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论题

数字的发展

小学的时候学生学了自然数,零和分数,现在学了负数。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但是,你想过有理数是怎么产生的吗?

很久很久以前,人类的祖先生活在森林和洞穴里,披着兽皮和树叶,吃山上的野生动物,树上的野果和水里的鱼,常年靠打猎为生。那时候虽然每天猎杀的食物不多,但还是有清点的问题。起初,人们只是区分“多”和“少”。渐渐地,有人认为可以用手指数了,因为那时候每天打猎的成果只有“屈指可数”。后来狩猎工具改进了,水平提高了。猎物超过十只时,“手指”数不清,于是想到在绳子上打个结来数。周朝(约公元前10世纪),易经?6?1系词中记载的“古代结缘执政”指的就是那个古代。不知过了多少年,人们渐渐觉得打结不仅麻烦,而且时间长了往往也记不住这些结是什么意思。最后他们想到用一些符号来表示不同的事物和事物的数量,最早的数字出现了。比如公元前三四千年的Xi安半坡遗址和公元前近两千年的二里头遗址的陶器中,分别有|||||||×或X ∧或a+8 +|等符号。

1 2 3 4 5 6 7 8 70。

殷墟甲骨文中也有不少数字(见《中国数学世界之最》一文)。在国外,大约在公元八世纪,有一个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他们是:

〡 ∧ ∨ 10。以此类推,分别代表L: 2,龚4,5,5,7: 8,9,10。这个数字后来被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欧洲人称为阿拉伯拉丁语。这些数字符号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最终演变成我们现在使用的数字。

数字的出现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如何用尽可能少的数字表示这么多的数字呢?在中国人首先发明了十进制记数法之后,这个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解决。

打猎有时候两个人合作抓一只兔子,有时候五个人合作抓两只羊。这些食物怎么分配?起初,人们只知道“一中二”和“五中二”;后来分数的概念逐渐形成,并记为“一半”、“五分之二”和...,也是中国人发起的。分数在《周志than经》中已被广泛使用,《九章算术》(约公元前100 ~ 50年)给出了相当完整的分数理论,比欧洲同类著作早约1400年。我们现在说的分数除法是“把除数倒着乘”,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家刘徽(公元前三世纪)的原话。

人类对零的认识比较晚。打不中野兽,就空手而归。这就是对“零”的最初印象——空虚、饥饿、一无所有。在记录这种情况时,大部分民族都不约而同地用空缺来表达。后来用“□”这个符号表示空位(有人推测是空的牲畜圈),就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0”。

正如伟大的老师恩格斯精辟地总结的那样,“数字和形状的概念来自现实世界,而不是来自任何其他地方”。

在小学教学中,“2-3”这个公式给我们的印象是,减少是不够的。但是学习了理性教育的知识之后,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有理数包括正数、负数和0。正负效应的概念也是从生产的实际需要中产生的。随着生产的发展,一方面人们的“财富”增加了,同时也鼓励人们交换需要的商品。所以,人们把私有财产记为正,债务记为负;收入记为正数,支出记为负数;传入记录为正,传出记录为负;人们从这些意义相反的量中抽象出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是相对于正数而言的。正数和负数既对立又相互依存。我们的祖先不仅最早认识到了负数的存在,还总结出了正负数的加减算法(如“九章算术”),这在当时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创造。

由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数的概念不断扩大。目前人类已经掌握的数的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整数:正数

有理数:0

分数: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