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美德论说文

古人说:“节俭是美德。”奢是最大的恶”,“纵观先贤国家,节俭断奢”。勤俭节约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想要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诸葛亮以“静以修身,俭以修身”为“修身”之道;朱会“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总想着物质上的困难”被奉为“合家同心”的座右铭;毛泽东“经国治国,勤俭建国”的经验就是“治国”。

历史上,古今中外,节俭的故事数不胜数。毛泽东要求别人先做这件事。他过着简朴的生活,睡在硬邦邦的床上,穿着粗布衣服。一件睡衣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主动降低工资和生活水平,不吃鱼不吃水果。在20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在中午前开完会,就离开大家去吃午饭。饭桌上,他用一大盆丸子和几小碟咸菜煮白菜,主食是芝麻饼。伟人为中国人树立了节俭的榜样。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省下便士,英镑就来了”。每天晚上,她都会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和走廊的灯光,她坚持王室使用的牙膏都要挤。日本的丰田公司,号称“路终有一路,路中必有丰田车”,在成本管理上就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劳动手套坏了,需要一一更换。办公用纸用在前面,就需要用在后面。马桶的水箱里放一块砖,节约用水。一个是国家的尊重,一个是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节约意识这么强,太神奇了。

建国初期,有一首歌唱得好:“勤劳是我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不可或缺。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还是一分钱,我们都要熟练使用。好钢用在刀刃上,一日烧不尽千日柴。”当时中国人把节俭作为做人和做生意的行为准则。然而,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人失去了节俭的优良传统。有没有注意到当下社会中超越现实,盲目攀比的畸形消费?争权夺利、挥金如土的奢侈消费;过度包装、极端美化的刻意浪费;“长明灯”和“长流水”的现象无处不在,数不胜数。在这些不健康的现象中,“大款”和“公款”起了主要作用。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及时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把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放在“事关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在全国大张旗鼓、深入开展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勤俭节约的美德如同甘霖,能让贫瘠的土地开出富饶的花朵;节俭的美德犹如雨露,能让富饶的土地结出智慧的果实。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要牢固树立“浪费也是腐败”的节约意识,克服“花公款不心疼”的不良心态,形成“铺张浪费是可耻的,节俭是光荣的”良好氛围,让节俭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