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笔下人物的生活
席勒出生在德国符腾堡州小镇马尔巴赫的一个贫困家庭。他的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席勒从小就对诗歌和戏剧有着浓厚的兴趣。1768年进入拉丁学校,却在1773年被强行选入自己创办的军校接受严格的军事教育。诗人舒巴特曾称这所军校为“奴隶训练中心”。
在读军校时,席勒认识了心理学老师阿尔伯特,在他的影响下,接触到了莎士比亚、卢梭、歌德等人的作品,促使席勒坚定地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从1776开始,席勒在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抒情诗。而且,在军校学习期间,席勒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反专制思想。1777年,席勒开始写剧本《强盗》,1781年完成,次年1年在曼海姆上演,引起巨大反响。据一些史料记载,当时的剧院就像疯人院一样,人们涌入狭窄的观众席看剧。一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席勒是德国的莎士比亚。
《强盗》之所以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是因为作品中蕴含的反专制思想深深迎合了当时德国青年的心理。此时,德国的“冲锋运动”已经达到了高潮,而《强盗》的主人公卡尔就是一个典型的冲锋青年形象。他不满专制与格局并存的社会现状,却无力改变。他追求自由,挑战当时的社会。他是典型的叛逆者,但最后只能以悲剧收场。
《强盗》成功后,席勒进入了人生第一个蓬勃的创作期。从1782到1787,席勒先后完成了悲剧《阴谋与爱情》(1784)、《欢乐颂》(1785)、《唐·卡洛斯》(1787)。
《阴谋与爱情》是席勒青年创作的巅峰之作,与歌德的《少年维特》一起,是汹涌澎湃运动最杰出的成就。这部剧揭露了上层统治阶级的腐败生活和宫廷中的欺骗行为。《阴谋与爱情》是德国公民悲剧在结构和主题上的典范。席勒写《强盗》时摒弃了通常的长篇大论,而是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讽刺。公民阶级人物路易丝与首相的对话:“我可以为你演奏一首慢板,但我不会买卖妓女...如果非要我提交申请,我会毕恭毕敬;但如果我对待一个无礼的客人,我会把他踢出家门!”直接质疑德国社会的严格等级制度是乌托邦。
诗剧《唐·卡洛斯》以公元16世纪西班牙的皇宫故事为背景,用生动的情节表达了作者的理想:通过一个开明的君主实现社会改良。这个剧本是席勒写作风格的一个转折点,表明他从激进的革命精神《冲锋陷阵》转变为温和的改革思想。从此,席勒的青春写作告一段落。
席勒是德国古典文学中继歌德之后的第二座丰碑。他的代表作之一是历史剧《瓦兰斯丹》。实际上,这部剧是三十年战争中德国民族悲剧的重演。席勒的贡献在于,他把这个民族悲剧搬上了艺术舞台。
1805年5月,席勒不幸去世,歌德痛苦万分:“我失去了席勒和我的半条命。”歌德去世后,根据他的遗言,他被葬在席勒的遗体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