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变化”为题写一篇700字的作文
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天空阴沉沉的,寒风瑟瑟,空中飘着雪花。这是2004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我拿起那天的扬子晚报,漫不经心地浏览了一下。有意无意间,一行“农民工肇事,热心市民出钱救援”的标题映入眼帘。然后我就看了。内容如下:昨晚10左右,一名五十多岁的农民工提着一袋废旧钢筋行至长乐路与江宁路交叉口时,不小心脱下了迎面走来的一位陈先生的羽绒服。陈先生很着急。这件400多元的羽绒服,刚买的。他赶紧抓住民工要求赔偿,并拨打110报警。几分钟后,110民警赶到现场调解。路人市民纷纷为农民工说情。这时候陈先生看他真的付不起,就让步了,只要出一笔缝补费。但是那个民工根本没有钱,只有这一袋重约40斤的废钢筋。就在连警察都觉得难以调解的时候,一位市民站出来,问那袋钢筋值多少钱。民工说大概是20块钱的时候,这位市民从身上掏出20块钱递给民工,说是买了那袋钢筋。民工赶紧又把钱递给了陈先生。被感动的陈先生最后只收到了农民工的10元。这个新闻挺有意思的。出于职业敏感,笔者意识到可以作为学生练习写作的题目。但是,就在进教室之前,我突然意识到,为什么非要把它作为一个话题,为什么不把它作为学生再创作、写各种文章的素材呢?比如用第一人称写记叙文,可以写成一个农民工,一个陈姓男子,一个急于营救你的市民,一个警察,或者一个记者,写出不同身份不同处境的人的不同表现和感受;从主题上看,可以设想为“热心助人”,也可以设想为“关爱弱势群体”,也可以设想为“助人更需要尊重他人”,也可以设想为“侵权人必须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也可以升华为“宽容”等主题。这么好的生活中的一个亮眼的素材,如果我把它当成一个话题,势必会局限在某个主题上。不就是一点点黄金弄巧成拙吗?不出所料,当我将这份材料印发给学生稍加启发和指导时,学生们如八仙漂洋过海,各显其能,光是看题目,就让人眼花缭乱。你看,2004年的最后一场雪,第一场雪,城市的新气象,爱是一个字,春天的前奏,珍贵的爱情的补偿是无价的。不仅如此,在风格上也超出了预先的设想,有的用日记的形式来写;有的写了罕见的叙事诗,虽然不是很有诗意,但已经开始呈现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有的写议论文证明“每个公民都有创建和谐社会的义务”,一个充满时代气息的全新论断。这次练习一扫雷同、虚与假之风,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其中一个学生一篇文章都没停,还试着连续写了三篇。由此,作者自然想到,是否可以进行一个“物质构成”的实验?双材质构图,准确的说是“赋予”材质构图,就像盖房子做衣服一样。盖房子之前,准备好相关的建材,做衣服之前,考生准备好布料等。他们根据自己的创新意识、设计水平、运营能力,盖房子,量身定做,打造组装出理想的花园别墅或唐装。给学生一个生活中的故事,或者一条短信等写作素材。体裁不限,思路独立。它的体裁开放性和思想的多样性,胜过当今流行的话题作文。从1999“如果记忆可以移植”作为第一题作文开始,一直到去年,全国和十一个省市的大部分试卷都保留了这张脸。但仔细调查后我们发现,话题作文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文体培训淡化。题目的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文教学的系统性,增加了作文训练的盲目性,造成叙述讨论混杂,体裁非驴非马。二是主题提炼弱化。大部分话题作文都或明或暗地定义了主题,有“主题先行”之嫌。无论是全国的“灵魂的选择”和“诚实”,还是部分省份的“平凡而骄傲”和“语言与交际”,都不仅违背了生活和理解的辩证写作规律,也限制了考生提炼思想的能力。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江苏卷的那道被业内人士普遍看重的作文题——“灵动的水,稳健的山”,很好理解,题目已经隐含了一个主题,出题人也要在“注意”事项中提醒我:自主。不知道是幽默还是搞笑。三、作文立意空洞。话题作文的一般程序是,设置一段话,一首诗,或者一则寓言,然后引出一个中心话题。在实际的临场作文中,没有一个考生看任何诗词或故事,大部分都是直接抓住中心话题,不假思索就开始写作。什么话题?中心话题就是话题。什么想法?就画个瓢。这几年所谓完美作文里的故事、寓言、神话就是这么来的。更有甚者,有些题目是多余的,繁琐的,影响了思路。以江苏的作文为例。测试中有这样一段话:水和水的性格——精明,山和山的气质——沉稳。水的灵动给人智慧,山的从容给人坦诚。然而灵动的海水一年四季都保持着蓝色不变的颜色,而平静的群山却在四季变换着不同的颜色。这段话虽然富有诗意,充满哲理,但如果据此来判断题目,应该还有一个辩证的意思,那就是“灵动之水有平常心的一面,平静之山有进化之时。”大概是作者意识到题目太过混乱,难以构思,所以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请以《灵水静山》为题。为什么不直接让考生以“水的灵动,山的从容”为题来写呢?为什么非要绕到一个角落,让学生去揣摩诗的意思和押韵,浪费时间,让学生无缘无故被思考打扰?素材作文无疑会避免很多题目作文的尴尬。首先,给考生提供一个基本的生活原型,避免学生陷入生活素材枯竭的窘境。毋庸置疑,今天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确实优于任何时代和时期。他们衣食无忧,不知道热不热。但由于学术竞争的压力和现代生活的演变,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审美观念与我们和前辈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知道什么是名牌衣服,什么级别的官员比较大。他们也知道周杰伦的歌和杰克逊的蛋蛋,手里拿着肯德基吃饭,在网上废寝忘食。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蒲公英和杜鹃,他们看不到日出日落,看不到地平线,他们不关心整天为他们操心、唠叨的父母,他们也懒得去理解拿不到工资的农民工的疾苦。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原生态生活。在他们的成长字典里,根本没有潘多拉魔盒里饥饿、疲劳、动乱这样的词汇,也没有时间去关心和关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张、瞿秋白、。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对于这样的“新人类”,你希望他写什么样的题目才能文艺、生动、感人?你怎么能要求他表白,玩深沉?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几年前,高考有一篇作文的题目是《挫折》。全国数万考生不惜让父亲不幸,母亲再婚,来换取“遭遇挫折”的要求。去年江苏的一纸《平静的山和灵动的水》,让全省几十万考生集体放空,抒情。其次,为材料写作符合学生语文现场考试的实际。在有限的考场时间里,把作文和语文基础、阅读一起考,150分钟,除去前两部分100分钟,剩下50分钟左右处理作文。如果作文题目本身又大又空,再加上考生既无素材又无思想,那和“傻媳妇”做饭无米之炊有什么区别?如果不是,其实哪一年哪一省,不准评阅者感叹:这一年,内容弄虚作假,感情作秀,语言枯萎,语文素养和表达水平难分伯仲,优劣不明。我们不需要对此苛求。这就不难理解了,我们出题或者语文老师做这样的语文试卷,很尴尬,也很无聊。在第一个100分钟的答题后,大脑皮层开始疲劳,然后我们就可以构思和创作出“对感情和事物的判断”或者“物质和非物质”这样的无厘头作文,更不用说我们的天赋了。还有,素材作文更有利于平时的作文教学。在素材丰富生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选择提炼,使文风、立意、提炼等写作训练系统化,使写作过程“有意——胎——物化”落到实处。这些材料虽然原始、感性,或者零碎、分散,但也正因为如此,它们为考生提供了更加自由、广阔的创新空间,能够更加科学地衡量考生的立意和表达能力,更好地实现新课程实施所提出的“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的写作理想。漂亮的别墅或者合身的衣服都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