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中上官所说的奥肯定律是什么意思?

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就会比潜在GDP低2个百分点。

结论:为了防止失业率上升,实际GDP必须和潜在GDP一样快速增长。

奥肯的原始论文,奥肯,A.M. (1962)“潜在GNP:它的测量和意义。”

它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是分析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基础工具。而直接的奥肯定律在中国并不成立,大多数人将其归结为中国失业数据统计不准确,需要利用奥肯定律和菲利普斯曲线进行变形,间接研究。由于对奥肯定律的理解不准确,导致变形过程中出现严重错误,得出错误结论。这种误解不仅初学者容易犯,在中国经济学家,包括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中也非常严重,可以说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和吴的两种解释是正确的、等价的,而江才何建春的解释是错误的。

奥肯定律本质上是一个经验法则,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中最有用的经验法则之一,但它也是有理论依据的。这可以从一个简单的生产函数说起:Y=aN,其中Y代表产量,a代表劳动生产率,n代表就业人数。实际值用带时间t的下标表示,潜在值用带N的下标表示,L代表总劳动力,U代表失业人数,N=L-U,代入生产函数:Y=a(L-U),实际产出除以潜在产出,得到yt/yn = at(lt-UT)/[at(lt-UN)]=(1-UT。de:(yt-yn)/yn =-[1/(1-un)](ut-un),其中ut = ut/lt和un = un/lt分别代表实际失业率和自然失业率。通常假设短期内un为常数,1/(1-un)接近1,那么我们可以得到:(Yt-Yn)/Yn=-(ut-un),但实际上失业的变化并不完全对应产出的变化(参见blanchard对此的详细解释)。所以奥肯定律的确切形式应该是:ut-un=-β[(Yt-Yn)/Yn],其中β>;0。所以:“奥肯定律:如果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1%,实际产出比潜在产出低3%左右”是正确的。即β=1/3,这是针对美国的情况。其实各国差别很大,在中国更值得深入研究,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明显。

另一种解释:

假设un为常数,Yn为变量,取ut-un=-β[(Yt-Yn)/Yn]的时间微分,得到:△ut=-β(Yt/Yn)(△Yt/Yt-△Yn/Yn),其中△表示差号,如△ UT = UT-U .这是吴对“失业率变动=-1/2(实际GDP变动百分比-3%)的解释,即当实际GDP增长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