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概括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是现代文学的延续和发展。其第一阶段始于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它继承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和古典浪漫主义的传统,吸收了世界进步和革命文学的优秀成分,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的时期,由于漫长的封建文化,人民的旧意识形态根深蒂固,所以文化规范的形成和文化意识的转变显得十分缓慢,战争在战后社会生活中留下的影响比人们估计的要长得多,深远得多。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人们在文化心理上自然保留了战争时代的痕迹:实用理性与狂热政治激情的奇妙结合,英雄主义的高度发展,民族主义的爱国主义,对西方文化的本能排斥,等等。所有这些战争文化的心理特征都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军事胜利的鼓舞下,当时的大多数作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诉诸战争文化心理的热情。他们热情讴歌时代精神,赞美社会新气象。这一时期的战争文化规范在文学观念上的表现,如自觉强调文学创作的政治目的和政治效用,自觉强调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等,在一些重大创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受这种战争心态的影响,文学观念从军事轨道转向政治领域。一方面,开展一系列政治批判运动,改造和批判知识分子的“小资产阶级”意识;另一方面要求把文学变成“整个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的文学作品充斥着战争心态的话语,战争文学观念成为主流。

但与此同时,在当代文学史的发展中,仍有一种“五四”新文学传统若隐若现,主导着知识分子对社会责任和文学理想的追求。对于中国文学来说,重视文学自身价值的传统有力地支持了作家通过各种艺术手法表达对社会的理性看法和追求文学的真实性。正是因为坚持了这一传统,许多作家在被不公正地剥夺了写作的权利之后,仍然对文学抱着炽热的热爱,秘密地创作出许多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在解放区文学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熟悉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对农民心理有着深刻的理解,对中国的民间文化有着独特的认识。他们在创作时,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民间隐形结构”的艺术手法,使作品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反映出来自生活的最真实的声音,富有生命力。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意识到以战争为主题的文化规范及其文化心理与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格格不入。为了调节这种不适应,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试图纠正这种文学发展的倾向,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到来,收效甚微。

当代文学史的第二阶段始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十年“文革”(1966~1976)给文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除了“样板戏”和一些诗歌,写作处于停滞状态。“文革”期间的文学情况,我们以后再详细讨论。

当代文学史的第三阶段以1978年8月开始的“伤痕文学”为标志。文革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方针,在文艺界展开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中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发表了贺词。在阐述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时,他明确提出了“不干涉”的意见,承认文艺创作是复杂的精神劳动。党“不要求文艺服从暂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然后在1980年,中央正式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总方针。1984,第四次作家代表大会,中央第一次科学地总结了历史上党领导文艺工作的弊端,作出了“创作自由”的承诺。从这一系列文学政策的调整中可以看出,一个相对健全的文学环境正在逐步形成,一种以和平的经济建设为特征的新的文化规范也正在出现。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新文化规范的形成不会一帆风顺,旧文化规范的痕迹也不会马上消失。人们的旧传统思维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例如,对文革后文学发展的总体成就作出否定的评价,在对知识分子的总体评价中保留小资产阶级偏见,对西方文化观念仍然采取排斥和排斥的态度。这种思维定势决定了80年代的文学史充满了过渡性特征:在以和平经济建设为核心的新文化规范诞生之前,必然要经历痛苦的文化转型和激烈而矛盾的自我斗争。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方面,每一次新的创作和理论探索都会引起强烈的反响甚至争论,每一次争论都对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由于作家们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整个80年代的文学充满了活力。

“文革”后,吃了不少苦头的知识分子终于在战斗精神中爆发了。老作家巴金率先发表反思“文革”、总结自身教训的《随想录》,激励了一大批中青年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在以后发展和捍卫这一传统。在“文革”后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老作家孙犁的读书随笔和汪曾祺的小说,都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优美的文笔,对当代作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堪称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复活。

在这个阶段,文学队伍主要由两代作家组成。一代作家成长于20世纪50年代。他们在民国初年的理想主义氛围中进入文学创作领域,却因为真实地表达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感性认识,在“反右”运动和“文革”中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和攻击。文革结束后,他们重返文坛,成为80年代文学创作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生活的美好向往和对人性的赞美,可以说是五四传统精神主题的当代再现。还有另一代作家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成长起来的。他们大多经历过“下乡”,真正体验过民俗生活,受到过民俗文化的熏陶。因此,他们在开始写作时,很自然地从农村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从最初的“知青”题材到后来的“寻根”文学,反映了新的文学创作潮流。

20世纪80年代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借鉴使许多作家在实践中走向成熟,拓展了文学创作的艺术空间,丰富了现代文学的艺术表现传统。特别是在现代诗歌的表现形式上,源于文革时期知识青年地下诗歌的“朦胧诗”创作,在五四新文学中与现代诗歌传统相结合,形成新的美学原则,恢复个人话语在诗歌领域的作用。虽然这些都是表现手法上的探索,但对90年代的文学创作影响很大。

当代文学的第四个阶段是90年代。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是文化拨乱反正的过渡时期,那么90年代则逐渐呈现出新的文化活力和特征。这一新特征对文学的未来发展和文学创作的方向起着重要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社会发生了迅速的变化,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人们的思想模式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知识分子旧有的一元化文化理想被淡化,多元文化格局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形成。在文学创作上,体现为作家放弃宏大的历史叙事,转向个人叙事立场,特别是重新发现和主动认同民间文学。

90年代,新文学传统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一种新的因素成为当代文学的参照。在五四以来的文学史中,大部分时期都处于“名”的状态,即某一时代主题主导了一个时期的思想文化,如五四时期的“反帝反封建”和“个性解放”,抗日战争时期的“救国”。“* *名”是时代主题的体现,是作家表达社会观点的主要参照。作家通过自己的理解阐述时代的关键词,但在这种文化状态下,作家的个人原创性和真实感受很可能被掩盖。

与* * *名字相对的概念是“无名”。所谓“无名”,不是没有时代主题,而是一个时代有很多主题。文学创作反映了一些时代主题,如30年代的上海左翼文学、海派都市文学、大众消费文学、东北流亡文学等。这些风格迥异的文学思想相互冲突,充满了激烈的斗争。

90年代的文学有着鲜明的无名特征:一是80年代文学思潮线性发展的文学史趋势被打破,出现了无潮无向无* * *声的现象。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文学同时并存,表达了多重价值取向。

这一时期,国家政权的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的战斗精神、民间文化的结构和文学的走向都呈现出多样性。比如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通常是在政府部门的资金支持和国家的鼓励下,肯定其艺术创作的社会文化价值;以消费为导向的文学作品,目的是通过文化市场推广,获得大众认可,被普通人接受,获得成功。纯文学的创作以文化界专家的认可和特定文化需求读者的欢迎为标志。

90年代,很多作家对社会和社会历史的理解非常相似,但他们对所经历的时代精神的表达和寄托方式不同,叙事立场也发生了变化,从* * *转向带有社会理想的个人叙事。同时,文学创作的风格更加多元化和自由化,使得一批面对自己的作家在开拓个人心理空间中实现了自己的写作实验。个人立场的文学叙事促使文学创作摆脱宏大叙事模式,转向更贴近生活本身的个人叙事模式,一批被称为“新生代”的青年作家和女作家应运而生。

20世纪90年代的作家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写作:有的继续坚持传统的精英立场,有的转向认同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大众消费文化,有的着眼于从人民的立场思考如何重新发展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有的着眼于极端的个人世界,勾勒出各种私人生活...这种“无名”状态使发展中的中国当代文学摆脱了“* * *”时代名称的束缚。

作家们在相对自由宽松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写出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史铁生的《我和地坛》、张承志的《心灵史》、余的《文化之旅》、张炜的《九月寓言》、余华的《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