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中山的革命道路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伟大里程碑。辛亥革命虽然成功,但由于种种原因,革命胜利的果实被反动军阀窃取,孙中山创造民主和国体的革命目标和理想未能实现。鉴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史上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历史事实,中国近代史和古今中外孙中山的史学理论和评论,在分析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时,必然涉及对孙中山功过的评价。
在孙中山的史学理论、史学理论、史学著作(指文学和影视艺术创作)的各类文章和著作中,人们普遍认同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历史本质和丰功伟绩。然而,当涉及到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的具体历史事实时,由于人们持有不同的观点和论点,因此存在着各种模糊之处。比如,有人说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是重大失误,是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一言以蔽之,有人把孙中山缺乏依靠工农群众作为革命主力军的指导思想,缺乏先进的建党学说,缺乏正确的建军路线,作为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等一下。作者认为,如果从孤立的角度或简单的逻辑来分析,这样的论点和说法是符合逻辑的,似乎是恰当的;但如果把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实践放到当时的历史范围和社会环境中,这样的论点和说法就失去了客观性和准确性。
1.让位给袁世凯是孙中山的一大历史功绩。
1911年的武昌起义,实际上是革命派向清廷驻汉新军策动的武装暴动。武装起义的胜利震惊了全国。在革命派的影响下,南方各省军政官员纷纷宣布独立,推动了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使满清统治岌岌可危。1912年元旦,孙中山从日本归来,在各省代表的支持下,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崭新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建立,敲响了统治旧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丧钟。辛亥革命成功了。但此时腐朽的满清王朝还在北京苟延残喘,大军阀袁世凯被任命为清廷宰相,掌握军政大权,威胁革命政权的存亡。不久之后,南北双方进行了对话。在袁世凯公开承诺“逼清帝退位”、“绝对同意* * *”的条件下,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让位给袁世凯,导致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如果单纯从孤立的角度来看这一历史事件,确实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是袁世凯窃国、革命政权覆灭、* * *和制度倒退的最初原因。一些史学理论、史学理论衍生出“孙中山大错”的评价,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但笔者认为,如果将这一事件放在清末民初的历史社会环境中考察,自然会得到截然相反的评价——孙中山在袁的退位不是一个错误或局限,恰恰相反,这是促成清帝退位、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推动民主、旗帜飘扬、革命思想深入人心的伟大历史功绩。
请看当时中国的历史范围和社会环境:袁世凯作为清朝的鹰犬,全副武装的北洋军,背靠帝国主义列强的财政支持。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很强大。武昌失陷后不久,就派兵南下攻占汉阳。在英国领事的策划下,与各独立省代表谈判,以“拥袁执政”为条件达成停战协议,随后通电南京,以出兵威胁临时镇压。当时武昌起义的成功,虽有黄兴等革命家的组织策划,但也只是对武汉守军的反叛,南方各省的独立也是一时的革命影响所致,没有明确的革命目标。即使孙中山领导的临时政府正式成立,但由于缺乏统一指挥的军事力量,财政窘迫,以及立宪派和旧官僚夹杂革命阵营的内斗,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都受到了干扰。在这种形势下,如果孙中山硬着头皮对抗袁,固守南京一隅的临时大总统之位,维护民主和新政,那也将是暂时的拖延,会遭到的打压,这不仅可能导致革命政权的崩溃和革命阵营的瓦解的不良后果,而且还会导致清廷傀儡的悲惨结局,制度的消失。是孙中山站在国情大势的高度,从民主革命的大局出发。他用袁世凯“赞成* * *和”的姿态,以一个革命者的宽广胸怀辞去了大总统的职务。他先是逼迫袁签订谈判契约,在实践中逼迫清帝退位,再逼迫袁在议会公开接受临时宪法,表面上不得不履行* * *政治制度。只有这样,我们才换来了一个“让位给袁”,换来了封建帝制的彻底推翻和* * *与春潮的巨大成功,既保存了革命党继续革命的有生力量,又开辟了民主思潮深入人心的道路。这正是孙中山为民主革命的继续发展所作出的正确决策和历史贡献。退位后的史实表明,袁世凯虽然篡权窃国成功,但却一度将权力转向国家,不仅实行假独裁、真独裁,甚至明目张胆地计划登基称帝。但随着其反革命复辟的暴露,孙中山乘机领导了保法运动和二次革命,全国各地讨要袁的呼声高涨。再加上北洋军阀内部矛盾的激化,大权独揽的袁世凯只有照办。这是孙中山“让位袁”决策的正确性和成功性的历史证明。
第二,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失败,不是领导人的局限性造成的。
华夏国历史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历史的显著区别在于,代表地主阶级统治的封建帝王专制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在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被压迫阶级的农民虽然多次爆发抗战,但要么以起义失败告终,要么改朝换代,从未动摇过皇帝专制制度的根基。此外,虽然也有几次由朝廷内部的旧封建知识分子发起的试图改革封建制度的政治改革运动,但它们总是以政治改革失败或恢复旧制度而告终,从而更加难以动摇封建专制的传统。清末,随着封建制度的腐朽,帝国主义列强的肆意侵略和资本主义文化的逐步进步,促使中国资产阶级的种子萌发,一批思想新潮的先进知识分子出国留学,带来了欧美日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一场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必将爆发,而发起和领导这场革命的历史巨人就是孙中山。
孙中山与反抗封建王朝的农民起义英雄和同时代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他通过独特而认真的学习和深入的思考,将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精髓与中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的国情相结合,从“以民为本”的宗旨出发,不仅提出了“三民主义”的基本理论, 而且从国家制度、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努力改造落后的旧中国。 第二,从发起和组织革命开始到生命终结,在领导整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过程中,面对清廷的号召、反动军阀的围攻、皇权的恫吓、改革派保皇派的争议、阵营内部的叛乱和党内同志的分歧,他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彻底的反封建立场和坚定的革命方向,在极其艰难和充满风险的环境中,多次组织和改造革命政党。第三,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的崇高精神境界,从成立会、同盟会,发动广、惠、黄花岗十次武装起义,到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临时政府,举行二次革命,再到组织改造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与实行国合作,直至积劳成疾,放弃个人名利,表现出博大胸怀和无私精神。孙中山的理论、立场、信仰、道德情操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如果当时的中国能够按照他的理论、目标纲领、指挥路线去实行,他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定会胜利,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然而,平明的做法恰恰相反。孙中山的革命事业一波三折,举步维艰,屡战屡败,无力回天,最后半途而废,使黑暗的旧中国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国家。为什么?这一历史事实,带着强烈的正反落差,成为古今中外孙中山历史研究领域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在有关孙中山历史研究的五光十色的文章和著作中,有一种史学理论或学说。在评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时,主要原因是孙中山和革命党领导人“缺乏阶级分析的理论基础,没有依靠工农作为革命的主力军;缺乏先进的党建路线,没有用崇高理想武装革命头脑;没有正确的建军路线,没有建立统一指挥的革命军队的历史局限性。是的,如果抛开孙中山时代的历史范围和社会环境,站在后人的角度看前代的史实,这样的评论似乎有理有据,无可挑剔;但应该看到,清末民初,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没有进入国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种子还没有萌芽。孙中山漂洋过海到英国、美国、日本,接受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教育。他所从事和领导的革命事业,只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后人所持有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不能与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理论相提并论。生产党领导的“推翻三座大山”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经验,不能与孙中山领导的“从* * *开始,结束帝制”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相提并论,其结果是,以后人的成功来衡量前人的失败,以今人的自觉来审视古人的自觉,所衍生出来的所谓“孙中山的历史局限性”,成为了空中楼阁,失去了历史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况且,孙中山晚年从军阀混战、帝国主义侵略、屡战屡败、* * *和大事业绝望的逆境中走出来,慷慨接受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运动新潮思潮的洗涤,重新阐释旧三民主义,改组国民党,主张两国合作,实行“联俄联* * *”的政策。重新培养革命队伍,完成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家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家的思想转变。如果他没有英年早逝,他就不可能成为毛泽东式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这是“历史局限性”理论不恰当的历史证明。
诚然,实事求是地分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孙中山是人不是神,他的理论不完美,他的行为和实践也不完美。比如他对当时旧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状态,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弱小特点缺乏深入的研究。他对袁世凯、段、陈炯明、蒋介石等新旧军阀两面性的认识不足,对革命党内严重矛盾和分歧的认识不足,对建立革命军事力量的认识迟缓,都是他个人思想和行动的局限。但与旧中国当时的历史范围和社会环境的客观现实相比,他个人的局限都是局部的、无足轻重的错误,并不妨碍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总体方向和历史轨迹,也不损害他创立革命理论、领导革命运动、开创历史新篇章的光辉形象。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的三个客观因素
那么,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呢?如果从孙中山所处时代的历史范围和社会环境来看待他的革命实践,自然会发现一些比较客观准确的结论。
首先,孙中山所处的时代呈现出国弱家贫、民怨沸腾、外敌入侵、国门开放、封建专制制度基础摇摇欲坠的时代特征。然而,腐朽的满清朝廷的统治虽然苟延残喘,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根基还在,要让它退出历史舞台绝非易事。而且,封建大军阀袁世凯全副武装,装备精良,背靠帝国主义列强的财政和军事支持,成为孙中山和革命派难以逾越的障碍。连清廷鞭长莫及的南方省份都被等着称王的军阀瓜分,革命者很难进行一场散兵游勇的武装起义。实力悬殊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客观因素。
其次,漫长的封建专制统治造成了中国人民物质上的穷困和苦难,延续几千年的封建旧礼教、旧意识、旧文化、旧习俗造成了人民思想上的落后和精神上的愚昧。随着帝国主义外敌的入侵和思想文化上西方之风的渐进性,虽然促使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去研究外国书籍或出国考察,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文化和科学技术中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但大多数人带来的是一个与大局无关或一知半解的“君主立宪”改良方案“* * *和命题”;然而,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背负着根深蒂固的旧封建意识,低头求生、仰望天空,难以与“西风”为伴;所以,在顶端太冷了。孙中山独特的“反封建、倡民主、建* * *和谐”的先进革命思想,不仅需要面对清廷的镇压、旧官僚的声讨、复古派的挤兑、维新派的争论、立宪派的质疑,还需要面对民众的冷漠和革命党内的分歧与纷争,陷入难以言说的危险境地。强烈的政治分歧和顽固的意识形态障碍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另一个客观因素。
第三,世界历史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并继续巩固和发展,是由于十六、十七世纪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繁荣,特别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成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新兴的经济基础造就了新的、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基本条件和生存土壤。因此,资产阶级的新兴军事力量战胜了封建贵族的没落势力,资本主义的新兴民主和制度取代了封建贵族的旧式专制制度,就像海浪冲刷了沙子一样,毫无疑问,他们将取得胜利。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统治,不仅表现为制度的残暴、政治的顽固、经济的落后、文化的固化,还表现为长期闭关锁国、骄横跋扈导致的生产力下降、科技落后。直到19世纪末,中国还没有出现西方式的工业革命。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和对外通商口岸的开放,虽然民族工商业有了萌芽,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出现了,但是民族工商业发展的缓慢,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成熟和软弱,国民经济的命脉仍然掌握在封建官僚、军阀和买办资本家手中。纵观清末民初的中国,实际上并没有产生真正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资产阶级阶级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本来就缺乏阶级基础和生存土壤。正因为如此,革命先驱孙中山虽然创立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学说,制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和目标纲领,但这些理论学说和目标纲领与当时中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本质相异化,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弱小的民族资产阶级无法担负起革命主力军的重任,导致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缺乏深刻的阶级力量的积极参与。没有强大革命后盾的财政支持,只能靠革命者时不时的零星起义和单打独斗。如果要从掌握了政治、经济、军事命脉的帝国王朝残余、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外国侵略势力手中夺取国家政权,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和新制度无疑是不可能的。资产阶级阶级力量和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缺乏,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第三个客观因素,也是一个关键性的致命因素。
总结起来,孙中山时代中国的历史范围和社会环境有三个客观因素: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失败是历史的安排,是时代的局限,是国情的制约,绝不是孙中山个人思想和行动的影响;同样,中国近代史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正是这场轰轰烈烈的、正义的、悲剧性的革命,为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 * *生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行了论证,提供了经验,准备了条件。因此,孙中山不仅是革命的先行者,而且是中国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先进的第一个创造历史的英雄,这是不争的历史事实。