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生产的网络依赖
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纸是大家最熟悉的东西。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研能力。相信很多朋友对写论文很苦恼。以下是我帮你整理的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生产的网络依赖。欢迎分享。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生产的网络依赖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整合网络资源,广泛利用网络内容,已成为传统新闻媒体应对网络挑战、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借力网络的过程中,传统新闻媒体表现出了不应有的焦虑和浮躁,这不仅表现在对网络信息的过度利用、缺乏职业价值标准的衡量和甄别,还表现在对网络价值取向的盲从,丧失了传统新闻媒体应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对舆论的引导力逐渐下降。
关键词:信息依赖价值盲从网络崇拜迷失方向
互联网的诞生对传统新闻媒体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面对来势凶猛的互联网大潮,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媒体融合,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常识。传统新闻媒体整合大量网络资源为己所用,不仅丰富了新闻素材,提高了新闻采编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新闻的贴近性。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传统媒体在借力网络的过程中,对网络产生了过度的依赖,导致在整合网络资源的过程中,放弃了自身的优势,成为网络的附庸。
第一,过度依赖网络信息
互联网极大地释放了网民生产和传播信息的欲望和能力。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不仅过度使用网络来源,还大量转载和使用网络内容。记者从传统的“跑新闻”变成了在网上找新闻、挑新闻。
1.网络资源应用广泛。寻找丰富的新闻源是记者新闻报道的出发点,能否找到并掌握权威、丰富、有价值的信息源也是衡量记者职业素质的重要尺度。正如梅尔文·门彻(Melvin Mencher)在《新闻报道与写作》(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一书中所说,“新闻来源是记者赖以生存的血液。不能通过消息来源获取信息的记者无法开展工作。”互联网为记者提供了快速查找和掌握信息来源的良好渠道,极大地丰富了记者的信息资源。但目前很多记者过于依赖网络信息,在网上寻找新闻线索,而不是在社会生活中寻找来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15年前,70%的记者是以消费者的身份在网上浏览信息,而只有15%的人从BBS和USENET上搜索新闻线索。今天,65%的记者经常作为参与者访问论坛和博客,并从中获得新闻线索。
中国也是如此。根据美通社的调查,超过60%的中国记者使用社交媒体获得新闻线索或受访者完成了他们的话题。“现代快报2009年改版后,从网络社区获取了大量新闻线索,区域新闻版重点稿件50%来自网络社区。”2010年底,上海晨报成立微博群,由一线记者从微博中收集新闻线索。在网上寻找线索,已经成为很多新闻媒体报道的常态活动。
2.过度转载网络内容。传统新闻媒体对互联网的依赖,不仅表现在对网络线索的大量使用,还表现在对网络内容的大量直接引用、摘抄甚至全文转载,这在一些市场化的晚报、都市报、民生新闻类节目中尤为突出。2009年,《中国青年报》曾发表文章《网友曝光是一种不良新闻作风》,对网帖内容未经核实就作为新闻报道的做法进行了严厉批评。[6]但在今天,新闻媒体直接使用、摘抄、转载网帖内容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河北电视台的《非凡之路》是一档午间评论节目。主持人在解读各种新闻事件时,往往会直接大量使用网帖。
比如2065 438+00 . 2 . 6关于张家界“擎天一柱”更名的评论,大多来自于10 . 2 . 26中国新闻网的一篇评论。2010国庆期间,“小悦悦”事件在网上被热议,多家纸媒跟进,包括京华时报、潇湘晨报、天府早报、东南快报等。大部分报道都是直接从网络内容中摘录的。比如东南快报的报道,最后只有一句话:“记者联系了小区客服,客服表示不能帮忙联系发帖人,但记者通过车站发了短信。这种做法不仅助长了职业惰性,也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第二,盲目跟风网络热点
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新闻媒体因过度依赖而产生了对互联网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表现在放弃自己把关的职责,盲目跟风,以是否是网络热点作为新闻选择的依据,既不认真核实信息的真实性,也不忽视新闻选择的基本价值规律。
1.不辨别信息的真伪。网络上的信息来源确实很广泛,但网络的虚拟性很容易导致大量虚假信息的传播,这就要求记者在采用网络信息源时要严格把关,否则很容易导致虚假新闻的泛滥。近年来,《记者》每年评选出的十大假新闻,都是记者盲目追随网络热点而不加核实造成的。
2.无视新闻价值规律。在整个新闻生产和传播过程中,记者决定着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新闻编辑也根据价值规律决定着记者报道在版面中的位置或电视时间的顺序。但是在网络环境下,很多记者把是否是网络热点作为自己判断和选择的依据。传统媒体缺乏足够的新闻理性,有时会邀请网络推手到采访现场,可见媒体对网络的依赖和盲从。
3.缺乏理论自信。新闻概念和理论是在长期新闻实践中对新闻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提炼,体现了新闻事业的理论智慧和哲学高度,是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者和研究者深入思考和研究的结果,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遍指导意义。记者的各种新闻实践活动都是以新闻理念和理论为指导的。
但在网络环境下,新闻媒体表现出了不应有的理论焦虑和自卑,往往表现为轻易放弃传统新闻理论的权威性,生硬地炒作一些新概念、新理论。例如,华西报提出了“微新闻”的概念:“微新闻”是华西报为应对网络时代的快速阅读而创新的一种新闻。稿件最长不超过300到400字,最短也就一句话,但不同于过去的“侧边栏小稿”或“一句话新闻”。简而言之,‘微新闻’就是借鉴微博在我们传统媒体上的优势。
形式上类似微博,短小精悍;在内容上,要求一字不差地说事,客观报道新闻,具备新闻五要素,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读者新闻价值是什么。但只要稍微有点新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所谓的“微新闻”概念,与传统新闻学中动态新闻的内涵要求并无区别。
央视一位主持人发表文章称,《环球在线》在“适应新时代的传播特点,借鉴微创作的理念和手段,充分利用微内容”方面做了有益有效的尝试,并分析其文章中的所谓“微内容”,无论是视频、漫画、文字、照片还是地图,都与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无异。不难看出,“微新闻”、“微内容”、“微时代”、“微革命”等一系列概念都充满了对微博这种网络传播形式的技术和理论崇拜。这种用新概念包装传统规则的做法,一方面说明了新闻媒体炒作概念的急功近利,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面对激烈的网络挑战,媒体人职业信心的丧失。
第三,被动跟随网络声音
与虚假无序的网络相比,传统新闻媒体在提供权威信息、积极引导舆论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与网络的渗透互动过程中,许多新闻媒体未能主动引导舆论导向,而是被动地跟随网络议程的设定,放弃了应有的媒体立场,成为网络议程的附庸,甚至被网络水军用作伤害无辜者的帮凶。
1.盲目追随网络议程。议程设置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功能。主动设置议程不仅决定了受众能够接受的新闻内容,还影响着受众解读新闻的角度和立场。因此,议程设置是新闻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方式。但是在网络环境下,新闻媒体的议程越来越受到网络的影响,很多媒体在网上寻找新闻线索的过程,变成了不断跟随网络议程的过程。对近年来网络热点事件的分析,几乎成为所有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
但事实上,很多热点事件只是无聊的网络炒作,比如“贾”事件、“小月亮”事件。有些热点事件是别有用心的人策划的,比如“闫德利”事件、“禽兽不如”事件。然而,大量新闻媒体争相报道这些所谓的网络热点,助长了无聊的网络发泄风,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对无辜的公众,有时也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
2.放弃权威地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舆论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网民习惯在网上发表意见,一些意见在网上迅速积累,形成网络舆论,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但网络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也为大量非理性情绪的宣泄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所以很多网络事件中极端情绪的宣泄往往掩盖了关注和解决问题的初衷。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新闻媒体理应以权威性和公信力引导或纠正舆论走向,却往往被网络强势声音所左右,成为网络意见领袖的附庸。
在2010热炒“小悦悦”事件期间,很多网友质疑“小悦悦”形象的展示是否涉及侵权,是真实事件还是网站人为策划,网友的谩骂是否违反社会公德等等。如果传统媒体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给出权威的答案,做出独特的解读,将对引导舆论纠错纠偏起到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很多传统媒体只是摘抄了网络的内容,从来没有表现出舆论引导的意识和立场。
放弃对新闻专业主义规律和价值观的坚守,很容易使新闻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网络上无序信息、非理性信息、虚假信息、恶意信息的传声筒和放大器。新闻媒体要对网络依赖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警惕,确保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守住自己的阵营,实现* * *共赢。
:
简介
网络依赖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流行病。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部分,甚至是全部。网络突然瘫痪,你会不会心烦?一两天不上网,会不会觉得少了点什么?你会觉得空虚吗?
面试穿什么?上网查!你想要什么类型的照相机?上网查!当生活面临选择题时,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网络选择恐惧症”。我们的生活真的离不开网络吗?
如何在网络时代正确使用网络,成为年轻一代必须面对的问题。“最近,我的心很乱。想跳槽,又怕跳;不动,只是你不甘心。我在下面附上我的具体信息。让我们为我看一看它。我该如何选择?”
患有网络依赖症的学生多表现为失眠焦虑,容易发脾气,不愿意上学。目前,有许多学生患有网络依赖,包括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学生患“网络依赖症”主要是因为他们整天上网,在假期玩游戏和聊天。
网络依赖有两个特点:依赖性和社交功能障碍。精神空虚、情感受挫、游手好闲的人最容易患上网络依赖症。
心理症状
在网络心理障碍的早期,患者先是觉得上网很好玩,然后就不断延长上网时间。有些人晚上起床解手时,忍不住打开电脑,在网上“闲逛”。
刚开始是精神依赖——渴望上网,后来可发展为身体依赖,表现为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头晕、手抖、乏力、食欲不振,上网后精神状态才能恢复正常水平。在疾病晚期,患者会出现与生理因素无关的体重下降。
外貌憔悴,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症,甚至会自残或自杀,危及生命。
网络心理障碍的发病年龄在15-45岁之间,男性约占患者总数的98.5%,女性约占1.5%。20-30岁的单身男性易受攻击。心理学家称之为“网络依赖”。想要根治网络依赖症,首先要承认自己沉迷网络。二是把上网后不会做的事情列个清单;三是认清互联网给自己带来了多大的麻烦或严重的后果,比如视力不好、身体不好、头晕、食欲不振、学习成绩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生活缺乏热情、家庭损失甚至精神崩溃,从而认清其危害性。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逐步摆脱对网络的依赖。也可应用抗抑郁药、心理治疗等临床综合治疗。
特别是对于孩子的网络依赖,家长要尽早采取措施,要有说服力,要因势利导,避免因为压力大而产生逆反心理。网络给人们带来了好处,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坏处。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健康上网,不要沉迷网络,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鼓励网络暴力
北京大学法学院的一位教授最近在接受《杜南周刊》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的公众参与存在一种网络依赖,没有一个西方国家的互联网有如此大的民意展示功能。
何先生的观察力很敏锐。“网络依赖”确实是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一个显著特征,表现在很多方面:很多重大事件都是通过网络曝光和影响的,公众也通过网络留言和发帖参与和推动事件。网上看新闻、论坛灌水、发帖成为公众参政议政的主要途径;公众的许多权利通过网络动员被激活、实现和凝聚;很多官员把网络作为听取民意的重要渠道,领导开博客、网上问政,等等,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时尚。
网络舆论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是,网络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的主流渠道,公众参与对网络形成过度依赖绝非好事。
的确,网络舆论具有开放、民主、草根等诸多优势,但其缺陷也不容忽视,如:容易滋生流言蜚语;缺乏理性和建设性,攻击性强,容易被多数人发展成暴力;网络表达没有约束力,代表性很弱,等等。这些缺点使得这种参与式民主的质量很差,容易滋生社会失序因素。基于此,当代世界政治发达国家绝不会让网络成为民意表达和政治参与的主流渠道。其间必须设置中介,民意必须通过代议制等制度化的参与渠道,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意见,最终影响政府的决策。这是一个健康且制度化的过程。
在我国,人们对参与公共事务的期望越来越高,公众越来越借助互联网寻求表达空间,但这种表达模式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第一,改革成果的分配不公,催生了民众的诸多非理性情绪,如仇富、仇官、反权力、反市场等。这些情绪,通过网络表达出来,只会在大多数人被迫害的假象和暴力语言的强化中变得更加情绪化和极端化,会膨胀为针对精英、政府和主流的民粹主义,极具攻击性和破坏性。第二,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很明显正常的系统参与了渠道的建设。然而,中国目前的网络参与真正对政府决策起到积极作用的并不多见。即使存在,也只是偶然,更是混乱。过了一段时间,什么都没有了。
第三,网络缺乏制度和道德约束,容易滋生流言蜚语。这种不负责任的约束表达很容易变成极其有害和暴力的网络暴力,对公民的私权构成威胁。典型的例子有去年虐猫事件和铜须事件中凶残的网络追逃,今年烧狗事件和教师侮辱视频事件中的网络围剿。第四,由于缺乏理性的参与渠道,对网络的过度依赖正在网民中激起一股原教旨主义的民主情绪,网络成为“失控的陪审团”。
因此,单纯依靠互联网显然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参与需求,单一渠道的网络只会滋生网络民粹暴力,必须有更多的制度性参与渠道。
治疗方法
网络依赖“网络依赖”是最近在学生中出现的一种心理疾病。这种病起源于网络空间的无限性和学生儿童有限的辨别能力之间的巨大反差。再加上学生自控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很多学生上网后很容易陷入“网络”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学生往往像一只迷途的羔羊,不自觉地把网络当成自己最好的家,把网络当成人生最大的幸福。早就有网络专家指出,一个无辜的学生完全有可能因为链接到一个不合适的网站而闯入一个完全陌生甚至有害的领域,最终沉迷其中。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后,大部分学生和孩子都是伴随着电脑长大的。学电脑,用电脑,上网,是他们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工具和体验。但正是这种“不可或缺”,让很多患有“网络依赖症”的孩子对父母撒谎,有的偷钱上网,有的为网友跑路,有的整天发呆,有的甚至去色情网站。对于患有网络依赖症的学生来说,仅仅依靠几次讲座是不够的,一些惩罚措施也只能起到短期效果。要从根本上治疗其症状,还必须运用现代心理学的“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又称“对抗性条件反射疗法”,是通过施加惩罚的攻击性刺激,即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想象,来消除或减轻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厌恶疗法的特点是疗程短,效果好。
厌恶疗法的一般原理是利用避免学习的原理,将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呕吐、语言责备、想象等,与寻求治疗者的不良行为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进而消除这种不良行为。
厌恶治疗有三种形式:
电击厌恶疗法,药物厌恶疗法,想象厌恶疗法。
应该用想象厌恶疗法治疗学生。具体做法是:
1.在课堂上进行“我和网吧”的演讲比赛。要求写网吧的利与弊,以及上网的感受。为什么要写好处?是为了辩证思维,避免学生抵触。通过演讲比赛,同学们认识到了网络的魅力和网络对青少年有害的一面。
2.将学生发言中关于网吧的污浊气氛、网吧不良少年的语言污秽和放荡以及上网后头晕、视力下降、无精打采等描述集中起来,每天放学后在课堂上反复宣讲,使学生在反复刺激中对网吧产生厌恶情绪。
3.对于个别症状严重的学生,可以用橡皮筋代替电击。只要你不能摆脱上网的念头,就拉手腕上的橡皮筋,直到你摆脱上网的念头。
4.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减少学生对网吧的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