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屈原《随笔》的思考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叫《屈原投江》。看完之后,很有感触。

屈原是楚国贵族中的杰出人才。精通历史、文学、神话,洞悉各国国情和治国之道;人聪明,口才好。司马迁《史记》说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善辞令”。二十多岁时,他成了楚怀王的左派。左图只比楚国的令尹低一级。他在国内与楚王商议国事,发布命令,在国外接待客人,与诸侯打交道。楚王很信任他,让他起草法规,派他去齐国联合齐国对抗秦国。说明屈原是个人才,但他的改革精神和措施却招来了楚国贵族大臣的反对和嫉妒。反对者的代表人物有楚怀王最宠爱的妃子郑袖、儿子子兰和上官大夫靳尚。这些人目光短浅,嫉贤妒能,只想维护自己的贵族特权,却忘了国家的长远利益。然而,它们非常强大。他们整天围绕着楚怀王,影响着王怀的言行。迷迷糊糊的楚怀王听信谗言,渐渐疏远了屈原。

于是,就有了屈原投河自尽的一幕。

生不如死,站着死不如跪着生。两种态度都没有错,只是现在看起来更有政治影响力,但也不能只是当作一场政治秀。死而不朽,就算写了《离骚》,也还是个没用的书生。回过头来看,死是值得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既然战国七雄在中国属于中国,那么后世效忠哪个国家就不一样了。回来看看,屈的《李源骚》之所以成为后人的榜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爱国情怀影响了这条河,使人们了解并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