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求写一篇6000字的工程地质论文。怎么写?谁能告诉我?
关键词:工程地质环境人才机遇
总的来说,工程地质学是调查、研究和解决与人类活动和各种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岩土工程的组成、微结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特别是强度和应变)及其对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影响,对岩土工程地质进行分类,提出改善岩土工程建筑性能的方法;研究受人类工程活动影响而破坏的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物理地质过程对工程建筑的危害及其预测、评价和防治措施;研究解决边坡、路基、坝基、桥墩、洞室等各种工程建筑物中的地基稳定性,以及黄土的湿陷和岩石裂缝的破坏,制定一套科学的勘察程序、方法和手段,直接为各种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依据;研究施工场地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制定必要的利用和保护方案;研究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特征,预测人类工程活动引起的变化,进行区域稳定性评价,进行工程地质区划和制图。随着大型工程建设的发展,其研究领域日益扩大。除岩土与工程动力地质学、专门工程地质学和区域工程地质学外,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正在逐步形成,如矿山工程地质学、海洋工程地质学、城市工程地质学和环境工程地质学、工程地震学等。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与环境产生了冲突,大学生虽然多,但真正的人才却很少。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正确处理工程地质环境中人才机遇的关系。总之,工程地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科学。20世纪初,为了满足修建各种工厂、水坝、铁路、运河等工程的需要,地质学家开始介入解决工程建设中与地质有关的工程问题,并不断进行艰苦卓绝的工程实践和开拓性的理论探索,出版了专著《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开始成为地球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成为工程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二战后,世界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工程建设的发展非常迅速,工程地质学在这一时期迅速成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工程实践和理论探索,工程地质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内涵和外延呈现出新的面貌,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我国的工程地质学在解放前基本空白,但建国以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50年代初引进苏联工程地质学理论和方法,走过了我们自己的工程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光辉历程,与中国形成了一门特色学科。举世闻名的金茂大厦、东方明珠塔、三峡水电站,充分积累了各种岩性地区、各种复杂地质条件下的丰富地质工作经验,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程地质勘察规章制度。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及时吸收数学科学的新成果和高新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工程地质学的内容,有力地促进了工程地质学的发展,使我国工程地质学达到现代科技水平,成为国际工程地质学界的重要成员之一。
但十年动乱造成的人才缺口,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地质人员纷纷离职,勘察设计院明显缺乏地质人才。20世纪80年代,各院相对整齐的地质副院长和院级总地质师,他们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工程地质专业不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局限,人才资源开发机制的问题,求职行为中的浮躁动机,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优秀地质师的成长。高质量、高水平的工程地质分析成果来自于高水平、高素质的地质学家有人说两三年就能培养出地质专家,这实在是无知。事实上,没有十几年的艰苦努力,没有大量的工程实践,没有理论联系实际,没有相关学科的学习和渗透,是绝对不可能培养出一个具有工程地质分析能力,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地质学家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在地质学家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可以说,培养优秀的地质学家远比培养医生、科研人员、教授难。
汪恕诚部长曾在讲话中强调:“你不能总是修改设计,因为如果你从事投标,特别是国际合同,修改设计就意味着被索赔。”。少修改或不修改设计,对工程地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地质资料不允许,需要修改设计。高标准、严要求,是挑战,也是机遇。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其实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壮丽史诗。过去我们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天地之争。实践证明,虽然人类与自然斗争的结果取得了一些局部的小胜利,但自然反过来对人类的惩罚却是灾难性的。人类的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与工程建设直接相关,与地质环境直接或间接相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本建设此起彼伏,新一轮建设高潮正在兴起。在这个由多学科基建队伍组成的庞大管弦乐队中,地质学家要扮演指挥和首席演奏家的角色,甚至要扮演独奏华彩乐段的角色。
虽然工程地质学科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工程地质也存在问题和难题,但这是一个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自然,保护环境,预防灾害,造福人类,是工程地质工作者和地质工作者的艰巨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
1:工程地质随想魏刚1997年4月24日
2.何佩玲张婷《工程地质》2006年1月。
3.魏刚《工程地质学——面向21世纪》,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11月。
4.黄鼎成等《走向21世纪的中国地球科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