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生学习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观察联想,形成积累练习材料的习惯。
1,善于观察。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是如此。学生写不好,“无材料可用”是重要原因。习题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细节,让他们在习题时有话可说。要写好作文,必须注意锻炼观察的基本功——掌握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形成观察习惯。观察习惯是掌握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的关键,是丰富写作素材的保证。因此,指导学生观察不能空洞合理,而应紧密结合自己的作文实践,让学生从实践中尝到成功的甜头。引导人写作的文章就是这样,写风景、事物、记叙文的文章也不例外。
2.善于联想: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还要引导学生善于联想。联想就是从你所看到的和你所看到的事物中,想到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另一个事物,并取其相似点或相似点,这样可以发展你的想象力。在《燕子》的教学中,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多么像要演奏的音乐!”一句话后,我启发学生说:会是什么样的音乐?如果让你演奏,这个时候你会演奏什么音乐?一些学生说他们可以玩小燕子,而另一些学生说他们可以玩春天在哪里。在想象中,他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和春天的美,发展了思维,陶冶了情操,丰富了写作空间。我也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想象。比如看到园丁修剪树叶,让他们想起老师的教书育人;从蜜蜂采蜜到农民辛勤劳动...细心的观察,良好的联想,会产生取之不尽的锻炼素材。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要摒弃好高骛远的训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多写观察日记和生活作文。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收集素材的习惯,又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
二要培养学生积累写作语言的习惯。
小学生写英语和说英语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主要原因是语言不通。只有培养学生积累写作语言的习惯,才能丰富写作语言,写出好作文。教师在训练学生作文时,要教会学生如何积累写作语言,比如养成做摘要的习惯,经常手写等等。
1,建立积累本,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鲁迅先生说读书要有目、有口、有心、有手、有脑。抽象是积累写作语言的有效手段。做摘要就像摘星摘玉,沙里淘金。积少成多,滴水成流长期坚持,一定会收获很多。一篇文章可能会影响我们一生的思想,一句好的话可能会让我们的表达出彩。一首歌、一个笑话、一个故事、一副对联、一句歇后语、一个谜语、一首诗、一句名言……就像盛开在我们语言天堂的花朵。语文课本、课外书刊、广告电视、其他人的口中,都可能是我们摘要的来源。好记性不如烂笔。拿起一支笔,让学生做一个生活中有良心的人!
2.养成勤写的习惯。
教师要定期给学生进行书面语言训练,定期检查,经常交流,培养学生积累书面语言的习惯。比如去年冬天,期待已久的第一场大雪过后,我让同学们写一篇当天的日记,题目是“今年的第一场雪”,写下自己的观察和真实感受。有同学写道:“雪花落在路上,铺了一条白色的地毯;它们落在行人的肩上,行人都笑了;它们落在车窗上,司机无奈地摇摇头,说雪花真调皮……”;“雪娃娃也喜欢唱歌。人们出门时踩在上面,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仿佛在演奏一首和谐的乐曲,打破了冬天的寂静。”学生的即时作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非常精彩。
第三,培养学生之前思考的习惯。
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时,一定要让学生在写作前准备好提纲,做到胸有成竹。通过反复训练,让学生养成准备提纲的习惯,提高准备提纲的能力,引导学生有条不紊地写作。
第四,培养学生课后复习的习惯
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习题安排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作文批改能力同等重要,两种能力是同步培养的。练习写完后,要求认真修改作文本,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练习能力。在新教材习题的布置中多次提到,“写完之后,多看几遍,改正自己的不满意。”“老师不仅要看怎么写,还要看怎么改。他们应该表扬和鼓励那些认真写字,认真改的同学。”“好作文是改的。”评改作文时,教师必须通过示范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必须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修改、交流修改、小组修改、集体修改...要求严格,反复训练。学生有做后期修改的习惯,作文水平的稳步提高是有保证的。这在客观上为学生日后写出更好的作文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