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能解释一下社会心理学中提到的归因理论吗?

一,归因的基本概念

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和推测的过程。归因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比如一个学生上课迟到,大家都会解释事情经过,有人会认为他可能睡过头了。有人推测可能是堵车等。不管最终归因于什么因素,这个探究原因,寻求解释的过程就是归因。

每个人都会分析身边发生的事情的原因,只是有时候自己没有意识到。一般来说,当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时,人们更容易猜测原因。这就好比一直成绩很好的同学考了高分,大家可能都习惯了;但如果一直成绩不好的同学考了高分,大家都会好奇,猜测原因。

根据归因者与行为者的关系,归因可分为自我归因和其他归因。自我归因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原因的分析,他的归因是指个体对他人行为原因的分析。在前一种归因中,归因者和行为者是同一个人,而在后一种归因中,归因者和行为者不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说,别人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都有可能成为归因分析的对象。归因不一定总是基于自己的行为,也不一定都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分析。人们可能会分析自己的行为或他人的行为。

归因反映了个体对事件原因的认识,因此归因所衍生的原因实际上是个体的主观解释,未必是事件的真正原因。但这种主观解释,不一定正确,往往比真实原因更能影响个体的情绪、行为等方面。比如,我们假设一种情况:叶这次考试不及格,于是她把不及格归因于自己笨,能力差;其实她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智商高达120。她的低分纯粹是老师阅卷失误。这种情况,客观原因是老师的失误,叶主观解释是自己能力低——显然这是一个错误的解释;但在这两个原因中,影响叶子的是后者——因为她觉得自己很蠢,她自卑,自责,羞于见人;不是因为老师的失误。可见这种主观解释比客观真实原因更能影响个体行为。

著名归因研究者B. Weiner (1972)认为,归因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归因研究的价值在于,归因是上一个行为和下一个行为之间的重要纽带。具体来说,对上一个行为原因的解释会对下一个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比如,一个学生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太笨,他就会自暴自弃,因为聪明和愚蠢都不是他能控制的;相反,如果他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他就会为了接下来的好成绩而努力,努力学习。从这个角度看,归因是影响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

归因是一个丰富的研究领域,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关于归因的理论。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归因理论。

二、重要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常识心理学

归因原本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F. Heider (1958)是这一领域的开创者。

海德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像科学家一样对身边的事件进行分析、理解和推断。他还认为,人有一个基本需求,就是预测和控制环境;而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找到事件的原因。如果我们知道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环境。

一个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海德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搞清楚事件的原因是在于个人(内因)还是环境(外因),或者两者都有。内在原因包括动机(想做)和能力(能做)。比如小华可能有完成作业的能力,但是没有完成作业的动力和欲望;相反,小东可能想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这些题目他根本不会做;而且,即使你有动力,有能力,也不一定能完成作业,因为这也是受外界因素影响的,比如作业太多,时间不够,身体不适,停电等等。

除了研究事件的原因,海德还讨论了对事件后果责任的看法。他认为,在很多情况下,知道谁应该对事情的后果负责比谁导致事情发生更重要。例如,童童在铅球比赛中砸了渊源的脚。在这种情况下,事情是由童童引发的,但责任问题并没有解决。海德假设一个人对他造成的事件有不同程度的责任,最低程度的责任是连带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责任人与事件根本无关,只是被他人错误地与事件联系在一起。例如,渊源走路时扭伤了脚,而不是童童。第二个层次是因果责任。此时,责任人确实造成了事件,但他事先并不知道会导致这个后果。所发生的一切完全是意外造成的。比如童童确实把铅球砸到了渊源的脚上,但是渊源在童童扔铅球之前并没有出现在他的视野里。就在童童推铅球后,渊源跑进了危险区。第三个层次是可预见的责任,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某种后果,但仍然采取这种行为。比如,一只疯狗朝渊源扑过来,童童本来想用铅球把狗赶走──虽然知道可能会伤到渊源,但他还是扔了一个铅球,不幸砸中了渊源的脚。第四个层次是故意责任,采取某种行动的目的是造成这种后果。例如,童童想报复渊源,所以他故意把枪口对准了渊源。第五个层次的责任是正当责任,在特定的情况下,这个事情的发生可以被认为是正当的。比如,当人受到歹徒袭击时,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海德对归因研究的贡献在于提出了许多基本问题,他对因果关系和责任的论述启发了后来的研究者。

(二)一致性推理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E.E .琼斯& amp;Davis (1965)假设我们习惯于为别人稳定的、信息丰富的行为寻找有意义的解释。所谓信息丰富的行为,是指他人的行为被认为是有意的,即由某种一致的、重要的意图引起,与情境的变化无关。总之,一个瞬间的想法比一个频繁的意图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本质。在他们看来,归因活动的目的是推断他人的一致性,即行为和引起行为的意图总是与人的某些重要的、稳定的特征(即倾向)相一致。因此,对他人行为倾向的归因使我们能够理解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许多判断行为原因的线索,其中最重要的是“非* *等同效应”。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有很多可能的原因,那么将这种行为的后果与其他行为进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推断出这种行为的意图。比如一个学生高考报考时,在两所学校中选了一所。两所学校的口碑、专业水准、校园环境都差不多,只是一所离学生家更近,一所离家远。那么,我们可以推测,他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可能是因为这里的交通更加便利。他们进一步认为,两者越不相似,行为的倾向和意图就越明显,我们做出的推测就越准确。而且,某个选择中的不利因素越多,这个意向对别人就越重要。比如这个学校的学费虽然比其他学校高,但是他还是选择了这个学校,所以我们知道他是真的想选择一个交通便利的学校。可以看出,对这种“非* *相同效应”的分析,可以让我们明确原因是什么,发现的非* *相同效应越少,我们对归因就越有信心。

由于现实生活中行为原因的不同,往往难以确定和穷尽,对非* * *同效的分析也是模棱两可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了一致性推理的其他一些线索和条件。

一个是行为的选择性。要推断一个人行为的意图,关键点在于确定他的行为是环境限制所逼,还是自己的选择。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在没人的时候捡到了钱包,交给了失物招领处,我们基本可以断定他是一个无私的人;但是,如果一个人在身边熟人多的时候捡钱包,这种行为不一定能反映他内心的意愿,反而可能会被别人认为。

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传统也是我们判断因果关系的重要标准。传统通常会限制人们的行为。如果人们不遵循传统,他们将冒着不良社会后果的风险,如被批评、拒绝或不被他人理解。所以当人的行为打破了约定或传统,可以说这种行为反映了他的真实面目。比如,学生下课后互相聊天说笑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一个学生在课堂上也和他的同桌聊天,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学生真的很健谈,很健谈。

行为是否是社会角色的一部分,也可以提供行为倾向的信息。比如一个消防员灭火,我们不能完全断定他是有帮助的,因为这是他的工作。如果某种行为是不从事这份工作的人做的,我们可以根据这种行为来推断他的倾向。比如,如果消防员根本不是消防员,只是一个普通的路人,那么我们可以推断他是一个乐于助人、勇敢无私的人。

(三)协方差分析理论

Kelley (1967)对归因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协变分析模型。

协变性是指多个事件同时出现的现象。如果两个事物总是同时出现,则为高协变,如果只是偶尔同时出现,则为低协变。比如我每次穿裘皮大衣,小狗就打喷嚏,这是高协变,如果我穿裘皮大衣,它只是偶尔打喷嚏,这是低协变。要想知道某个结果的原因,就要考察该结果与各种可能原因之间的共变,把结果归于共变最高的原因。比如狗打喷嚏和我穿皮衣有很高的协方差,就可以推断它对皮衣过敏。

凯利认为,人们在评价协变信息时会考虑与行为相关的三个因素,即特异性、一致性和一致性。特异性是指行为人是否以同样的方式对其他对象做出反应;一致性是指行为人的这种行为是否发生在其他情境和其他时间;一致性是指行为人的行为与他人的行为是否一致。我们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三个因素,以及如何根据这三个因素来分析事件的原因。

比如小玉遇到菲菲也不跟她打招呼。在这种情况下,专一是指小宇今天是不是没跟大家打招呼?如果是,就是低特异性,如果不是,就是高特异性;一致性是指小宇遇到菲菲是否总是不打招呼。如果是,则为高一致性,否则为低一致性;一致性是指今天遇到菲菲的人是不是都不和她打招呼?如果是,就是高一致性,如果不是,就是低一致性。

凯利认为,特异性、一致性和一致性是归因的基础,三者的不同组合可以为归因提供特定的信息。比如小玉和别人打招呼却不理菲菲(高特异性),小玉从来不和菲菲打招呼(高一致性),别人不和她打招呼(高一致性)。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原因在菲菲,比如她可能一直板着脸或者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让人觉得难以接近,所以别人不敢跟她打招呼。

如果小宇今天和别人打招呼却只是不理菲菲(高特异性),小宇以前遇到菲菲也打招呼(低一致性),但是今天遇到菲菲的人都不和她打招呼(高一致性),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原因是菲菲,她可能做了什么得罪大家的事,所以大家都不愿意理她。

如果小宇今天只是不和菲菲打招呼而是和其他人打招呼(高特异性),小宇遇到菲菲从来不打招呼(高一致性),只有小宇今天不和菲菲打招呼,其他人都和她打招呼(低一致性),那么我们可以确定小宇和菲菲之间可能有恩怨,所以他不理她。

如果今天小宇和别人打招呼却只是不理菲菲(特异性高),小宇以前和菲菲打招呼(一致性低),别人今天遇到菲菲也打招呼(一致性低),那么原因可能就在小宇,他今天可能心情不好,或者身体不适,无精打采,所以他连招呼都不会和菲菲打。

凯利的协变模型描述了一个合理的归因过程。他把每个人都比作一个简单的科学家,以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方式推断因果关系。虽然Kelly的假设得到了很多实验的支持,但它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无法获得所有关于特异性、一致性和一致性的信息。比如,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个人以前的行为特征,所以我们无法获得关于一致性的信息,或者我们可能不知道其他人在相同情况下的行为,所以我们失去了关于一致性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凯利的理论不适用。退一步说,即使我们掌握了三个方面的全部信息,也不是用现实生活中共变分析的方式来分析原因。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人们更喜欢一致性而不是特异性,而一致性被使用得最少。比如你遇到熟人,跟他打招呼,他却不理你,你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这个人今天怎么了?他以前不是这样的!”而不是“他对别人也这样吗?”为什么不理我?“更不用说”其他人也像他一样无视我吗?“——前者是一致信息,后两者分别是特定信息和一致信息。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只要有机会,人们就会使用关于行为者的额外信息(如性格)或关于行为的情境信息(如情境限制),而不是使用协变模型中涉及的信息。换句话说,人们为了省事,可能会直接给出行为最简单的解释,而不是综合各方面信息进行严格客观的推理。

总之,协变模型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和推理的严谨程序,人们实际做因果推理时未必完全匹配。同时,协变模型的应用也会受到个人能力的影响,协变模型得出的结论并不都是正确的。

(四)控制源理论

J. Rotter (1966)的《控制源研究》是一部在归因领域颇有影响的著作。罗斯认为,人们对积极或消极事件原因的预期是不同的。有些人认为他们有能力控制事件的发生,罗思称他们为内部控制者;有人认为事件与自己无关,是外部因素造成的,自己是外部控制者。倾向于内部归因的人控制感强。他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是事件的起因,自己的行为受自己支配。例如,他们学习好是因为他们聪明或者努力。而倾向于进行外部归因的人,控制感较低。他们认为事件是由自身以外的外部因素引起的。比如,他们考得好是因为题简单,是因为老师教得好,是因为运气好。

Roth及其同事(1966)的研究表明,控制源对成功期望有重要影响。他们发现,在一次成功的经历后,如果受试者将他们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技能,那么他们对下一次成功的期望就更高;如果成功归因于机遇,那么对下一次成功的期望相对较低。相反,在失败经历后,如果你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技能,你对下一次成功的期望就会降低;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运气,那么下次成功的预期就会上升。

罗斯还认为,控制的来源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倾向,这种倾向反映了个体看待和解释世界的特定方式。他还开发了一个29个问题的量表来测量人的控制点(1971)。

(5)自我知觉理论

早期的归因研究者大多关注他人的归因,即个体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分析他人行为的原因。相比之下,D. BEM侧重于自我归因。

Bem (1967,1972)认为人往往对自己的情绪、态度、品质、能力都不清楚,所以不得不从自己的行为和外部环境去推测。换句话说,人会寻找一些线索来分析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人对自己的分析和对别人的分析没有本质区别。比如有人问我同学喜不喜欢摇滚乐,那么我就能回忆起这个同学平时喜欢听谁的歌,经常听什么节目,喜欢买什么磁带...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和摇滚乐有关,那么我可以说:他喜欢摇滚乐。同样,我们应该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来分析我们的态度。如果有人问我喜不喜欢摇滚乐,我也需要通过评判别人来评判自己。

但是,贝姆对这种自我感知的过程附加了几个限制性条件,也就是说,自我感知的过程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是可能的和必要的。首先是行为的选择性,即首先要确定某种行为是自己选择的,不是受外界因素控制的,然后才能据此推断自己的态度。如果我经常听摇滚是因为我的好朋友只听摇滚,那么我就不能根据我听摇滚做出自我认知,断言我喜欢摇滚,因为听摇滚不是我的选择,而是被动的。其次,当推论所依据的内在线索显而易见时,就没有必要进行自我感知的过程。也就是说,如果我对自己的态度和情绪有相当清晰的认识──比如我一直非常清楚自己是一个狂热的摇滚乐迷,对此毫不怀疑,那么就没有必要以自我意识的方式去揣测自己的态度;只有不清楚自己的内在状态,才会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推测。再次,如果有明显的外部线索表明我们的态度,就不需要自我感知;只有在没有外部线索的情况下,我们才更容易有自我意识。比如同学给我起了个外号叫“滚石”,我就不用通过Bem的“自我感知”过程来判断我是否喜欢摇滚乐,因为这是显而易见的。

(六)成就归因理论

虽然归因研究已经相当活跃,但是归因理论真正对教育领域产生影响并不是很早,这种影响是从韦纳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初,韦纳试图用归因来解释成就动机,从而创造性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至今仍颇有影响的动机归因理论。

在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中,他首先确定了成就情境中成败归因最明显的原因知觉,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对同一活动情境中原因的认知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在不同的情境中。为了找出许多对原因的认知的内在异同,韦纳通过逻辑实证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相关法、多元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确定了原因的三个维度:(1)原因来源,是指行为人自身原因或外部原因。(2)可控性,指原因是否能被行为人的主观意志所控制,如努力的可控性高,能力和运气的可控性低;(3)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原因是否随时间变化,比如运气很不稳定,能力相对稳定。韦纳进一步提出了归因的三维结构模型:原因来源×可控性×稳定性。他认为,任何一种原因知觉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表3-1列出了他对学业成就归因中一些常见原因知觉的原因维度的分析。

可以说,韦纳对原因维度的确定是他对归因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韦纳对归因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使我们对归因的关注不再局限于归因本身,而是开始探讨归因对后续行为的影响。韦纳认为,归因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一个介于行为后果和后续行为之间的中介认知过程。对行为后果的归因会影响对下一个结果的期望和情绪反应,期望和情绪反应会成为后续行为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