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华发表的论文

(1)曹建华,王福兴,藻类和地衣微形态与内陆环境相关性的初步研究,地质评论,1998,44(6):656-660;

(2)曹建华& amp王福兴,壳状地衣对碳酸盐岩表层的改造及其环境意义,地质学报,1998,72(1):94-99;

(3)潘根兴袁道贤林,桂林岩溶洼地生态系统大气CO 2动态及其环境意义,地质评论,1999,45(1):105-112;

(4)袁道贤,曹建华,石生藻类、地衣、苔藓和碳酸盐岩的持水能力及其生态意义,地球化学,1999,28(3):243-256;

(5)潘根兴,袁道贤,曹建华.不同植物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淋溶的影响及其岩溶意义.第四纪研究,2000,20(4):359-366;

(6)曹建华袁道贤、潘根兴,岩溶动力系统中生物作用的初步研究,ISCA,2000;

(7)潘根兴,曹建华,袁道贤,柠檬酸对灰岩溶蚀的动态模拟及其岩溶意义,中国岩溶,2001,20(1):1-4;

(8)潘根兴,袁道贤,曹建华,岩溶动力系统中的生物作用机制,地球科学前沿,2001,8(1):203-209;

(9)姜广辉,袁道贤,曹建华:土壤环境中温室气体CO 2对降雨的动态响应模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6(专辑):13-19;

(10)曹建华,低级植物对碳酸盐岩风化率的影响,第一洞穴学校,2002年

(11)潘根兴,袁道贤,,岩溶生态系统中的土壤,地球科学进展,2003,18(1):37-44。

(12)曹建华,地质和水文地质对保靖岩溶区生态特征的影响,地下水示踪技术研究生培训班,奥地利格拉茨,2003;

(13)蒋忠诚,袁道贤,曹建华宪章,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的若干特征,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论文集,中国地质调查局,2003,289-303;

(14)蒋忠诚,袁道贤,章程,地质条件制约下的西南岩溶生态系统,地球与环境,2004,32(1):1-8;

(15)潘根兴,姜广辉,袁道贤,曹建华,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碳转移对岩溶动力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地球与环境,2004,32(1):90-96;

(16)曹建华李显坤,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的特征、演化与生态恢复,生态科学进展(段长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7)元道县伊、路以南石林地区土壤呼吸和稳定碳同位素日动态特征,中国岩溶,2005,24(1):23-27;

(18)曹建华袁道贤等,地质条件制约下的西南岩溶生态系统,地质出版社,2005;

(19)潘根兴,袁道贤,曹建华.喀斯特地区溶解有机碳的季节动态及其环境效应.生态环境,2005,14(2):224-229;

(20)蒋忠诚,袁道贤,曹建华,广西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系统:地质地貌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制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待出版);

(21)曹金华,袁道贤,潘根兴,桂林岩溶试验场溶解有机碳的季节变化及其环境意义,科学研究月刊,2006(待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