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化学试卷

在古代,空气曾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物质。1669年,尤美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推断出空气的成分很复杂。大约在1700年,德国的斯塔尔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化学理论,即“燃素说”。他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所谓燃素,存在于可燃物质中。例如,当蜡烛燃烧时,燃素逸出,蜡烛收缩并坍塌成灰烬。他认为燃烧失去燃素的现象,即蜡烛-燃素=灰烬。但是燃素说毕竟不能解释自然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存在严重的矛盾。第一是没有人见过燃素的存在;不可思议的是,第二种金属燃烧后质量增加,所以“燃素”一定是负质量。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氧化理论,否定了燃素说。拉瓦锡在做铅、汞等金属的燃烧实验时,发现有些金属变成了彩色粉末,钟罩内空气的体积减少了65438+原体积的0/5,剩余的空气无法支持燃烧,动物就会在其中窒息而死。他把剩下的4/5气体称为氮气(意思是不支持生命)。在他证明了普里斯特利和舍勒从氧化汞分解中制得的气体是氧气后,空气的成分被确定为氮气和氧气。

空气的成分主要是氮和氧,这是长期以来自然界的各种变化造成的。在原始绿色植物出现之前,原始大气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绿色植物出现后,植物在光合作用时释放的游离氧将原始大气中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氧化成水蒸气和氮气。后来由于植物不断的光合作用,空气中的大部分二氧化碳在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被吸收,使得空气中的氧气越来越多,最终形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空气。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成分非常复杂。空气中不变的成分是氮气、氧气和稀有气体,这些成分几乎不变,主要是因为自然界各种变化的相互补偿。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的不确定成分因地区而异。比如厂区附近的空气,由于生产项目不同,会含有氨、酸蒸汽等。此外,空气中还含有微量的氢气、臭氧、氮氧化物、甲烷和其他气体。灰尘或多或少是悬浮在空气中的杂质。一般来说,空气的成分是相对固定的。

空气的物理特性:

空气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我们看不见它,也尝不到它,但是当有风的时候,我们可以感觉到空气的流动。

在0℃和标准大气压(1.013×10.5帕)下,空气密度为1.293克/升

空气状态: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而液态空气是淡黄色的液体,容易流动。一般空气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被除去,所以液态空气的成分是20.95%氧气,78.12%氮气和0.93%氩气,其他成分很少,可以省略。

作为混合气体,空气在恒压下冷凝时,温度不断降低。比如在标准大气压下(101.3KPa),空气在81.7K(露点)开始冷凝,当温度降低到78.9K(泡点)时,全部变成饱和液体。这是因为高沸点组分(氧气和氩气)在开始时冷凝更多,而低沸点组分(氧气)在过程结束时冷凝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