品。这些传统绘画工具往往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探索兴趣,促使他们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同时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了不同的技巧和方法,为孩子以后更好的表达自己打下了基础。三、创造条件创造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1)选择丰富的内容美术活动的内容是为目标服务的。以适合孩子发展特点为目标,选择内容极其重要。如果老师对孩子的创作内容和要求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独立创作,孩子的创造力就得不到发挥。比如在树叶主题的活动中,小朋友对树叶拼贴很感兴趣,所以我设计了“树叶拼贴”的活动,让小朋友通过自己看到的东西来再现树叶的形状。孩子们创造了骄傲的孔雀、飞鱼、美人鱼等。这种内容的选择既能体现孩子的感受,又有一定的创作空间,孩子可以画得游刃有余。相反,如果把这个内容换成“鱼拼贴”,孩子的创作空间就大大受限了,那怎么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呢?(2)巧用手段营造氛围,激发孩子独立创作的热情。在美术活动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幼儿自主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投入到创作活动中,这一点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在活动中实施有利于自主创作的方法。皮亚杰曾说:“一个孩子不可能像一个成年人那样有效地满足自己的情感甚至智力平衡。他有一个可利用的活动场,在这个活动场中,他的动机不是去适应现实,相反,他同化了现实。这样的活动场就是游戏。“小孩子玩的游戏很多,画画也是这种游戏的一种方式。在艺术活动中,更多地运用诗歌、故事、谜语、做、玩等游戏,让孩子获得愉快新奇的情感体验,启发他们创造独特的形象。比如在“梦幻西游记”主题活动中,我从一个语言故事开始:通过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河上的经历和途中发生的事情,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被故事深深吸引,积极参与构思和讨论。孩子们时而焦虑,时而兴奋,时而歌唱,他们完全沉浸在游戏中。小朋友在画四大师徒和杀魔除魔的时候可以大胆独立的想象和创作。第四,大胆放手,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保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好方法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是理解最深的,也是最容易把握内在规律、本质和联系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各种方式创造条件,为幼儿主动学习提供时间和机会,让幼儿与环境、同伴和教师互动,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赋予他们学习的主动权。孩子试图通过手、脑、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来发现、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同时学会学习,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儿童体验感受的机会大纲》中指出:儿童艺术活动要以儿童为本,要注重活动前的体验,让儿童在现场、在实物、在真实场景、在事实中体验自己的情感,发现环境之美、生活之美、艺术之美,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的感受力。比如“逛邮局”这个活动,那是多么生动真实的体验啊!通过亲身观察和体验,孩子们获得了关于邮政标志、邮票和信封的知识,以及对邮递员工作内容和特点的了解,为孩子们的艺术创作积累了经验。我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当地的邮局,让他们观察邮局的标志、邮箱和邮政车辆。我还带着孩子们去了员工办公室,请邮递员给孩子们介绍分发信件和报纸的工作,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和感受。这样他们在画邮差叔叔工作的场景,邮筒,邮票设计活动中都能玩的很好。2.给孩子自由创作艺术的机会,是孩子表达自己最重要的方式。儿童可以通过艺术活动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和思想,每个儿童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水平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多种展示方式,让幼儿有充分的机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进行表达、交流和分享。(1)给孩子自由选择表现形式的机会。比如在树叶的艺术活动中,让孩子自由选择表现形式。比如绘画可以选择素描树叶或树叶想象画或树叶印刷画;可以选择梅森叶,也可以手工剪贴叶。(2)给孩子自由选择美术素材的机会。比如给孩子提供彩笔、毛笔、棉签、海报色、橡皮泥、各种彩纸、纸板等材料,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3)给孩子自由表达画面主题的机会。比如在“运动”绘画活动中,有的小朋友画的是“做早操”;有的孩子画“在足球场上”;有的小朋友画了“呼啦圈绕”之类的。(4)给孩子自由在一起的机会。在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他们的同伴进行合作,并创作自己的作品。孩子们在活动中有了更大的自由,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5.启发和指导孩子自主学习。1.当学习活动出现困惑时,教师会提出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孩子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全心全意地关注孩子,倾听他们的话语,观察他们的动作、眼神、表情和情绪的流入,在他们的探索停滞不前、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干预。我们介入的时机是:第一,要有利于孩子自然自由的表达;应该有利于促进幼儿发现新问题,用自己的方式独立解决问题。干预的关键是:一方面给孩子提供探索所需要的基础,同时给孩子留下广阔的探索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去尝试合适的表达方式。孩子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艺术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他们的需求、兴趣、经历、探索和体验都受到重视。我们创造性地帮助孩子们获取知识和发展自己。2.拓展升华,激活孩子继续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推向新的高潮。比如在画“有趣的蜗牛”的活动中,在孩子们画完一只蜗牛的主体后,我提出了一句有趣又有启发性的语言:“你画的这只蜗牛是蜗牛家族的哪个成员?小蜗牛和它们的父母在做什么?" "为什么小蜗牛在哭?谁来帮它?”“蜗牛宝宝喜欢去哪里玩?”等等,在这些语言的启发下,孩子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出现了绘画创作的高潮:“我现在要画一个蜗牛爸爸,蜗牛宝宝会骑在蜗牛爸爸的背上去动物超市。”“我画一只蜗牛宝宝的书破了,它在哭,小鸟和蝴蝶都来安慰它。”“我画一个蜗牛家庭春游。“孩子们在说话,在画画,乐趣无穷,非常开心。六、积极评价,增强孩子自主学习的自信心是孩子发展的动力。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学生才能自由思考和探索,提出问题和发表意见,才能有新的发现和创新。本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理念,把评价核心放在暗示性指导的基础上,鼓励儿童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对孩子的活动表现以鼓励、表扬等正面评价为主,鼓励性的评论尽量从正面引导。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鼓励、表扬、欣赏的评价语言对孩子有着神奇的激励作用,既能激发孩子积极参与、投入学习,又能使孩子在不断受到鼓励的情感体验中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所以,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并给予表扬。比如,在写生“有趣的树叶”的活动中,平时不爱画画的香香拿着一张画有三个绿块和一团大小不一的黑块的画,高兴地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画的,绿的是树叶,黑的是蜗牛,蜗牛饿了,想吃树叶...“虽然,这不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我拿起照片看了看。我对他说:“你今天有进步。太棒了!”然后俯下身抱住了他。经过我的鼓励、表扬和欣赏,香香变得更加自信了。他主动提出再画一张。我高兴极了,又抱了抱他,启发他:“你能在叶子上画出叶脉吗?他害羞地对我说:“我不会。”我鼓励他说:“你会成功的。你想画哪片叶子?”他四处寻找,最后选定了目标。这时,我引导他观察树叶的形状和叶脉。在我的鼓励下,香香对绘画的信心增加了,参加活动的兴趣也增加了。孩子的世界是孩子自己探索发现的。他们寻求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他们发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儿童的兴趣爱好,给他们更多的自由,给他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权利和机会,让他们在自由的世界里,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运用自己的眼睛、双手和大脑去发现和创造。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身心才能健康和谐地发展。实践证明,每个孩子都是独立成长的个体。他们需要成年人的帮助和指导,也需要自己内在的发展需要。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独立成长的要求,给孩子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逐渐成为独立自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