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二胡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选题意义!

今年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最显著的特点是,在“四大件”传统分支中相对较弱的配器与复调强于和声,甚至强于曲式。这不仅与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日益培养配器与复调的高层次人才有关,也与近年来相关学科学术研讨会的直接推动有关,更与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的整体发展趋势、各分支的融合,尤其是更加紧密的作曲实践有关。

1.0.0,配器的研究在今年取得了最丰硕的成果。国内外现代作曲家的古典管弦乐作品成为学者们热衷的对象和博士论文的重要课题。

1.1.0于《配器新论》(责任编辑:)对西方管弦乐队当代配器实践中体现的新思想、新方法进行了概述,在理论上分别进行了浓缩、提升、概括、分类、命名,梳理出一套可以广泛运用的配器新原理、新方法。本文提出并分别命名了三个新概念,展现了当代配器思维和技术的主要趋势:(1)一种新的配器乐器分类:突破传统的乐器分类框架,将乐器按发音分为持续乐器和非持续乐器;(2)新的配器原理和技术:以原型素材为音源的持续功放配器方法——主要由非持续乐器提供,持续乐器进行持续或放大;(3)配器与作曲关系的新概念:配器的自由及其划界标准。文章还强调配器不应该仅仅是被动的、机械的搭配技术,而应该是发展音乐思想和创新作品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

1.2.0郭明的博士论文《约翰·科里亚诺的管弦乐写作技法研究》选择了仍然活跃在国际乐坛的美国作曲家约翰。本文以科里利亚诺的六首乐队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其文化背景、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以及由上述因素引发的作曲技法等方面,探讨其管弦乐配器方法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具体写作方法的“透视”和“分析”,对科赫六首乐队作品的音色、织体和具体配器手段进行梳理和研究。论文主体由引言、正文和结语组成。在绪论中,首先简要论述了选题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对美国当代音乐中的“回归”现象进行了总体梳理,同时对六首乐队作品进行了简要介绍。正文由五章组成。前三章主要研究六首乐队作品的横向音高结构与织体、纵向和声结构、复调结构与织体,然后深入分析各种技法的相互渗透、融合与对比,总结出织体的形成、音色的处理等直接影响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各种原因。第四章和第五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对乐队的建立、乐队的摆放以及多维声音指向的形成和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随后,对管弦乐配器中特殊演奏方法的运用、不同音区的运用和处理、纵向多声部结构中配器的特点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1.2.1朱刚的长文《潘德尔斯基的——<管弦创作是巅峰——<第一交响曲>;《管弦法解析》(乐府新声,2008年第4期,第1期,2009年第2期,王锦编著),包括《克里斯多夫·潘德尔斯基及其音乐创作》、《乐队组织——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充分挖掘传统乐队音色》、《配器》等,论文认为《第一交响曲》是对潘德尔斯基以往作曲实践的鸟瞰,也是其全部管弦乐经历的集大成之作。潘德尔斯基对传统乐队音色的探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尤其是他对弦乐音色的探索是“革命性的”。特别是他对乐器“极高音”和“极低音”的运用和发展,琴弦的拨滑,密集的微分块,堪称经典,增加了乐队的有效使用范围。潘德尔斯基对管弦乐织体的运用表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在织体的运用和处理上,潘代勒斯基最喜欢的手段是“扇形对称织体”或“斜向织体”,以及“每种声部在同一音段和循环中不同节奏的组合(或伸缩组合)”。在潘代勒斯基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微分音,以及由此产生的“音块”和“泛式音墙”。在第一交响曲中,差声技术不仅体现在弦乐器中,还扩展到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组中。差音技术本身,结合上述拨弦滑音技术和织体的扇形结构,产生由“密集音块”和“音高连续体”组成的“音墙”音效,极具创新性和震撼性,是一种全新的音效和技术手段。因为新的技术手段会产生新的音响效果,现有的旧的乐谱录制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技术手段的要求。因此,如何为这些新的技术手段做出更合适、更适用的记录,成为作曲家面临的新问题。潘德尔斯基的作品大多采用无节奏的“半偶然”记时法,以及“只有音乐有声音,只有空白没有声音”的“黑白”记录方式,并发明和使用了许多新的演奏方法和标记。这些新的演奏方法、记号、记谱法,有些已经成为当代公认的记谱法标准,对我们的音乐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到现在。

1.2.2雷虎《勋伯格<乐队变奏曲>十二音处理与配器技术》(责任编辑:刘永平)以勋伯格根据十二音技术创作的第一部大型管弦乐作品《勋伯格乐队变奏曲》(OP.31)为研究对象,通过音高分析和配器分析,认为在勋伯格《乐队变奏曲》中,所体现的十二音音乐配器的基本原则不仅体现了所强调的“音高平等”甚至“音色平等”然而,十二音规则的一些限制束缚了乐队的效果和配器技术,这使得勋伯格无法在为一个乐队变奏后使用十二音序列技术创作出真正的乐队作品。此外,勋伯格在这部作品中自始至终体现的“音色平等”的理念,不仅与十二音序列音乐的“音高平等”理念相一致,而且是平等原则的进一步升华,对二战后期兴起的“整体排序”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1.3.0中国作曲家、管弦乐专家杨立青教授成为今年的热门研究对象。龚华华《积墨、断墨、泼墨——杨立青几首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管弦65433年杨立青完成积墨和断墨是指主体部分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整体和局部的叠加,泼墨是指用多种乐器形成类似于“乐队”的厚重纹理形状。

1.3.1杨力《来自杨立青》的<引子、音准与快板>看管弦乐队与二胡音色的交融技术与结构力作用。通过对管弦乐队乐器相对于二胡音色的交融进行分析和量化,借助统计方法和可视性图表,探讨各乐器组和整个管弦乐队相对于二胡音色的交融变化过程,从新的角度观察管弦乐队乐器与民族乐器的交融技术。

1.3.2徐月香《论杨立青20世纪作曲技法理论的研究成果》,从传统作曲技法的六大要义出发,分析了杨立青《管弦乐管弦乐管弦乐管弦乐器风格的历史演变》、《梅仙作曲技法初探》、《散文集》、《乐思乐风》、《20世纪音乐和声技法的翻译》中的核心技法,并加以总结。

1.4.0蒋的《色彩的五行》与《逻辑的五行》——论的管弦乐组曲《音色布局与结构的关系》,认为其分析对象每一段虽短,但构思新颖奇特,语言简洁细腻,段内段间结构形成严密的逻辑关系。就配器而言,这部作品在音色布局和声音对比控制上堪称完美,堪称不可多得的“现代配器教材”。

2.0.0今年对复调音乐的研究成果丰富,尤其是对国内学术界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课题和成果。

2.1.0姚亚平《复调的产生》(责任编辑:金远)一书共四章,分别是《复调起源的各种学说及其评价》、《加法与复调的产生》、《欧洲文化精神的兴起及其对音乐的影响》、《权力的话语:欧洲早期复调的语言机制的文化意蕴》。特别是第四章讨论了早期西方复调音乐作为权力话语的构成:1。两个要素;2.两个要素的地位不平等;3.在历史进程中,不平等地位的逆转。

2.2.0刘永平长期致力于现代复调音乐的研究和教学。他的《现代音乐复调技法研究之六——论十二音对位》认为,十二音对位是以十二音技术为基础的对位方法,是同时由各种音乐形式的线性陈述构成的无调性复调织体;十二音系列及其变体形式、音程顺序和呈现方式是十二音对位中音高组织、声部对比和织体构成的主要结构特征。通过分析和总结各种音系形式组合中的对位类型和和声处理原则,探讨了十二音对位和十二音技术所伴随的独特复调思维和技法。

2.2.1孙萧也《谢德林<复调手册>》复调技法研究《复调之书》,对谢德林的25首复调前奏曲《复调手册》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总结出作曲家使用次数最多、技法最独特的几种复调技法,试图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分析,为现代复调音乐的创作和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此外,许昌俊和左艳芳的《日热提<永恒之光>》中小说的微复调手法也值得关注。

2.2.2叶思敏《拼贴复调的斯特拉文斯基技法》(责任编辑:刘永平),包括《拼贴复调的基本音乐创作》、《拼贴复调的旋律写作》、《拼贴复调的调性语言》、《拼贴复调的和声技法》、《拼贴复调织体》等。,结合作曲家的审美观念,逐一研究了作品中涉及的拼贴手法。

2.3.0龚晓婷《陈毅四首混合室内乐复调技法研究》(责任编辑:刘莎),根据为胡琴和弦乐四重奏所作的五重奏《胡琴组曲》(1997)和为小提琴、琵琶、大提琴所作的三重奏《宁》(20065438+)。以长笛、单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五重奏《《春夜喜雨》》(2004)和长笛、大提琴和钢琴三重奏《静夜思》(2004)为研究对象,探究贯穿作品的线性思维和丰富的复调技法。文章认为,它们不仅表现出多变的结构形式,而且以融入作曲家个性化语言的形式充分展现了她独特的审美意识。

2.3.1利奥和汤荣的王希林通过仔细分析,认为这部作品“将连续演奏的四个声部或乐章整合为一个乐章,同时,这四个声部分别被理论家冠以‘寻找、毁灭、挽歌和斗争’的标题,由于音色的布局及其织体结构和乐章而具有奏鸣曲式的结构特征”。最重要的一点是,复调在这部作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看出作曲家有效地运用各种复调技法作为音乐表现的载体,体现了“织体主题”的结构功能;另一方面,作曲家在学习新复调技法的同时,追求乐队整体声音、音色、新织体的尝试。中国作曲家音乐创作与复调技法的研究,以及徐喜宝的《谭晓林:的创作特点》等。

3.0.0与往年相比,本年度的曲式或音乐分析或曲式研究在数量上有所减少,但质量较高,特别是一批博士学位论文的发表,提高了该分支学科的整体学术水平,呈现出注重本土专业音乐创作和中国民族音乐的显著特点。

3.1.0觉嘎《藏族传统音乐结构形态研究》(责任编辑:迟、)是第一部全面研究藏族传统音乐形态特征的专著。本书从藏族传统音乐的文化渊源出发,论述了社会生活与藏族传统音乐的关系;本文从藏族传统音乐的类别属性入手,论述了文化交流对藏族传统音乐的影响;文章还重点论述了藏族传统音乐的结构特征:个性与个性、变异与发展。这是一篇严谨、深入、厚重的优秀博士论文!

3.2.0杨和平博士论文《谭盾戏研究》(责任编辑:陈欣)以谭盾戏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剧本、音乐素材、结构与结构力、戏剧思维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涉及谭盾自1989以来所写的《九歌》、《凯尔波罗》、《牡丹亭》、《茶》。正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对以上五部歌剧的剧本进行分析,从人物、情节、剧目、剧本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第二章论述谭盾歌剧中的材料设计,分为六节,分别从题材、声型材料、吟诵材料、拼贴与模仿材料、打击乐等方面进行研究。第三章分析了谭盾歌剧音乐的组织和相应的技术手法,包括素材布局、即兴与机会对位、织体设计和空间设计。第四章阐述了五部歌剧的整体结构和结构。第五章研究谭盾歌剧的戏剧思维,分为三节。第一节探讨谭盾戏剧中巫术/戏曲色彩的成因。第二节论述了器乐在谭盾歌剧中的戏剧作用,进而论述了谭盾的“整体声音观”。在谭盾的歌剧中,器乐与声乐具有同等的地位。第三节论述了文化配器和复调风格的内容。除《九歌》外,其余四部歌剧均以“文化配器”的方式组织音乐素材、设计音乐结构,从而使作品具有“复调风格”的特点。

3.2.1国鑫《采用中国民间曲调的结构原则——陈怡赴美后作曲风格形成的第二阶段》(责任编辑:高黎明)也是作者博士论文《用西方乐器的习语解读中国的音乐语言——论陈怡创作西方器乐时中西观念与技术的融合过程》中的一章。本文着重对在哥大学习末期的两部作品《说》和《钢琴协奏曲》进行分析和讨论,认为此时的创作注意力开始从关注音高结构转向整体和局部的音乐结构。在作品中,她系统地运用节奏组合和结构比例原则,更注重声音的分配和织体在音乐结构中的作用。同时,在深入研究中国民族音乐的结构原理后,陈怡试图将中国民族音乐的结构思维与西方无调性音高结构原理相结合,积极探索使西方乐器以中国民族器乐合奏的方式演奏的具体方法。

3.2.2刘娟娟《这是一个迷人而沉醉的黄昏——罗忠荣艺术歌曲解析》本文通过结合背景研究、关联研究和技术研究,分析总结了罗忠荣艺术歌曲《黄昏》的创作特点:即运用现代同名诗歌中强烈的主体意识和象征意义,表达个人对理想和现实的理解,创作思想流露出人文特色;声乐旋律被当作叙事音调来表达歌词的意识流风格;钢琴声音的写作体现了各种技法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论文还注意到,罗忠荣一直将自己的艺术歌曲创作作为整体创作的技术试验田,《暮色》是这些歌曲中最突出的技术特征。

3.2.3楼李文《单音思维控制下的声音结构——郭文静歌剧声音结构的技术特征》认为单音节思维控制下的声音结构逻辑是《宴席》中所有声音技术的核心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就织体形态而言,单音节织体、装饰性枝状织体和主题织体都表现出突出线性逻辑的特点;在时值控制系统中,不规则的节拍变化、避免重音周期性波动、符合人物的节拍设计、板或速度对位等手段,也与作曲家追求线性逻辑的单音思维相辅相成;在多声部技法方面,注重色彩和声学的和声意识取代了功能性和声手段,其作用是调节单音线条的粗细,而复调多表现为特定戏剧情节中特定主题之间的对立,意在突出各主题所隐含或隐喻的戏剧功能。

3.2.4李继体《秦中国音乐结构》及其他——现代音乐分析札记。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草原文化和现代专业音乐教育对作曲家的影响,以及这部作品与作曲家后期音乐创作的关系。文章还从内容和宏观结构、作曲家的《乌日图道》与原作《乌日图道》的结构比较以及与现代技术的关系等方面揭示了音乐结构在作品中的张力、衔接和平衡作用。

3.2.5博的《云翻一日——关于大型歌剧及说唱戏曲音乐创作的研究》作为作者的音乐创作研究系列之一,包括孙雪与解放在创作上的异同、孙雪的内容布局、孙雪音乐的结构形式、孙雪音乐的写作内涵四个方面。

3.2.6的《多元语境下朱创作思维与技法新探》,从无形主题与微观变奏、音高形式与节奏模式、多语言与多元文化与创作思维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研究了“草书微变”的创作特征。

3.2.7方《五行作曲法在民族管弦乐创作中的应用》一书,提炼了作者多年来研究五行作曲法与民族管弦乐创作相结合的经验,阐述了自己的四部风格各异的民族管弦乐代表作,包括二胡协奏曲《幻想曲》、《民族管弦乐《山寺》、《梆笛与二胡双协奏曲》、《民族管弦乐《火之舞》。

3.3.0桑桐两首勃拉姆斯歌曲的分析从歌词简介、歌曲结构形式、艺术手法分析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和分析,从中了解勃拉姆斯歌曲在艺术表现技巧、音乐形象塑造、和声处理手法等方面的特点。

3.3.1钱著《一个被误解的回旋曲奏鸣曲乐章——贝多芬第二乐章曲式的新分析及对相关的评论》,摘自《问题:贝多芬不会写出这样一个片面的回旋曲吗?“切入,讨论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的音乐结构”“分析:原来是被误解的典型回旋曲奏鸣曲”“引申:是韦纳利奥误解了贝多芬还是我们误解了韦纳利奥?“本文阐释了教育系与前苏联音乐思维的差异,由此引发对中国音乐教学体系现状的思考。

3.3.2郑中《梅仙的对称编曲与置换作曲技法》认为,梅仙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在现代音乐发展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不可逆的节奏、对称的排列置换、彩色和弦、有限的移位调式等创新技法是形成他独特音乐风格的直接手段。

3.3.3傅方泽的《马勒交响曲中的“延宕”现象研究——以马勒器乐三部曲为例》借用了“延宕”的概念,以马勒的器乐三部曲为主要对象进行专门的分析研究。在分析中,本文围绕“延期”这一要点,从调性、主题、音乐形象三个方面对马勒交响曲的关联性、及物性和统一性特征及其在四个部分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以一个全新的概念诠释了马勒交响曲独特的形式风格,可以为马勒交响曲的形式特征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另一方面也为观察和总结音乐作品之间可能存在的潜在的、多样的相关性和统一性确立了新的观点。

3.4.0安宁对布里顿两部歌剧的研究选取被认为是17世纪自波塞尔以来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彼得·格里姆斯》和《威尼斯之死》作为研究对象,从体裁形式、主题内容、音乐风格、具体技术手法、审美追求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影响了作曲家创作的性取向。在布里顿·洪福的音乐创作中,歌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他所有作品的重点。因此,对歌剧创作的研究成为了解布里顿音乐创作思想、技法乃至风格变化的最重要途径之一。

3.4.1宋丽莉《斯克里亚宾晚期音乐观念与创作研究》由引言、四章、结语和附录组成。绪论介绍了本课题的学术价值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章考察斯克里亚宾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和个人创作生活。第二章对斯克里亚宾音乐观的内涵进行宏观分析。第三章对斯克里亚宾的音乐创作技法进行具体分析,从音阶观念的拓展、主音观念的坚持、调式调性观念的拓展、主题与和声观念的变化、不协和和弦观念的演变、节奏与节拍观念的变化等方面阐述了他的创作特点。第四章主要论述斯克里亚宾的创作对后世的影响。以斯克里亚宾的音乐作品和其他音乐家的评论、回忆录、笔记、书信等史料为基础,运用历史学、社会学、音乐学分析、作品分析等研究方法,梳理斯克里亚宾晚期音乐的思想和创作实践,阐述其音乐创作的主要技法和独特的艺术思维。

3.5.0赵晓生的《音乐活动结构(上)》认为,音乐活动结构的核心点在于音乐的结构在于过程。过程是结构,过程是结构。基于过程的状态是结构形式,过程的特征是结构范式的基本观点,根据音乐的时间(历时)和空间(* * *)特征,音乐在其运动状态、时间过程和声学体现、空间组合中所呈现的组织结构范式,分析研究了节奏(时长模型)、过程(结构范式)、音高(音韵运动)五个相对独立的范畴, 声音(和音色音调)和组织(主动基因),并从有机的、整体的、主动的角度,以音乐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融合,从根本上把握主动运动的组织结构的核心奥秘。

3.6.0音乐分析方法论的研究主要有王忠禹的《集合复合论的本质、应用和效率》。首先对集合复合理论的本质和分析应用进行了教程式的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该理论的分析效率。事实上,集合复合理论是音调集合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无调性音乐作品深层结构的有效手段。

3.6.1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德国】克莱门斯和钱妮翻译的《音乐分析》,为学习者提供了从不同角度分析音乐作品的丰富多样的可能性,鼓励学习者以大量的作业进行各种尝试,用自己的思路和视角进行分析判断。《音乐分析》可以说是第一本实用的音乐分析“工作手册”,是专业师生和自学者的理想教材。

3.7.0今年该领域最重要的学术著作是贾大群的《结构诗学》(主编:王赛)。我们同意高卫杰教授在序言二中的评价:“结构主义诗学中的许多观点是有见地的和原创的。我特别欣赏‘结构对位’理论的提法。虽然过去也有过‘混合式’、‘复合式’、‘边缘式’等提法,但我认为‘结构对位’理论更能抓住音乐结构思维的本质。”

4.0.0今年对和声的研究几乎是历年来最少的。然而,两部译作的出版产生了重要影响。

4.1.0叶宏德《亨泽“动和弦”的结构与功能》(责任编辑:高黎明)认为,在亨泽的和声体系中,固定三音的动和弦占据重要地位。它独特的结构和在作品中广泛而系统的应用,使它在传统和声体系中具有一定的功能意义。动和弦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充分体现了作曲家根植传统、锐意创新的创作理念。动和弦是亨策音乐创作手法和风格特征的一个缩影。

4.1.1刘文萍《勋伯格的钻石理论与实践》(责任编辑:吴晓丹)认为,勋伯格创造全音阶与他的理论完全兼容,并系统地向我们展示了这一音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对于勋伯格本人的创作来说,全音阶的应用主要是在调性扩展过程中,通过拓宽和弦组成的调式基础来丰富和声素材,促进调性解体的重要方法之一。由于全音阶中音调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缺乏倾向性,无调性段落或片段可以局部形成。因此,勋伯格一方面充分发挥全音阶和弦的结构特点,选择特征突出的三和弦和五和弦的结构形式,在旋律中与全音阶片段结合使用;另一方面,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这类结构和弦的表现局限性,并实现了与各种三度、四度结构和弦等其他和弦素材的融合,真正丰富了旋律与和声,解放了不协和音,最终促成了调性的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