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议论文作文:青年学生要有创新精神。

21世纪,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知识社会正在发生。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竞争。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知识经济在各种经济混合模式中还比较靠后,要赶上发达国家还有一个比较艰苦的开拓过程。这种发展需要两代人相互承接。当代青年的整体创新水平关系到民族国家的生死存亡,如果青年的创新水平低,我们只能起到一个跟随的作用,很难起到带头作用。如果年轻人的创新水平整体上升,我们就能形成后发优势,成为东方灿烂的太阳。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在人类思想史、文化史、科技史上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近代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对于西方来说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原因之一是中国传统观念中的淘汰因素。中国人的国民性僵化保守,影响和制约着中国人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中国重“人情”轻“科技”的价值观对创新的影响和制约。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比较了中西文明之后指出“西方文明的特殊贡献是科学方法,而中国文明的特殊贡献在于合理的人生观”,这是相当准确的。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哲学稍有兴趣的人都会知道,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文学、哲学、历史、人文方面的知识、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的知识是绝对的优势。启蒙学者梁启超认为,中国的学术重心从萌芽时期就在于对人际伦理的研究。在中国古代,还涉及到人与自然关系的研究。但这种研究不是从把自然作为人类改造对象的角度出发,而是从人类如何探索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从而征服自然的角度出发。但是用“天人合一”的理论,把天当作人类社会的一部分,认为天就是人性。用天道之德解释人类社会,把人类的美德升华为自然的法则。中国人也讲“多思考”,但“多思考”的目的不是探索自然界未知的领域,而是“了解事物”,以便于处理人际关系,举止得体。这种“天人合一”的理论,不分自然、人和社会,否认客体是主体,导致放弃了人对自然的探索和改造。既然主客合一,我们要征服谁?因此,人们从对外部世界的讨论中回归到对人类道德伦理原则的自我反思,把人们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变成人们的道德实践。即使是少数人的科学理论研究,也无法摆脱人事伦理的规范,所以很难把自然理解为科学的客观对象。而所谓“从物知”,也不过是从物质中去了解生活和社会的真相。这种传统观念导致了中国古代大多数知识分子重人伦轻科技的倾向。他们认为“古往今来的文字”才是唯一真实可信的东西,其他的不过是离经叛道和小家子气罢了。所以在中国古代,凡是能称得上大学者,基本都是以人文伦理方面的成就而出名的。研究自然科学的人在当时都是鲜为人知的人,即使他们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确实有过科技领先世界的时候,但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分析:在中国的科技成果中,技术成果的得分高达80%,理论成果的得分占13%,实验成果的得分不到7%。这说明中国古代科技水平主要是通过技术水平来体现的。技术发明更重要的原因是它的实用性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以理论为标志的科学,侧重于对事物自然规律的研究和探索,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当然不被重视。

在当今社会,重视人际关系,忽视技术的传统价值观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当然,与过去相比,科学知识、数学和物理自然要普及得多,但它们在个人和社会整体思维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低。甚至一些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如果你考察他的知识结构,你会发现文科的知识波澜壮阔,自然科学的知识少得可怜。五六十年代,青年学生中流传着“学数理化不怕走遍天下”的说法。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很重视自然科学知识,但这种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功利主义和个人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的,又有多少成分是真正想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艰苦的科学研究的。每年高考都有很多学生报考理工科,但是有多少是对探索和研究自然本身感兴趣的呢?他们中的许多人毕业后进入政界和商界,放弃了他们的专业。很少听说有人花几年时间研究一个定理和定律,因为它离现实太远,太不相干,太没用。这种传统价值观不仅影响和制约着个体创新意识的发挥。也影响了一些政策的制定,使得我们长期缺乏对创新者的激励机制,从而造成了这种研究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畸形社会现象。此外,不健康的社会风气使人们为所欲为。处理任何问题都要从人际关系入手,在人际关系上出主意,这样正常的人际关系就变得更加复杂和神秘,于是防人、整人的能力就有了市场,在“人”上做文章就成了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一些文艺作品饶有兴致地对此进行描述、渲染和传播;手腕,策略,政治,算计。一套用人和控制人的方法应运而生。中国人在这方面太死板了。他们能有多少精力去做发明创造?

其次,中国重视“群体”而非“个人”的价值观影响并限制了创新。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人们非常重视群体,这种观念本身显然没有错。这是中国传统观念的长处,因为人是群居动物,必须群居。但这种群体观念如果发展到极致,无疑会对个体产生排斥作用。这种排斥的后果无疑会扼杀个体的活力,以至于个体的任何行为都要从群体的规范、群体的心理、群体的习惯来考量,不敢越界。任何人想做新的东西,想创新,都有可能被群体孤立和攻击,从而导致个体对群体的恐惧和依赖。这种依赖严重阻碍了人们创新精神的发展。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任何创新都是以群体为基础,以个体为突破口的。任何创新都必须具有创造者的人格特征,从牛顿到爱因斯坦,从柏拉图到黑格尔,无一例外。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提倡群体意识,又要鼓励人的个性和创造性,注重激发个体活力。自然科学的创新需要鼓励人的个性,社会改革的创新需要鼓励和保护个人的创造力。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是中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土地完全由集体管理,人也要干同样的活。不允许按个人意愿办企业或搞多种经营,任何人不按集体要求办。谁走资本主义道路,谁就要受到惩罚。这种高度集中、高度集体化的生产方式,使中国农村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态。农村改革和承包经济责任制后,农民的个体活力被激发,八仙漂洋过海大显神通,使中国农村经济充满活力。再比如现在的机构改革。大家都觉得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但是每个单位都不愿意从自身做起。谁想走在前面,谁就会有创新,谁就会受到单位内外的干扰和攻击,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在全民所有制单位的人事改革中,升降级只会停留在口头宣传上。最后,还要等到中央和上级有了文件,然后下属再跟进。在实施中,由于各单位情况不同,遇到的实际问题不同,也需要在解决自身问题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在这种情况下,下一任领导是否有创新的勇气和魄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团和上级部门对单位领导的支持。今天,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改革的时代。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会出现许多新事物,这就要求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呼唤创新。要创新,就要改变片面强调群体,轻视个体的传统观念。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该强调这一点,因为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一个根本区别在于,市场经济尊重人的个性的展示和张扬,而计划经济抹杀人的个性,强调“整体统一”,使原本鲜活的“人”成为一种符号和工具,压制了人的个性活力,使人的创新精神无从谈起。

第三,中国“大一统”价值观对创新的影响和制约。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提倡“大一统”的价值观念。一个领袖,只有统一了国家、法令法律、思想文化,才能名垂青史,才能被后人称颂。历史上形成的这种“大一统”观念,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安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个社会如果缺乏“秩序”和稳定,就会陷入不可避免的自我矛盾,形成碎片化的局面。因此,“大一统”观念在社会个体化过程中有其积极合理的一面,但其消极面与我们提倡的创新精神相矛盾,需要调整。因为“大一统”的核心是把秩序放在第一位,把个性放在第二位,为了维持秩序,个性可以省去。按照这种价值观来处理问题,必然导致一切的统筹和统一,不允许人们在“统一”的范围之外创新和标新立异,必然会扼杀人们的创新精神。因为任何创新都要打破原有的稳定和平衡。原来的东西已经很稳定很平衡了,但是当你发现新的问题,进行新的研究的时候。势必否定原有的结论,突破原有的条条框框,必然导致“秩序”的紊乱,与传统的“大一统”价值观发生冲突和对立,必然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今天,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虽然“大一统”一词只能在历史教科书中找到,但传统价值观对人们思维和社会人格的负面影响远未消除。

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属于人格结构中对待现实态度的范畴。它的特点是思维活跃,标新立异,富有创造性和批判性,具有创新独特的精神和追求。只有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我们才能敢于思考前人没有想过的事情,创造前人没有创造过的事业。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保持年轻人的求知欲

好奇心是学习、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欲望,也包括探索未知的欲望。在心理学上,也可以称之为求知动机。在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发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知识和经验,已知信息与未知信息的差距过大或者未知的东西是自己的兴趣时,他的内心就会产生心理不平衡,从而形成尽快消除这种不平衡的需要,从而萌发快速行动,采取一些适当的方法来重新平衡。这是对知识的渴望。一个没有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和水平缺陷的人,容易自满,对知识的需求不大。这样就无法学习和积累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所以没有创新。

知识社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在知识社会,经济运行秩序中的关键资源是知识,社会运行秩序中知识的不平等成为一大挑战。科技知识的创新和积累对技术进步乃至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拥有先进知识的国家垄断上游产业,从而占据国际竞争优势。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爆炸的时代,年轻人的求知欲显得尤为可贵。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自然观,产生新的道德观念。新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不断增加,这是推动知识社会的根本原因之一。为适应知识社会的要求,当代青年应具有高度的勤奋和求知精神,不断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没有高度的勤奋和学识,就不会有开阔的视野,也不会有高度的学术造诣,更无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学习应该贯穿人的一生。学习与创造,创造与学习是创新的根本途径。

(二)关心年轻人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为了弥合已有知识与未知领域之间的鸿沟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是一种因不了解事物而产生的新鲜感和兴奋感。好奇心往往表现为一种对新奇事物的关注。为了找出他们的原因,为什么这么问?好奇心是好奇心的具体表现,是潜在的创造因素。一般来说,好奇心的强弱与好奇心的强弱成正比。好奇心越强,求知欲望越迫切,总是寻求答案。好奇心对人的认知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惊奇、质疑等心理活动,好奇心诱导人们选择性地、主动地接触产生新奇感的客观事物;然后启发人们去努力寻求这个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在认识的过程中,好奇心促使人们加深认识,直到抓住事物的本质。普通孩子有无知的好奇心。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年的消失,大多数人的好奇心并没有增强,反而逐渐消失了。爱因斯坦说:“纯粹好奇心的火花会逐渐熄灭”贝弗里奇说:“如果好奇心没有成功地转移到智力兴趣上,它就会开始减弱”。有志于知识社会创新发展的青年,要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好奇心,把好奇心从无知期转化为求知期,这是坚持和发展好奇心的重要环节。要善于在自己接触到的现象面前提问,尤其是新奇的现象。不要害怕简单的问题和被嘲笑。家庭、学校、社会都应该珍惜年轻人的好奇心。把年轻人的好奇心和无知、幻想混为一谈,甚至因为无知而认为好奇的年轻人“天性古怪”或“沉默寡言”的做法,是对年轻人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压制。

(三)激发年轻人的创造欲望

创作欲望源于创作的需要。这是一种不满足于现成的观念、观点、方法和对象的质量和功能,而总想在原有基础上做出一些创新和发明的强烈欲望,表现为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对创造性活动兴趣极大。脑子里经常有一个问题“能不能换个角度看问题?”有没有更简单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有创造力的人不会舒服于书本上的答案,而是努力找出与书本不同的地方。这种品质比智力更重要。

中国有很长的封建统治时期,也有很长的闭关锁国的历史。由于长期受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综合影响,许多人在深层心理结构中逐渐形成了落后的参照系,产生了一种情绪化的心理,习惯于纵向比较,很少横向比较,容易产生廉价的满足感,创作动力差,只求安全舒适,不思改革进取,抑制了创作欲望的发展和冲动。今天的改革开放环境为激发年轻人的创造欲望提供了有利条件。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要求青年人提高创造欲望。他们应该重新思考已经成为既成事实的东西,或加深理解,或给他们新的想法,以努力重新发现或发展它,并培养他们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心态。

鼓励年轻人大胆质疑。

巴甫洛夫说:“怀疑是发现的思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提问是获取知识的先导。只有提出问题,我们才能解决问题,增进理解。以提出的问题为导向去观察事物,然后有意识地去关注一个认知对象。那就是用一种怀疑的心态去观察事物,从而更敏锐更迅速地把握事物发展的一些新动向。

为了使怀疑在青年创新过程中正确地、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要注意两点:一是善于怀疑,二是敢于怀疑。所谓善疑,就是提倡理性怀疑,而不是盲目怀疑。深思熟虑的、谨慎的、积极的怀疑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诞生的先导。没有思考,我怀疑一切,否认一切都是创新和发明的敌人。所谓敢于怀疑,并不是迷信权威。传统观念不全是真理,权威人物也会犯错。盲目相信权威和名人,把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当成金科玉律和永恒真理,会扼杀你的创造力,止步于前辈的水平。年轻人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还不为人知的时候,一定要以不可阻挡的开拓精神建立和提高自信心。他们应该尊重名人和权威,虚心学习他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并敢于超越他们,在他们创造性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

你要勇于质疑,总是跟着别人走,你永远不会有所成就。一个人站不起来超越权威的高度,不敢跨过传统半步,他就不会有什么独到的见解。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敢于背离正统、挑战权威,敢于对盛行的习惯观提出异议。勇气,胆量,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第二,帮助年轻人克服创新的心理障碍

阻碍青少年创新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胆怯感

“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谚语,但因为时间和人的原因,大家很难理解。嘲笑或“同情”在失败者周围很常见,自卑和气馁在失败者自己身上最常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形成条件反射压制心态。因为害怕,我不想尝试任何创新,甚至因为失败,即使我有新的想法,我也不想说出来,避免被嘲笑。胆怯对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是青少年创新最常见、最普遍的心理障碍。创新思维是一种探索性思维,面对未知的世界,不可能不犯错误或不经历失败。当年轻人在创新过程中遇到失败或挫折时,我们要帮助他们尽快摆脱自卑和气馁的情绪状态,帮助他们正确归因,综合比较,调整预期,扬长避短,自我激励。

(2)神秘

我们把创新视为与生俱来的“神力”,认为创新只有少数智力超群的天才才能做到。不要自大到无事生非。创新行为神秘化、生物遗传过程绝对相对的思维结论阻碍了许多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形成,产生了甘于平庸、知难而退的自满心态。我们承认智商的差异,但智商与智力、智力与创新能力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破解青少年创造力之谜,要大力宣传“天才来自勤奋”的模式,以歌手、电影明星的力度和深度宣传为我国社会和自然科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师们的成长道路和辉煌创新成果,宣传在青少年身边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非凡创新成就的先进人物及其事迹,组织开展一定规模的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渗灌通过实践,培养“创新——人人都可以”的意识,可以逐渐打破神秘感,启迪年轻人的创新思维。

(三)服从感

在现实生活中,各个社会阶层都有一个大体相似的评判年轻人的标准,那就是“顺从与服从”。这一标准对青年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当“顺从和服从”成为美德,他们就获得了自己的利益;当标新立异、独立思考变成“自满”,被心智和利益碰伤,除了少数个性很强的年轻人,大部分人都会在自我修正中进入保守状态。跟随保守的思想成为一种思维模式。曾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得成熟而狭隘。感受新事物、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必然会减弱,甚至排斥新事物,使自己处于自我孤立的状态。在这种心态下,没有任何创新的空间。受这种心态影响,出不了优秀的人。聪明的一代年轻人会变成一大批“聪明人”。这群“聪明人”将造就栩栩如生的新一代。

青年创新心理障碍有主观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外部影响和引导的内化结果。要克服这种心理障碍,仅靠一个地区或年轻个体是很难取得成效的。我们呼吁造就一大批有创新意识和行动的年轻人,所以必须纠正误导,需要有更大自由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