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崇高”为题的议论文

也论清高“清”指的是天真、正直,也寓意着淡泊世俗、心灵清净,“高”指的是孤傲、自恋。古代人评价清高的标准是:没有一个高贵或富有的人能得到清高之名,除此之外,还需要非凡的才能。一句清高的话,让无数有才华的人消失,对混乱和黑暗免疫。他们没有用自己的光和热去温暖别人,照亮世界。他们只是吟诗自娱,麻痹自己,使自己忘记四周灰暗的时光,以“榆柳荫后檐,李涛罗塘前”自慰,被人们称为清高。真是莫名其妙。如果科场无名,或者仕途不顺,那些古代文人就高呼“哎呀,我怎么能庄重地向高官厚禄打躬作揖”“久居牢笼,返璞归真”以示清高。在我看来,这只是懦弱的表现,是自欺欺人的想法。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渴望建功立业,古代文人也是如此。但有些人的理想受到了现实的打击,于是放弃了追求,放弃了曾经热爱的世界,隐居在乡下过着安静的个人生活。这些人被称为崇高的人。还有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奔跑。一次次的打击锻炼了他们的心智,擦亮了他们的眼睛,使他们为人民呐喊,为民族奋斗。他们并不清高,却过着比那些“清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生活。清高只是懦弱的代名词,是害怕现实,逃避现实的借口,是不去争取的借口。中国需要的不是深居简出的清高之人,而是“急则一把菜刀能杀人”的钢铁铮铮铁骨;需要的不是一个以写作为乐、以酒拒人的“隐君子”,而是一颗以笔为刀、批判时代弊端、敢于“指点江山”的热血之心;我们需要的不是隐藏自己的光和热,保持自己的心孤独的崇高的人,而是敢于在黑暗中燃烧自己的强大的战士...在越来越缺乏阳刚之气,阴柔之美成为大众审美标准的今天的中国文坛,我们需要更多的非崇高者,带着他们的热血和激情,引导人们寻求真正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