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民”助力乡村振兴

“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乡下人”的生活愿景,也是城市化的目标。这里有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熙熙攘攘的路边街道和纵横交错的交通线...城市的发展建设相对完善,但农村建设确实有一种说不出的“现代化之痛”。

人口“空心化”,土地荒废,垃圾污水横流,宗族祠堂破败,情感纽带荡然无存...因此,解决三农问题是推动乡村振兴和民生发展的重中之重。培育新型农民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立足点。

“小康不小康,关键是看老乡。”在乡村振兴中,农村既是创造者,也是受益者。

从本质上讲,农民是农村发展的根本主体,他们的产业收入和收益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只有调动农民发展创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落实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和新要求,才能使农民“新型化”、“非农化”,才能培养造就一支乡村振兴的新型农民队伍。

以大学生、返乡青年等“新农人”为重点,以新技术引领、新品种培育为突破口,为“新农人”打造“创业+生活社交+”平台,通过创业孵化、园区示范、品牌打造,带动农民共同致富。可以说,培育新型农民是乡村治理发展的关键,也推动了响应整个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展道路。

“新农民”是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生力军,是乡村振兴建设新征程的生力军,是农民的新群体,是农业的新业态,是农村的新细胞。

广阔的农村世界需要“新农人”不断注入新能量,成为领头雁。中国新农民的主体,比如投资新农民、返乡新农民、科技新农民、电商新农民,都在农村干出了一番事业,找到了一条路。他们不仅是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也是脱贫致富的巨大牵引力。

“新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是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头人,是创新创业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发挥“新农民”的致富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培养和释放农村“能人”的潜力和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让领导者发动、带领和团结广大农民抱团发展,走上乡村振兴的快车道。吸引“新农民”要创造良好的环境。

扩大农村“基层特岗”、“三支一扶”、“选调生”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施展才华。加强政策的引导作用,降低高校农科专业门槛,加大农科专业回乡补贴力度,加大教育和住房政策倾斜力度;培养更多农村经纪人,提供农业渠道管理服务,激活农村市场,从而降低农业创业门槛;

加快缩小城乡在教育、医疗、交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差距,吸引更多人扎根农村,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