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大学生领导力教育范文

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

作者:孙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旅游管理系广州大学城510006)

关键词:领导力,质量模型,局限性,培训

摘要:通过对领导力的字面理解和对领导力与管理的区别的阐述,对领导力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进而引入领导力素质模型的概念。通过对其局限性的分析,可以重新认识“什么是领导力”的问题,并从中推导出领导力研究的本质,即研究一群优秀的领导者都有什么,进而阐述作者对领导力的理解以及对“大学生领导力培养”这一研究课题的一些看法。

文本:

首先,领导力的字面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领导”有一种解释,即领导和指引某个方向。领导力是领导他人和影响他人的能力。特别是,你可以激励你的团队,影响他人,让自己实现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只有完成这样的任务,才能显示你有好的领导能力。但是什么是领导力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是个人魅力。一个有魅力的领导者能够带领他的团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有的说是实力和勇气,个人或企业的实力和勇气也可以团结带领一个团队。还有人说,知识是渊博的,知识和智慧也能感染和影响你的团队。最后是动力和热情,通过给你的团队一个适当的激励,带着热情做事,来感染和影响你的团队,成就一番事业。

二、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领导和管理是不一样的,不要混淆。领导是运营和战略,管理更多的是程序。

从概念上来说,领导是领导和引导,管理是管理和管理清楚,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负责某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解释领导力和管理,领导力就是做正确的事情,也就是对正确的决策负责。管理就是把事情做对,就是圆满完成分配的任务。

从起源上来说,管理与处理复杂情况有关。在20世纪,随着大型国际组织的出现,包括通用电气、沃尔玛和摩托罗拉等大型跨国公司,以及北美自由联盟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国家间的联盟,管理成为这些大型组织出现的必然反应。如果没有良好的管理,这些组织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混乱。因此,管理学在20世纪40年代后开始蓬勃发展,到了70、80年代形成了一套管理理论,诞生了一些经典的管理学著作。领导力就是应对变化。领导力是现代社会激烈竞争的产物。随着“地球村”的形成,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劳动力结构变化越来越快。那么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为了生存和获得优势,领导力和领导力越来越重要。重大变化将不再是偶然现象。面对变化,我们自然需要一个好的领导和指挥来面对变化,把握形势,在快速的变化中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未来。[①]

三、领导素质模型

所以相对于管理,领导是一个更具战略性的职位。詹姆斯·库泽斯(James Kouzes)和巴里·波斯纳(Barry Posner)在《领导力》(Leadership)一书中,将一个杰出领导者的特质概括为:有五种行为和十项使命:五种行为是以身作则,* * *激励愿景,挑战现状,让每个人都去做,激励人。十大使命,即1,明确自己的想法,找到自己的声音;2.做出与* * *理念一致的行动,为他人树立榜样;3.展望未来,想象激动人心的可能性;4.呼吁* * *的愿景,激励他人为* * *的愿景而奋斗;5.通过追求变革、成长、发展和创新的道路来寻求机会;6.尝试和冒险,不断取得小成功,从错误中学习;7.通过强调共同目标和建立信任来促进合作;8.通过分享权力和自主权来增强他人的力量;9.通过表扬个人的杰出表现来认可他人的贡献;10,通过创造一种集体主义精神来庆祝价值的实现和胜利。[②]

当然,以上对领导力的要求不能说是优秀的领导力模板,但也概括了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具备的能力,即构成了一个相对健全的领导力素质模型。那么什么是质量模型呢?所谓素质,是指能够将某个岗位上的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区分开来的个体特征,包括动机、特质、自我概念、知识和技能等。在中国,素质被翻译成能力、才干和资格。而素质模型是指将某一(类)岗位或角色所要求的主要素质集合起来形成的模型。领导模式是优秀领导者素质的集合。对领导力和领导力发展的关注极大地促进了领导力质量模型的使用。

许多组织的领导素质模型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基于职业发展,尤其是围绕一系列行为维度构建的模型。然而,目前大多数质量模型都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管理者和高管应该如何证明领导力的标准,这超出了职业发展的初衷,体现在绩效评估、职业发展、高潜力确认流程和继任管理制度中,并将这些标准作为选拔、晋升和薪酬调整的基本标准。近年来,由于对企业高管在经营道德方面的监管失效,质量模型进一步延伸为整合企业价值观、学习能力和行为规范,与* * *共同构成领导力。360度反馈工具已被广泛使用,质量模型的这一地位对领导力发展和评估领域的重要性现已得到很好的巩固。[③]

第四,领导素质模型的局限性

即便如此,也无法通过素质模型来判断和识别一个人是否具有领导力。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什么是影响他人的能力,众说纷纭。领导力不是一个可以概括的模式。因此,笔者认为,库兹的“领导力”不应被视为领导力的衡量标准,而应被视为领导力品质的一个普遍模型。

但是,由于领导素质模型的研究是建立在领导行为的范围和外延上的,因此很容易变得过于复杂。此外,质量模型是基于领导的概念化和空心化。一般来说,在确定素质的时候,研究者会分析一些优秀领导者的例子,并试图据此确定素质。但是,素质模型强化了这样一种观点,即领导是完美的,或者是通才,现实中很少存在这样的人。这种一般的模型经常不能认识到领导的多样性以及文化和环境需求的变化。例如,高层管理者的领导技能往往与中层管理者有显著差异,西方文化中领导者的行为特征也与亚太文化中定义的不同。不同的运营部门和公司也可能导致对领导的不同需求,甚至一些特殊需求。更重要的是,将领导素质模型概念化的潜在假设是积累有效领导者的一系列能力。

所以,领导力的素质模型是有局限性的,适用于领导力的泛化。由于不同环境、不同岗位、文化差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领导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你不能要求一个非常优秀的足球队的领导核心拥有世界经济巨人的天赋和素质。另一方面,一个世界经济巨人也未必能站在一个足球队上。但难道说足球队的核心和世界经济巨头都不是领袖吗?这种说法显然是荒谬的。领导力存在于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任何人都可以在某一方面成为杰出的领导者,但在很多方面都是一个普通的追随者。所以大部分人都愿意平凡,而不是继续挖掘自己在那方面的领导潜力。成功的领导者很好地发现了自己的领导技能,或者可以说是拥有多方面领导技能的成功领导者,并且在自己成功的领域很好地运用了这些领导技能,从而创造了成功。

第五,领导素质模型的现实意义

所以领导力的素质模型总结了这群人与领导力的优秀素质的异同,并以此解读领导力。库泽斯的《领导力》一书对领导力有着全面的理解。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综合很好地理解和利用了矛盾的普遍性原则。通过对一组事物规律性的认识,可以解决社会中最常见的矛盾。但是,就像作者之前提到的素质模型的局限性一样,成功领导者与领导素质的整合似乎无法再造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因为人不是机器,不可能通过克隆再造一个一模一样的人。或者因为环境和时代的不同,矛盾的普遍性不再适用。这时候,从哲学的角度来说,就要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些品质与领导者的独特品质相结合,环境与时代相匹配,才能诞生成功的领导者。这就是领导力的本质,个性与个性的结合,时代与环境的融合。

所以,在我看来,领导力不能用统一的意义来定义。以库泽斯的领导力为例,它所概括的领导力只能说是某个领域(比如企业)的一群成功的领导者所共有的东西,而不是完整意义上的领导力。“什么是领导力”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局限于某个框架体系。

第六,大学生领导力的培养

所以,大学生要锻炼自己的领导力,首先要搞清楚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力,素质模型是学生领导力的* * *还是社会需求的潜在领导力的* * *呢?众所周知,优秀的学生干部不一定是成功的商界人士或社会人。在我看来,大学生学生工作的领导力只是培养未来社会领导力的一个方面。这方面在以后的生活中作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是否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要看人,看环境,看时代。

然而,为了在未来成为一名成功的社会领导者,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领导力:

1,专业技能过硬,这是领导力培训的基本条件。一个优秀的领导,大多是其专业领域的领导者,其专业知识往往优于普通员工。所以大学生在学校要学好专业技能,才能成为未来专业领域的佼佼者。

2、灵活的沟通技巧,这是一个领导者成功的必备工具。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往往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沟通者。大学生要充分利用交际这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展示和推销自己,充分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

3.独立思考能力,这是一个领导者必备的素质。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技能,还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管做什么,都要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主见。一个没有主见的人,不会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4、敏锐的判断力,这是领导者区别于追随者的最本质的因素。领导者往往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同时对事物的发展有敏锐的判断力,能够判断事物的走向和事物的变化。正是由于这种判断力和远见卓识,领导者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5、对人群的影响力,这是每一个优秀领导者的品质。但这是培养领导力最难的一点。这种影响力不仅意味着成为人群的核心,更意味着成为受影响人群的引路人和精神支持者。这种影响力有时取决于领导者与生俱来的人格魅力,有时取决于领导者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和令人信服的惯性影响力。

6.开拓精神是21世纪对领导者的新要求。大学生要想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竞争,就必须学会创新,学会前瞻事物。敢于挑战现状,敢于开启新视野,走在人群的前面,想到人群想不到的高度,带领追随者勇敢挑战未知,从而被追随者所信服,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